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重磅!针灸专业硕士提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毛德西 | |
[名家医案]四妙丸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 |
[皮肤科名中医][图文]王萍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林晓生 | |
[名家医案]仝小林院士治疗老年性痴呆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反流性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脾胃湿 | |
[名家医案]王昌俊教授中医辨治肠癌经 | |
文章导读: |
例1:陈××,男,22岁,学生。患者自6~8岁不时有上腹疼痛发黄、发作频频,以后数月至数年发作一次不等。1954年10月(19岁)发作入华南医学院第一医院,诊断为胆石症,进行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痊愈出院。一年后复发,桂林工人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胆管结石,拟再行手术治疗。1956年12月7日转回华南医学院第一医院经X线检查诊断与工人医院同,采用保守疗法,一年曾3次发作。症状为上腹疼痛,发热呕吐,巩膜及皮肤发黄。第2次发魇痹锒衔ü苤芪а祝儆帽J亓品ǎ?1天治疗,出院后3天又再复发,比前次疼痛,故又疑为胆石症,拟剖腹探查,病人因阴历年出院后没去医院进行手术。1957年2月5日来诊时,证见腹部时痛,巩膜黄,小便深黄,腹泻,消化不佳,脉滑任按,舌质深红白苔,两颧赤色,鼻梁色微育,唇红,症脉俱实,此中医所谓阳黄。治以清热疏肝活血为主。处方:郁金、五灵脂、白芍各12克,柴胡、帜壳各9克,桃仁、蒲黄、当归尾各6克,绵茵陈24克。服药后肠鸣腹痛,小便更黄,大便搪黄中带黑,每天二三次,每次量不多。6日再服,服后腹中不适减少,精神较好,胃口好,大便有时结硬。9日再诊,照方白芍改为赤芍、白芍各9克。服后腹中无痛,巩膜黄色渐退,小便清,大便正常,胃口好,精神好,症状已消失。但感气力不足,2月19日病又复发,20日痛甚,22日处方如下:绵茵陈30克,山扼子、延胡索、柴胡、赤芍各9克,五灵脂、蒲黄、郁金各12克,黄芩、桃仁各6克。服后痛不再发展,继服2剂,病势减退,基本痊愈。25日再诊,已无任何症状,再方以善后,处方:首乌、白芍各12克,蕤仁肉8克,绵茵陈18克,五灵脂、柴胡、郁金各9克,帜壳6克,每隔3天服1剂,10多天后停服,以后每月服几剂,追踪2年未复发。
例2:简××,女,30岁,教师。患胆石症,经1972年手术治疗,至1973年5月胆绞痛又再发作,巩膜黄染,肝功能改变。5月一9月发作7次(牵拉样痛)。中山医附院建议再一次手术治疗,末做,于1973年11月4日来诊。证见胆区钝痛,每天早上10时、下午5时左右其痛必增。舌黯苔白,舌边齿印,脉稍滑。治则:舒肝利胆活血。处方:太子参、白芍各12克,柴胡、郁金各9克,金钱草24克,蒲黄、五灵脂各6克,甘草5克,12剂。11月18日再诊,病减,未见大发作,舌稍红活,齿印明显,脉缓滑。治守前法。处方:金钱草30克,太子参15克,柴胡、郁金各9克,白芍12克,蒲黄、五灵脂各6克,甘草5克。服上药10剂后已无痛,稍见门干,加白芍18克,以后每周服二三剂,至1974年3月已能上班工作。服之日久,曾出现贫血,乃减去蒲黄、灵脂,加首乌,金钱草亦减量,或予四君子汤加味以健脾间服。至今已10多年,能自己掌握什么情况下服攻、补之剂。
例3:蒙××,男,35岁,干部。1968年患胆囊炎,经常急性发作,疼痛,呕吐,发黄,每月发作二三次,大发作时痛十天八天,少则痛几天。多发于饮食不注意或疲劳之后,发黄、腹痫,舌红,苔浊,脉弦数。处方:柴胡、郁金各9克,金钱草30克,蒲黄、五灵脂、甘草各5克,太子参12克,百部3克,黄皮树寄生24克,共服30剂。1978年3月14日来诊云:经上述治疗后,1976年、1977年每年只有较轻疼痛二三次,基本治愈。
例4:邓××,男,38岁。推销员。患者4个多月前开始发现目黄、身黄、小便黄,伴疲乏、纳减,右胁部疼痛,黄染迅速加深,症状日益增剧,遂于香港某西医院留医,诊断为黄疸型肝炎,经用两药(初为护肝药,后加用激素)治疗1个多月后,病情曾一度好转,黄疸基本消退,谷内转氢酶由760单位降至180单位。但后来病情又加重。见黄疸加深、疲乏、右胁痛等症状加剧,胃纳极差,每餐仅能食二下匙饭,肝功能检查提示肝损害加重一周前已停用激素。遂于1978年8月25日返穗求医。27日初诊。忠者皮肤小度黄染,面包黄而暗晦无华,满月脸。唇红,舌黯,苔白厚中心微黄,脉滑缓。肝大胁下2.5厘米,质中等,压痛(十),麝浊2单位,麝絮阴性,锌浊12单位,谷丙转氨酶463单位,HBsAg阴性,尿胆元阳性,尿胆红素阳件(十十十),血红蛋白10.4克%,红细胞38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8700/立方毫米,杆状496,,中性59%,淋巴36%,伊红1%。B型超声波示:肝上界第5肋间,剑突下4.5厘米,肋下2厘米,肝厚ll厘米,脾厚4厘米,胁下未触及,肝内稀疏平段,脾内较密微小波,胆囊排泄功能好,诊断:活动性肝炎合并肝胆道感染。处方:金钱草、黄皮树寄生各30克,田基黄、土茵陈、麦芽各24克,郁金9克,云茯苓、白术各15克,甘草6克。每日1剂,复渣,共服15天,第7天加用茜根9克,停用一切西药。1978年9月10日二诊:黄疸稍退,面色稍华,唯胃纳仍差,肝区仍痛,并见左胸胁部时痛,舌嫩,部分色黯,苔白润,脉细缓。处方:金钱草、黄皮树寄生各30克,白术、云茯苓各18克,广木香(后下)5克,甘草3克,郁金、茜根各9克,麦芽24克,田基黄18克。每日l剂,复渣,共服28剂,第14剂后田基黄减为10克。1978年10月8日三诊:黄疸基本退去,胃纳增加,满月脸亦基本消失,面色转华,舌嫩红,有瘀点,脉细稍涩。按上方(田基黄10克)加太子参20克(共服7天)。10月15日四诊:症状消失,惟时觉胸闷。10月16日肝功能麝浊2单位,麝絮阴性,锌浊12单位,谷丙转氨酶正常,尿三胆均阴性,尿常规正常,胆固醇230毫克%。舌嫩红,瘀点退,苔白薄,脉细寸弱。处方:太子参、白术各25克,丹参、麦芽各15克,云茯苓、金钱草各18克,广木香(后下)5克,郁金9克,黄皮树寄生24克,甘草3克,共服27剂。12月12日五诊:仍觉胸闷,肝区稍觉胀。12月13日肝功检查谷丙转氨酶阴性,麝浊2单位,麝絮阴性,HBsAg阴性。舌红,苔白,脉缓稍虚。第一方:金钱草、云茯苓各18克,茜根9克,乌豆衣15克,黄皮树寄生24克,太子参30克,怀山药12克,甘草5克,麦芽20克,大枣4枚,2剂。第二方:太子参、桑寄生、黑豆各30克,首乌24克,云茯苓苔、白术各15克,怀山药、玉竹各12克,郁金9克,麦芽20克,甘草3克,5剂。以后以第二方加减善后,服药1月余以巩固疗效。追踪10年,病未见复发。
以上数案之诊治,均不同于古法,实受启发于吴氏也。
(本文刊于《新中医》1990年9期)
(以上“《温病条辨》痹论”及“《温病条辨》疸论”,均为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之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