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本草经解-卷二 草部下-黄芩。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本草经解-卷二 草部下-黄芩,主要介绍“本草经解-卷二,草部下-黄芩”">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 [中医]中药饮片 药店销售大放开 |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文章导读:本草经解-卷二 草部下-黄芩 |
气平。味苦。无毒。主诸热。黄胆。肠 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酒炒)
黄芩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心者火脏也。十二官之君。诸热之主也。苦平清心。故主诸热。黄胆者湿热乘脾之症也。脾为太阴湿土。土湿热。则本色现而发黄胆。黄芩苦平清肺。肺亦太阴。太阴湿热退。而脾疸亦平也。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湿热则肠 泄痢。黄芩清肺。肺清则通调水道。而湿热下逐。肠肺复其燥金之气。而泄痢愈矣。肺司水道。热则肺失清肃之令。而水道不通。水因而蓄焉。黄芩清肺。则化气下及膀胱而水下逐矣。血闭者。实热在血分而经闭不通也。心主血。味苦清心。则能下泄。所以主之。恶疮疽蚀者。疮疽败坏溃腐而不收口也。火疡者。火伤疮也。皆心火有余而腐坏肺之皮毛也。苦平清心肺。所以主诸痛痒疮疡也。
【制方】
黄芩同白芍、甘草。名黄芩汤。治湿热肠痛。及泻痢。同白芍、甘草、半夏。治吐泻。同白芍、麦冬、白术。治胎不安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