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方剂学专著 >> 太平圣惠方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辨阳明病形证

  • 文章导读: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辨阳明病形证

           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中寒是也。宜桂枝汤。
           太阳病而发汗。汗虽出复不解。不解者转属阳明也。宜麻黄汤。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恶热。宜柴胡汤。
           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宜桂枝麻黄汤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欲作坚症也。所以然者。胃中水谷不化故也。宜桃仁承气汤。
           阳明病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攻其热必哕者。胃中虚冷也。宜半夏汤。
           阳明病脉迟发热。头眩。小便难。此欲作谷疸。下之必腹满。宜柴胡汤。
           阳明病当多汗而反无汗。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为久虚故也。宜术附汤。
           冬阳明病反无汗。但小便利。呕而咳。手足厥。其头必痛。宜建中汤。
           冬阳明病脉浮而紧。必发潮热。其脉浮者。宜黄芩汤。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热壅。必发黄也。宜茵陈汤。
           阳明病被火灸。其额上微有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宜茵陈汤。
           阳明病口干。但漱水不欲咽者。必鼻衄也。宜黄芩汤。
           阳明病若小便少者。津液当还入胃中故也。凡发汗太过。故令大小便难。宜茯苓汤。
           阳明病当心下坚满。不可下之。宜半夏汤。
           阳明病不吐下而烦者。可与承气汤。
           阳明病其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体必重腹满而喘。有潮热。可攻其里。手足 然汗出。
           为大便已坚。宜承气汤。
           阳明病若汗出多。而微恶寒。为外未解。无潮热。不可与承气汤也。若腹大。便难。可与小 徐徐 胀。
           阳明病其人多汗。津液外出。胃中干燥。大便必坚。坚者则谵语。宜与大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妄言。发潮热。其脉滑疾者。宜承气汤。
           阳明病脉浮。咽干口苦腹满。汗出而喘。不恶寒反恶热。心躁。谵语不得眠。胃虚。客热舌燥。宜栀子汤。
           阳明病若脉浮发热。渴而欲饮水。小便不利。宜猪苓汤。
           阳明病若脉浮迟。表热里寒。下痢水谷。宜四逆汤。
           阳明病若胃中虚冷。其人能食。饮水即哕。脉浮发热。口鼻中燥能食者。必衄。宜黄芩汤。
           阳明病汗出而多渴者。不可与猪苓汤。汗多者胃中燥也。汗少者宜与猪苓汤。利其小便阳明病固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者。心中烦壅。饥而不能食。头有汗出。宜栀子汤。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利。胸胁烦满不止。宜小柴胡汤。
           阳明病胁下坚满。大便秘而呕。口燥。宜柴胡汤。
           阳明病中风。其脉浮大。短气心痛。鼻干嗜卧。不得汗。一身悉黄。小便难。有潮热而哕。耳前后肿。刺之虽小差。外若不解。宜柴胡汤。
           阳明病其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为表未解。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其人必喘。当须发汗。宜麻黄汤。
           阳明病发热而汗出。此为热退。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体无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浆。此为瘀热在里。必发黄也。宜茵陈汤。
           阳明病其人喜妄。必有蓄血。为本有瘀热。大便必秘。宜抵当汤。
           阳明病脉实者当下。脉浮虚者当汗。下者宜承气汤。汗者宜桂枝汤。
           阳明病发作有时。汗不解。腹满痛。宜承气汤。
           阳明与少阴合病。而自痢脉浮者。为顺也。滑而数者。有宿食。宜承气汤。
           阳明病脉浮。发热无汗。表不解。渴欲饮水。宜白虎汤。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