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重磅!针灸专业硕士提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毛德西 | |
[名家医案]四妙丸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 |
[皮肤科名中医][图文]王萍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林晓生 | |
[名家医案]仝小林院士治疗老年性痴呆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反流性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脾胃湿 | |
[名家医案]王昌俊教授中医辨治肠癌经 | |
文章导读: |
王辉武教授早年自学中医,后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蒙受川中名医冉品珍先生真传,从医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等职。王辉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尤擅脾胃病的治疗,学宗仲景,旁及各家,疗效卓著。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全国高士其科普基金奖等,著有《伤寒论手册》、《中药临床新用》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胃病者,腹月真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即指以胃脘部疼痛、胀痞满闷为主症的多种疾病,属中医“胃痛”、“痞证”、“吐酸”、“嘈杂”等范畴,此与西医学消化系统中多种疾病有关。王教授长期在综合性医院工作,他辨治的胃病,绝大多数是经西医多方检查,长期治疗乏效的病例。他临证时主张首先认真按中医四诊收集病史,辨证论治,有意识地先不看西医的诊断与解释,以免干扰中医的辨治思维。如此,老老实实走中医自己的路,常常令患者久病获愈。
一、重视舌象,辨治有准绳
王教授临证,强调认真望闻问切,特别是在当今业已“西化”的社会环境中,尤其要重视中医的四诊合参,其中对舌象的辨识独具特色。他认为①西医不看舌象,也不懂舌诊,我们则应倍加重视。②舌为心之苗,舌质乃人体体质之窗口,舌苔为胃气所蒸而成,邪正的盛衰、胃气的强弱都能比较客观地在舌象上及时反映出来。当患者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可辨时,舌象更为重要。临床上他常说“对着镜子看疗效吧!”可见,舌象在辨治胃病中的地位。
1.质淡当温。胃病可否温阳?何时用温热药?王教授认为最可凭的是患者的舌质。如舌淡不红,或胖嫩多齿痕者,则可大胆启用温阳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丁香、肉桂等,并随时诊查舌质的变化,若舌质由淡转红,齿痕减少则减量或停服,以免过剂伤阴,因“阳热常可骤生,而阴津不可速长”。
2.苔黄当消。一般认为,苔黄为热,当清,此常法也。王教授认为舌苔黄,或黄厚,主要是胃中积滞所致,应以消导法治疗,用主方加上神曲、麦芽,或配保和丸疗效较好,而清热药多苦寒伤胃,对胃病苔黄反而不利。传统认为消导之品伤气,不可多用久用,实际临床并非如此,因为很多疾病在演变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伤及胃,且中药汤剂必须经胃肠才能发挥效能,故“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明代龚廷贤语)。在杂病的处方中常配伍谷芽30g“快脾开胃”(《本草纲目》),以鼓舞胃气,助消化,也可治黄苔,同时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效能,久用无副作用。
3.苔腻当化。胃病多腻苔,何为腻苔?王教授认为腻者,即舌面之苔颗粒细小而致密,没有缝隙,紧紧地覆盖于舌面,患者多有食欲不振,纳谷不香,口黏、口干而不欲饮水等症状,治当芳香化湿,如白蔻仁、藿香、佩兰等;如苔腻而厚,多津液者,可暂用苍术、草果仁等,但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4.苔少当养。胃病所见到的舌苔少,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先有舌苔剥脱,逐渐到苔少,最后无苔,出现如猪肝状的舌象,甚至舌质裂痛。造成苔少的原因很多,如过用温燥、抗生素、抑酸的药物,致使胃阴耗损,或胃镜检查患者为慢性萎缩胃炎等,症见胃纳极差,味觉丧失,舌痛灼热等,治当养阴益胃。吴鞠通曰:“欲复胃阴,莫如甘寒”。方选益胃汤,药用乌梅、北沙参、生地、麦冬、石斛、山药等,守方有恒,可望好转。
二、调肝为要,警惕木克土
肝之与胃是木克土的关系,肝主疏泄条达,影响脾胃升降。若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木郁胃滞,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或肝血不足,胃失滋养等均是导致胃病的重要因素,故王教授治疗胃病,十分重视调肝。
1.疼痛当柔。肝为刚脏,胃脘疼痛若因肝所致者多采用柔肝之法,隐痛补中加柔,胀痛行气加柔,刺痛者活血加柔,代表药物为白芍配伍甘草,白芍需酒炒,剂量成人每日30~60g左右。
2.窜气当行。临床常见各种胃炎患者,经西药治疗虽然溃疡消失,幽门螺杆菌也被杀灭,惟腹部窜气久久不能消除,患者胸胁腹胃窜气,嗳气,矢气不畅,苦不堪言,焦急万状,此时如果仅仅针对胃施治,大队香燥行气之品,非但不能消胀,久用还耗气伤阴。王教授认为应以舒肝为主,选用润而不燥,且入肝经的药物,如佛手、香橼、广郁金、木蝴蝶等,并配合心理疏导,令情志舒畅,以巩固疗效。
3.嘈杂当和。嘈杂似饥,是病人胃中空虚难受,好象几个月没有吃油一样,或胃中如吃大蒜后的刺激感,但进食后仍不舒服,是胃炎、食道炎常见的症状之一。王教授认为嘈杂一症常是寒热失调所致,故法当寒热并用,并以清肝热为主,配伍少量温性药,如此能起到调和平衡的作用,如蒲公英30g配伍九香虫5g,川黄连6g配干姜3g,夏枯草20g配丁香3g,或山栀子6g配吴茱萸3g,丹皮10g配小茴香5g等等。
4.吐酸当平。吐酸一症,历代医家各说不一,如有热、寒、湿、虚等认识,都有一定道理。王教授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当据临床辨证结果而定。“酸者,肝木之味也”,不论是何种证候,都应佐以平肝之药以和胃制酸,如冬桑叶、煅牡蛎、白蒺藜、乌贼骨、浙贝母等。
三、重视调护,治养少为先
俗语说“三分治疗,七分保养”,胃病的治疗,尤其重视保养,必须争取病人及其家属的配合才能提高疗效。
1.药物的剂量宜小。用药宁可再剂,不可重剂。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的种类过多等都将给已经受损的胃加重负担。
2.饮水不宜过多。《红炉点雪》说:“盖土恶湿而喜燥,即用汤剂,亦宜浓煎少服”。王教授认为对于胃病,饮水、饮茶、喝药汤都不宜过多,有的患者因为胃病,惟恐不消化,每餐都吃米粥,摄入水液过多,反令胃中不适。
3.食量宜少,不可过饱。一般主张细嚼慢咽8分饱、少食对一般人健康有益,对胃病的康复当是必不可少。
4.运动量宜小,不可过劳。胃病未愈时不宜参加剧烈的体育锻炼和体力、脑力劳动,以免“劳倦伤脾胃”,加重胃病症状。
四、常法不应,取各家之说
1.久病不愈,穷必及肾。“肾者胃之关也”(《灵枢·水热穴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全赖肾中阳气的蒸化,肾气不化,关门闭塞,胃气上满,气滞水停,直接影响胃病的康复,临床上除胃脘部位诸症外,尚伴大便溏薄,消瘦乏力,气短头昏,腰酸膝软等症,治当胃肾同治。王教授常启用双补汤(《温病条辨》),治疗邪少虚多,胃病及肾的患者,多有良效。
2.久痛不愈,络脉不通。叶天士云:“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王教授将此说运用在胃病治疗上。如对于萎缩性胃炎久治不愈,症见胃脘午后刺痛,或隐痛不适,或舌质暗而有瘀斑者,方用四君子汤加丹参、石见穿、生蒲黄、五灵脂等。
3.久胀不愈,多为虚滞。在胃病的临床中,对于胃痛、吐酸、嘈杂等症状都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获效,但胀满之症常常久治不愈。张仲景在《伤寒论》专有论及“但满而不痛此为痞”的条文,临床采用半夏泻心汤、理气药以及吗叮啉、西沙必利等,虽然有效,但疗效不令人满意。王教授认为这是脾胃气虚,胃动力不足的问题,当以补气健脾为主,常用六君子汤加黄连、干姜等,并强调重用生白术60~90g,可达到运脾除湿、畅便消胀的目的。
4.干呕不愈,胆气上逆。胃病常有干呕久久不愈者,有的在早晨更重,王教授根据前人“邪在胆,逆在胃”(《灵枢》)、“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黄坤载语)的经验,认为胆气犯胃的呕吐,应把重点放在肝胆,选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或温胆汤加代赭石、白蒺藜等平肝泻胆,有较好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