[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论一首、脉证九条、方九首) |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因。赵本。作困。卧上。脉经。有起字。加作如。关上下。沈本有尺中二字。千金。但上。有形如风状四字。紧上无小字。脉经并同。)
〔鉴〕历节。属伤气也。气伤痛。故疼痛也。血痹。属伤血也。血伤肿。故麻木也。前以明邪气聚于气分。此以明邪气凝于血分。故以血痹名之也。尊荣人。谓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肤盛重。是以不任疲劳。则汗出。汗出则腠理开。亦不胜久卧。卧则不时动摇。动摇即加被微风。亦遂得以干之。此言膏粱之人。外盛内虚。虽微风小邪。易为病也。然何以知病血痹也。但以身体不仁。脉自微涩。则知邪凝于血故也。寸口关上小紧。亦风寒微邪。应得之脉也。针能导引经络。取诸痹。故宜针引气血。以泻其邪。令脉不涩而和。紧去邪散。血痹自通也。医通云。血痹者。寒湿之邪。痹着于血分也。辛苦劳 之人。皮腠致密。筋骨坚强。虽有风寒湿邪。莫之能客。惟尊荣奉养之人。肌肉丰满。筋骨柔脆。素常不胜疲劳。行卧动摇。或遇微风。则能痹着为患。不必风寒湿之气杂至。而为病也。夫血痹者。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仲景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脉自微涩。然或寸或关或尺。其脉见小急之处。即风入之处也。故其针药所施。皆引风外出之法也。案五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王注。痹。谓 痹也。(广韵。 音顽。巢源千金。间有顽痹之文。知顽麻之顽。原是 字。)此即血痹也。而易通卦验曰。太阳脉虚。多病血痹。郑玄注。痹者气不达。未当至为病。盖血痹之称。 见于此。千金云。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后世呼麻木者。即是。活人书云。痹者。闭也。闭而不仁。故曰痹也。本出于中藏经。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 桂枝五物汤主之。(千金。作如风状。脉经作如风落状。并非。)
〔鉴〕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明其治也。上条言六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此条言阴阳。寸口关上俱微。尺中亦小紧。合而观之。可知血痹之脉。浮沉寸口关上尺中。俱微俱涩俱小紧也。微者。虚也。涩者。滞也。小紧者。邪也。故血痹应有如是之诊也。血痹外证。亦身体顽麻。不知痛痒。故曰如风痹状。
〔沈〕血痹。乃阴阳营卫俱微。邪入血分。而成血痹。中上二焦阳微。所以寸口关上脉。亦见微。微邪下连营血主病。故尺中小紧。是因气虚受邪而成血痹也。用桂芍姜枣。调和营卫。而宣阳气。虽然。邪痹于血。因表阳失护而受邪。故以黄 。补其卫外之阳。阴阳平补。俾微邪去。而痹自开矣。
〔尤〕不仁者。肌体顽痹。痛痒不觉。如风痹状。而实非风也。以脉阴阳俱微。故不可针。而可药。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刺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案血气形志篇王注。不仁。谓不应用则 痹矣。巢源血痹候云。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此形容顽痹之状也。风痹诸家不注。唯金鉴云。不似风痹历关节流走疼痛也。此以风痹。为历节。恐误也。巢源风痹候云。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浓。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据此则风痹。乃顽麻疼痛兼有。而血痹。则唯顽麻而无疼痛。历节则唯疼痛。而不顽麻。三病各异。岂可混同乎。
黄 桂枝五物汤方
黄 (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赵本作十一枚非)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原注〕一方。有人参。○案千金。用人参三两。凡六味。故单名黄 汤。无五物二字。)
案据桂枝汤法。生姜当用三两。而多至六两者何。生姜味辛。专行痹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成氏尝论之。其意盖亦在于此耶。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尤本极上。有脉字。)
〔魏〕虚劳者。因劳而虚。因虚而病也。人之气通于呼吸。根于脏腑。静则生阴。动则生阳。阴阳本气之动静所生。而动静能生气之阴阳。此二神两化之道也。故一静一动。互为其根。在天在人。俱贵和平。而无取于偏胜。偏则在天之阳愆阴伏。而化育乖。在人则阳亢阴独。而疾病作。然则虚劳者过于动。而阳烦。失于静而阴扰。阴日益耗。而阳日益盛也。是为因劳而虚。因虚而病之由然也。(虚劳必起于内热。终于骨蒸。有热者十有七八。其一二虚寒者。必邪热先见。而其后日久。随正气俱衰也。)夫脉大者。邪气盛也。极虚者。精气夺也。以二句揭虚劳之总。而未尝言其大在何脉。虚则何经。是在主治者。随五劳七伤之故。而谛审之。岂数言可尽者乎。
〔鉴〕李 曰。平人者。形如无病之人。经云。脉病患不病者是也。劳则体疲于外。气耗于中。脉大非气盛也。重按必空濡。乃外有余。而内不足之象。脉极虚则精气耗矣。盖大者。劳脉之外暴者也。极虚者。劳脉之内衰者也。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重虚也。
〔魏〕仲景再为验辨之于色于证于脉以决之。男子面色薄即不泽也。此五脏之精夺。而面色失其光润也。然光必在面皮内蕴。润必在面皮内敷。方为至浓。若夫见呈耀。则亦非正浓色矣。今言薄。则就无光润者言也。其人必患消渴。及诸失亡其血之疾。因而喘于胸。而悸于心。卒者。忽见忽已之谓。
〔沈〕阴血虚。而阳气则盛。虚火上潜。津液不充则渴。气伤而不摄血。则亡血。虚阳上逆。冲肺卒喘。心营虚而真气不敛。则悸。
〔尤〕脉浮为里虚。以劳则真阴失守。孤阳无根。气散于外。而精夺于内也。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脉经。作时时目瞑。)
〔鉴〕此复申虚极为劳。以详其证之义也。脉虚沉弦。阴阳俱不足也。无寒热。是阴阳虽不足。而不相乘也。短气面白时瞑兼衄。乃上焦虚。而血不荣也。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乃下焦虚而气不行也。凡此脉证。皆因劳而病也。故曰。此为劳使之然。
〔程〕白为肺色。鼻为肺窍。气既不能下化。则上逆于头。故目为之瞑。迫于血而鼻为之衄也。内经曰。劳则气耗。其类是欤。案本篇。标男子二字者。凡五条。未详其意。诸家亦置而无说。盖妇人有带下诸病。产乳众疾。其证似虚劳而否者。不能与男子无异。故殊以男子二字别之欤。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脉经。酸上有足字。行下有少阴虚满四字。酸削。巢源作 。外台作 削。)
〔徐〕脉大既为劳矣。而更加浮。其证则手足烦。盖阴既不足。而阳必盛也。
〔魏〕邪本阴亏阳亢。内生之焰也。然亦随天时为衰旺。春夏者阳时也。阴虚之病必剧。秋冬者阴时也。阴虚之病稍瘥。火盛于上。则必阳衰于下。邪火炽于上焦。邪寒凝于下焦。阴寒即内迫。阳精自外出。为白浊。为遗精。为鬼交。皆上盛下虚之必致也。精既出夺。必益虚寒。腿脚酸软。肌肉瘦削。遂不可行立。而骨痿不能起于床矣。案阴寒。程云。寒字作虚字看。金鉴直以为传写之讹。误甚矣。阴寒者。阴冷也。乃七伤之一。巢源云。肾主精。髓开窍于阴。今阴虚阳弱。血气不能相荣。故使阴冷也。久不已。则阴痿弱。是也。魏为阴寒之气。亦非。酸削。巢源作 。周礼。 首疾。注云。 。酸削也。疏云。人患头痛。则有酸嘶而痛。千金妇人门。酸 恍惚。不能起居。刘熙释名云。酸。逊也。逊遁在后也。言脚疼力少。行遁在后。以逊遁者也。消。弱也。如见割消。筋力弱也。即酸削。 。酸嘶。酸 。与酸削同。朱氏格致余论云。内经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温。若于此时。纵嗜欲。至春升之际。必有温热病。今人多春末夏初。患头痛脚软。食少体热。仲景谓春夏剧秋冬瘥。正俗所谓注夏病也。案本条所说。与注夏病不相干。此恐非也。
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原注〕一作泠○浮。脉经巢源。作微。案泠。水名。作泠为是。)
〔沈〕此以脉断无子也。男精女血。盛而成胎。然精盛脉亦当盛。若浮弱而涩者。浮乃阴虚。弱为真阳不足。涩为精衰。阴阳精气皆为不足。故为精气清冷。则知不能成胎。谓无子也。盖有生而不育者。亦是精气清冷所致。乏嗣者可不知之而守养精气者乎。
〔尤〕精气交亏。而清冷不温。此得之天禀薄弱。故当无子。巢源。虚劳无子候云。丈夫无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铁。皆为无子之候。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原注〕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清谷亡血失精。(目眩。脉经。作目眶痛。案此条原本。连下桂枝龙蛎汤。今根据程本。分作二条。)
〔魏〕失精家。肾阳大泄。阴寒凝闭。小腹必急。小腹中之筋。必如弦之紧。而不能和缓。阴头必寒。下真寒如是。上假热可征矣。火浮则目眩。血枯则发落。诊其脉必极虚。或浮大。或弱涩。不待言矣。更兼芤迟。芤则中虚。胃阳不治。迟则里寒。肾阳无根。或便清谷。中焦无阳也。或吐衄亡血。上焦浮热也。或梦交遗精。下焦无阳也。此虚劳之所以成而精失血亡。阴阳俱尽也。巢源虚劳失精候云。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其病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眶痛。发落。令其脉数而散者。失精脉也。凡脉芤动微紧。男子失精也。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脉经。桂枝下。有加字。)
〔尤〕脉得诸芤动微紧者。阴阳并乖。而伤及其神与精也。故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沈氏所谓劳伤心气。火浮不敛。则为心肾不交。阳泛于上。精孤于下。火不摄水不交自泄。故病失精。或精虚心相内浮。扰精而出。则成梦交者是也。徐氏曰。桂枝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者。以失精梦交。为神情间病。非此不足以收敛其浮越也。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原注〕短剧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案短剧之文。出于外台虚劳梦泄精门云。短剧龙骨汤。疗梦失精。诸脉浮动心悸少急。隐处寒。目眶疼。头发脱者。常七日许一剂。至良。方同。煮法后云。虚羸浮热汗出云云。又深师桂心汤。疗虚喜梦与女邪交接。精为自出方。一名喜汤。亦与本方同。(本草。白薇。益阴清热。)
天雄散方(程氏金鉴。并删此方。)
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徐〕恐失精家。有中焦阳虚。变上方。而加天雄白术。
〔尤〕案此疑亦后人所附。为补阳摄阴之用也。案外台。载范汪疗男子虚失精。三物天雄散。即本方。无龙骨。云。张仲景方。有龙骨。文仲同。知是非宋人所附也。案天雄。本草大明云。助阳道暖水脏。补腰膝益精。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喜。赵本。作善。汗下。脉经。有出字。)
〔魏〕男子平人。为形若无病者言也。其形虽不病。而其脉之虚而弱。则阳已损也。细而微。则阴已消也。阳损必驯至于失精。阴耗必驯至于亡血也。验其外证。必喜盗汗。阳损斯表不固。阴损而热自发。皆盗汗之由。而即虚劳之由也。巢源。虚劳盗汗候云。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微细。皆为盗汗脉也。案金鉴云。此节脉证不合。必有脱简。未知其意如何。盖虚劳盗汗。脉多虚数。故有此说乎。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脉下。程有浮字。若。赵作苦。)
〔尤〕人年五六十。精气衰矣。而病脉反大者。是其人当有风气也。痹侠背行。痹之侠背者。由阳气不足。而邪气从之也。若肠鸣。马刀侠瘿者。阳气以劳而外张。火热以劳而上逆。阳外张。则寒动于中。而为肠鸣。火上逆。则与痰相搏。而为马刀侠瘿。李氏曰。瘿生乳腋下。曰马刀。又夹生颈之两旁者为侠瘿。侠者挟也。马刀。蛎蛤之属。疮形似之。故名马刀。瘿一作缨。发于结缨之处。二疮一在颈。一在腋下。常相联系。故俗名 串。案金鉴云。若肠鸣三字。与上下文不属。必是错简。侠瘿之瘿字。当是瘰字。每经此证。先劳后瘰。先瘰后劳者有之。从未见劳瘿先后病也。必是传写之讹。此一偏之见。不可凭也。灵经脉篇。少阳所生病云。腋下肿马刀侠瘿。而痈疽篇云。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侠缨。潘氏医灯续焰释之云。马刀蛤蛎之属。痈形似之。侠缨者。发于结缨之处。大迎之下颈侧也。二痈一在腋。一在颈。常相联系。故俗名 串。义尤明显。知是瘿当根据痈疽篇而作缨。马刀侠瘿。即灵寒热篇。所谓寒热瘰 。及鼠 寒热之证。张氏注云。结核连续者为瘰 。形长如蚬蛤者为马刀。又张氏六要云。马刀。小蚬也。圆者为瘰 。长者为马刀。皆少阳经郁结所致。久成 劳是也。盖瘰 者。未溃之称。已溃漏而不愈者为鼠 。其所由出于虚劳。瘿者考巢源等。瘤之生于颈下。而皮宽不急。垂捶捶然者。故说文云。瘿。颈瘤也。与瘰 迥别。瘿乃缨之讹无疑矣。又案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各是一证。非必三证悉见也。故以皆字而断之。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案沈云。喝。当作急。非也。灵经脉篇。喝喝而喘。)
〔鉴〕脉沉细迟。则阳大虚。故名脱气。脱气者。谓胸中大气虚少。不充气息所用。故疾行喘喝也。阳虚则寒。寒盛于外。四末不温。故手足逆冷也。寒盛于中。故腹满溏泄。食不消化也。
〔魏〕沉小兼数。则为阴虚血亡。沉小兼迟。则必阳虚气耗也。故名之曰脱气。案抱朴子曰。奔驰而喘逆。或咳或懑。用力役体。汲汲短乏者。气损之候也。面无光色。皮肤枯腊。唇焦脉白。腠理萎瘁者。血灭之证也。所谓气损。乃脱气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此条亦见于辨脉。及妇人杂病。)
〔程〕人之所以有身者。精与血也。内填骨髓。外溉肌肤。充溢于百骸。流行于脏腑。乃天一所生之水。四大藉此以成形。是先天之神气。必恃后天之精血。以为运用。有无相成。阴阳相生。毋令残害。若其人房室过伤。劳倦过度。七情暗损。六淫互侵。后天之真阴已亏。先天之神气并竭。在妇人则半产胞胎。或漏下赤白。在男子则吐衄亡血。或梦交泄精。诊其脉。必弦而大。弦为寒。而大为虚。既寒且虚。则脉成革矣。革者如按鼓皮。中空之象。即芤大之脉。内经曰。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故仲景一集中。前后三致意焉。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 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外台。无悸衄二字。口燥下。有并妇人少腹痛六字。引古今录验。名芍药汤。)
〔程〕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疼。手足烦热。脾虚也。悸。心虚也。衄。肝虚也。失精。肾虚也。咽干口燥。肺虚也。此五脏皆虚。而土为万物之母。故先建其脾土。
〔尤〕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阴曰阳。阴阳和平。百疾不生。若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也。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燥。而实非阳之炽也。昧者以寒攻热。以热攻寒。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令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医之所以贵识其大要也。岂徒云寒可治热。热可治寒而已哉。或问和阴阳调营卫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案里急。诸家无明解。巢源虚劳里急候云。劳伤内损。故腹里拘急也。二十九难云。冲脉之为病。逆气里急。丁注。逆气。腹逆也。里急。腹痛也。此云腹中痛。则巢源为是。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原注〕千金。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重。骨肉 疼。吸吸少气。行动喘乏。胸满气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胁肋腹胀。头重不举。多卧少起。甚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致瘦弱。五脏气竭。则难可复常。六脉俱不足。虚寒乏气。小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黄 建中汤。又有人参二两。○案此千金肾脏文。本于肘后。积冷气滞。作积劳虚损。胸满气急。作小腹拘急。胁肋腹胀。头重不举。作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六脉俱不足以下。则肺脏门。小建中汤主疗。六脉俱不足。作肺与大肠俱不足。方后注云。肘后。用黄 人参各二两。名黄 建中汤。此所引颇舛。
〔程〕内经曰。脾为中央土。以灌四旁。故能生万物。而法天地。失其职。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五脏失所养。亦从而病也。建中者。必以甘。甘草大枣胶饴之甘。所以健中。而缓诸急。通行卫气者。必以辛。姜桂之辛。用以走表。而通卫。收敛荣血者。必以酸。芍药之酸。用以走里。而收营。营卫流行。则五脏不失权衡。而中气斯建矣。外台。集验黄 汤。即黄 建中汤。方后云。呕者。倍生姜。又古今录验黄 汤。亦即黄 建中汤。方后云。呕即除饴糖。总病论云。旧有微溏。或呕者不用饴糖也。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 建中汤主之。
〔尤〕里急者。里虚脉急。腹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 尤有专长也。
黄 建中汤方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 一两半。余根据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千金。及外台。引集验。用黄 三两。气短胸满四字。作呕者二字。茯苓作四两。及疗以下十四字无。方后云。此本仲景方。)
〔程〕生姜泄逆气。故短气胸满者。加生姜。甘令中满。故去大枣。淡能渗泄。故加茯苓。茯苓能止咳逆。故疗肺虚不足。补加半夏。未详。案小建中汤。黄 建中汤。考千金诸书。主疗及分两异同。药剂增减颇多。兹见其一二。以示运用之法。千金建中汤。治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呕泄下。少气目眩。耳聋口焦。小便自利方。于黄 建中汤内。加干姜当归人参半夏橘皮附子。又大建中汤。治五劳七伤小腹急。脐下彭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KT KT 。愦愦不乐。胸中气急。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去精。惊恐虚乏方。于黄 建中汤。加远志当归泽泻人参龙骨。(千金翼。无当归。)
又前胡建中汤。治大劳虚劣。寒热呕逆。下焦虚热。小便赤痛。客热上熏头目。及骨肉疼痛口干方。于黄 建中汤。加前胡当归茯苓人参半夏。又芍药汤。治产后苦腹少痛方。即小建中汤。又云。凡身重不得食。食无味。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者。皆针胃脘太仓。服建中汤。及服平胃丸。又坚中汤。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方。于小建中汤方内。加半夏三两。(千金翼。无甘草桂心。有生地黄。)
外台删繁建中汤。疗肺虚损不足。补气方。于黄 建中汤内。加半夏。(案原文所载即是。盖系于后人所附。程云。未详。失考耳。)
又古今录验黄 汤。主虚劳里急。引少腹绞痛极挛。卵肿缩疼痛。即黄 建中汤。方后云。呕即除饴。又芍药汤。主疗及方。并与本文小建中汤同。又黄 汤。疗虚劳里急。少腹痛。气引胸胁痛。或心痛短气。于黄 建中汤内。加干姜当归。又建中黄 汤。疗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于黄 建中汤。去芍药。又深师黄 建中汤。疗虚劳腹满。食少。小便多。于黄 建中汤内。加人参半夏。去饴。又必效黄 建中汤。疗虚劳下焦虚冷。不甚渴。小便数。于黄 建中汤内。加人参当归。若失精。加龙骨白蔹。又深师黄 汤。疗大虚不足。少腹里急。劳寒拘引脐。气上冲胸。短气言语谬误。不能食。吸吸气乏闷乱者。于黄 建中汤内。加半夏人参。去饴。若手足冷。加附子。又大建中汤。疗内虚绝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口舌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苦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寤。补中益气方。于黄 建中汤内。加人参当归半夏附子。去饴。又短剧黄 汤。疗虚劳胸中客热。冷癖痞满。宿食不消吐噫。胁间水气。或流饮肠鸣。不生肌肉。头痛。上重下轻。目视KT KT 。恍惚志损。常燥热。卧不得安。少腹急。小便赤余沥。临事不起。阴下湿。或小便白浊伤多方。于黄 建中汤内。加人参当归。去饴。有寒。加浓朴。苏沈良方云。小建中汤。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重按却不甚痛。此止是气痛。重按愈痛而坚者。当自有积也。气痛不可下。下之愈甚。此虚寒证也。此药偏治腹中虚寒。补血尤主腹痛。(三因方治此证加味小建中汤于本方内加远志。)王氏易简方云。或吐或泻。状如霍乱。及冒涉湿寒。贼风入腹。拘急切痛。加附子三分。名附子建中汤。疝气发作。当于附子建中汤。煎时加蜜一箸头许。名蜜附子汤。(易简小建中汤。无饴。)
张氏医说云。养生必用方。论虚劳不得用凉药。如柴胡鳖甲青蒿麦门冬之类。皆不用服。唯服黄 建中汤。有十余岁女子。因发热咳嗽喘急。小便少。后来成肿疾。用利水药得愈。然虚羸之甚。遂用黄 建中汤。日一服。三十余日遂愈。盖人禀受不同。虚劳小便白浊。阴脏人。服橘皮煎黄 建中汤。获愈者甚众。至于阳脏人。不可用暖药。虽建中汤不甚热。然有肉桂。服之稍多。亦反为害。要之用药亦量其所禀。审其冷热。而不可一概以建中汤。治虚劳也。(出医余。)
圣济总录。结阴门芍药汤。治非时便血。小建中汤。去大枣。直指方。黄 建中汤。治伤湿鼻塞身痛。即本方。不用胶饴。又加味建中汤。治诸虚自汗。于本方。加炒浮小麦。又黄 建中汤。加川 当归。治血刺身痛。危氏得效方。黄 建中汤。治汗出污衣。甚如坯染。皆由大喜伤心。喜则气散。血随气行。兼服妙香散。金银器麦子麦门冬煎汤下。病名红汗。王氏准绳云。小建中汤。治痢不分赤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脉弦急。或涩浮大。按之空虚。或举按皆无力者是也。示儿仙方。建脾散。治脾痞胁痛。即小建中汤加缩砂。徐氏医法指南。小建中汤。治失血虚者。本方。阿胶。代胶饴。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方见妇人杂病中。)
〔程〕腰者肾之外候。肾虚则腰痛。肾与膀胱为表里。不得三焦之阳气以决渎。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拘急。州都之官。亦失其气化之职。此水中真阳已亏。肾间动气已损。与是方以益肾间之气。气强则便溺行。而小腹拘急亦愈矣。案抱朴子云。今医家通明肾气之丸。内补五络之散。骨填枸杞之煎。黄 建中之汤。将服之者。皆致肥。肾气丸黄 建中汤。出于晋以前。可以知矣。肘后云。干地黄四两。茯苓。薯蓣。桂。牡丹。山茱萸。各二两。附子。泽泻。一两。捣蜜丸如梧子。服七丸。日三加至十丸。此是张仲景八味肾气丸方。疗虚劳不足。大伤饮水。腰痛小腹急。小便不利。又云。长服即去附子。加五味子。治大风冷。(千金。补肾门同。用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心。附子。各二两。注。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姚公云。加五味子。二两。苁蓉四两。张文仲云。五味子。苁蓉。各四两。)
和剂局方。八味丸。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脚气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即本方。用茯苓。牡丹皮。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肉桂。各二两。方后云。久服壮元阳。益精髓。活血驻颜。强志轻身。)
薛氏医案云。八味丸。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而患流注鹤膝等症。不能消溃收敛。或饮食少思。或食而不化。或脐腹疼痛。夜多漩溺。经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此方也。又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形体憔悴。寝汗等证。加五味子四两。吴氏方考云。今人入房盛。而阳事愈举者。阴虚火动也。阳事先痿者。命门火衰也。是方于六味中。加桂附。以益命门之火。使作强之官得其职矣。王氏小青囊云。又治下元冷惫。心火炎上。肾水不能摄养。多唾痰涎。又治肾虚齿痛。又治肾虚淋沥。王氏药性纂要云。治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发寒天。每用桂附八味地黄汤。及黑锡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一剂而愈。千金肾气丸。治虚劳肾气不足。腰痛阴寒。少便数。囊冷湿。尿有余沥。精自出。阴痿不起。忽忽悲喜。于本方。去牡丹皮。加玄参芍药。(千金翼。有牡丹皮。名十味肾气丸。)
千金又方。治肾气不足。羸瘦日剧。吸吸少气。体重耳聋。眼暗百病。于本方。去附子山茱萸。加半夏。(千金肾气丸。凡五方。今录其二。)
严氏加味肾气丸。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于本方中。加车前子川牛膝。(薛氏云。治脾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或喘急痰盛。已成蛊症。其效如神。)
又十补丸。治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但是肾虚之证。于本方中。加鹿茸五味子。医垒元戎。都气丸。补左右二肾。水火兼益。于本方中。加五味子。钱氏小儿方诀。地黄丸。治肾虚解颅。或行迟语迟等症。于本方中。去桂枝附子。(薛氏云。治肾经虚热作渴。小便淋秘。痰气上壅。或肝经血虚燥热。风客淫气。而患瘰 结核。或四肢发搐。眼目 动。或肺经虚火。咳嗽吐血。头目眩晕。或咽喉燥痛。口舌疮裂。或心经血虚有火。自汗盗汗。便血诸血。或脾虚湿热。下刑于肾。腰膝不利。或疥癣疮毒等症。并用此为主。而佐以各脏之药。此药为天一生水之剂。若禀赋不足。肢体瘦弱。解颅失音。或畏明下窜。五迟五软。肾疳肝疳。或早近女色。精气亏耗。五脏齐损。凡诸虚不足之症。皆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能尽述。○案此增味颇多。今省之。)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薯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曲(千金作神曲。局方三因等并同) 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千金作大豆黄卷) 甘草(二十八分) 芎 麦门冬 芍药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干姜(三分) 白蔹(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魏〕盖人之元气在肺。元阳在肾。既剥削则难于遽复矣。全赖后天之谷气。资益其生。是荣卫非脾胃。不能通宣。而气血非饮食。无由平复也。仲景故为虚劳诸不足。而带风气百疾。立此方。以薯蓣为主。 理脾胃。上损下损。至此可以撑持。以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神曲。甘草助之。除湿益气。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当归。芎 。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以柴胡。桂枝。防风。升邪散热。以杏仁。桔梗。白蔹。下气开郁。惟恐虚而有热之人。资补之药。上拒不受。故为散其邪热。开其逆郁。而气血平顺。补益得纳。勿以其迂缓而舍之。案风气。盖是两疾。唐书张文仲曰。风状百二十四。气状八十。治不以时。则死及之。是也。此方千金。载风眩门。有黄芩。云。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外台。引古今录验。大薯蓣丸。疗男子五劳七伤。晨夜气喘急。内冷身重。骨节烦疼。腰背强痛。引腹内。羸瘦不得饮食。妇人绝孕。疝瘕诸病。服此药。令人肥白。补虚益气。凡二十四味云。张仲景方。有大豆黄卷曲柴胡白蔹芎 。无附子黄芩石膏黄 前胡。为二十一味。(外台。更有大黄。五味子。泽泻。干漆。合廿四味。和剂局方。大山蓣丸。与本书同。)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尤〕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酸枣仁。补肝敛气。宜以为君。而魂既不归容。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三因云。外热曰燥。内热曰烦。虚烦之证。内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渴。清清不寐。皆虚烦也。叶氏统旨云。虚烦者。心中扰乱。郁郁而不宁也。良由津液去多。五内枯燥。或荣血不足。阳胜阴微。张氏医通云。虚烦者。肝虚而火气乘之也。故特取枣仁以安肝胆为主。略加芎 。调血以养肝。茯苓甘草。培土以荣木。知母。降火以除烦。此平调土木之剂也。案虚烦。空烦也。无热而烦之谓。千金。恶阻半夏茯苓汤。主疗空烦吐逆。妇人良方。作虚烦。可证。
酸枣汤方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 (二两,〔原注〕深师有生姜二两○深师名小酸枣汤。疗虚劳不得眠烦不宁者。出于外台。煮法后云一方加桂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千金翼大酸枣汤 主虚劳烦悸。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方。于本方去知母。加人参生姜桂心。(千金。去芎 。用知母。更加石膏。名酸枣汤。主疗同。)
又酸枣汤 主伤寒及吐下后。心烦乏气不得眠方。于本方。加麦门冬干姜。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
〔程〕此条单指内有干血而言。夫人或因七情。或因饮食。或因房劳。皆令正气内伤。血脉凝积。致有干血积于中。而 羸见于外也。血积则不能以濡肌肤。故肌肤甲错。不能以营于目。则两目黯黑。与大黄虫丸。以下干血。干血去则邪除正旺。是以谓之缓中补虚。非大黄 虫丸。能缓中补虚也。案金鉴云。缓中补虚四字。当在不能饮食之下。必是传写之讹。然内有干血。故腹满。若虚劳证。而无腹满。则大黄 虫丸不中与也。巢源云。五劳。志劳。思劳。忧劳。瘦劳。方言郭注。极。疲也。喻氏法律云。甲错者。皮间枯涩。如鳞甲错出也。楼氏纲目云。索泽。即仲景所谓皮肤甲错。山海经。HT 羊可以己腊。郭璞注。腊。体皴甲错。谓皮皴如鳞甲也。张氏医通云。举世皆以参 归地等为补虚。仲景独以大黄 虫等补虚。苟非神圣。不能行是法也。夫五劳七伤。多缘劳动不节。气血凝滞。郁积生热。致伤其阴。世俗所称干血劳是也。所以仲景乘其元气未漓。先用大黄 虫水蛭虻虫蛴螬等。蠕动啖血之物。佐以干漆生地桃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药。以缓中补虚。黄芩以开通热瘀。酒服以行药势。待干血行尽。然后纯行缓中补虚收功。其授陈大夫百劳丸一方。亦以大黄 虫水蛭虻虫为主。于中除去干漆蛴螬桃杏仁。而加当归乳香没药。以散血结。即用人参。以缓中补虚。兼助药力。以攻干血。栀子以开通热郁。服用劳水者。取其行而不滞也。仲景按证用药。不虑其峻。授人方术。已略为降等。犹恐误施。故方下注云。治一切劳瘵积滞。疾不经药坏者宜服。可见慎重之至也。(此系于抄节喻氏法律之文。百劳丸。非仲景之方。出于医学纲目。而吴氏方考亦云。百劳丸。齐大夫传张仲景方也。未见所据。)
大黄 虫丸
大黄(十分蒸) 黄芩(一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倪氏本草汇言云。仲景方。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者。用干漆(一两。炒烟尽。) 虫(十个。去足。焙燥。共为细末。)大黄(一两) 酒煮半日。捣膏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白汤送下。案此盖后人以意减味者。李氏纲目 虫条所收。大黄 虫丸。乃本书妇人产后病篇下瘀血汤也。虽是似误。然二方并单捷。亦不可废焉。
附方
千金翼炙甘草汤(〔原注〕一云复脉汤○案翼方。标以复脉汤。注仲景名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翼。悸上。有心字。十二。作二十二。)
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参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黄(一斤)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翼云。越公杨素。患失脉七日服五剂而复。)
〔尤〕脉结。是荣气不行。悸则血亏而心无所养。荣滞血亏。而更出汗。岂不立槁乎。故虽行动如常。断云不出百日。知其阴亡而阳绝也。人参桂枝甘草生姜。行身之阳。胶麦麻地。行身之阴。盖欲使阳得复行阴中。而脉自复也。后人只喜用胶地等。而畏姜桂。岂知阴凝燥气。非阳不能化耶。案本草。甘草。别录云。通经脉。利血气。大明云。通九窍。利百脉。寇宗 云。生则微凉。炙则温。盖四逆汤之治逆冷。复脉汤之复失脉。功 在乎甘草。伤寒类要。伤寒心悸脉结代者。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日一服。此单甘草汤。其义可知耳。
肘后獭肝散 治冷劳。又主鬼疰一门相染。獭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炙。肘后。作阴。)
案本草。獭肝。甘温有毒。别录。治鬼疰。而肘后。无治冷劳之文。云。尸疰鬼疰者。即是五尸之中。尸疰。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沉沉嘿嘿。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沉顿滞。以至于死。后复注易傍人。乃至灭门。觉如此候者。宜急疗之。千金。外台。引崔氏。并同。巢源鬼注候云。注之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也。人有先无他病。忽被鬼排击。当时或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瘥之后。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谓之鬼注。刘熙释名云。注。注也。相灌注也。疰。即注之从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