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学院 >> 图解本草 >> 全草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溪黄草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溪黄草是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的全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中药名】溪黄草 xihuangcao

    【别名】熊胆草、血风草、溪沟草。

    【英文名】Herba Isodi Lophanthoidis。

    【来源】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 iophanthoides (Buch-Ham. ex D.Don)H. Hara.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纤弱草本,下部常匍匐生根,并有球状块根。茎方柱形,具4沟槽,被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圆形或阔卵形,揉之有黄色液汁,顶端钝,基部楔尖、阔楔尖、圆形或微心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被分节的短毛,下面密生褐色腺点,上部叶的叶柄短。花白色或粉红色,两性或杂性,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末次分枝呈蜴尾状弯卷;苞片生于花序下部的呈叶状,生于花序上部的小,花萼钟状,外面疏生念珠状长柔毛和很密的红褐色腺点,萼檐齿状5裂,二唇形,上唇3齿较小;花冠疏生黄色腺点,冠管直,檐部二唇形,上唇反折,4圆裂,下唇阔卵圆形,扁平;雄蕊和花柱均长伸出。小坚果卵状长椭圆形。秋季开花。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河岸及灌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可收割2~3次,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全草青灰色。茎四棱形,被短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片润湿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叶脉背面明显.有短毛,纸质,水浸后以手指揉之,手指可被染成黄色。老株常见枝顶有聚伞花序。气微,味微甘、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凉血散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鲜品加倍。现多用治黄疸型肝炎及胆囊炎,无黄疸型肝炎也可治疗;痢疾、肠炎、癃闭、小便不利、跌打瘀肿。

    【主要成分】主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等。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