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基础及相关著作 >> 皇汉医学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皇汉医学-少阳病篇-先辈之论说治验

  • 文章导读:皇汉医学-少阳病篇-先辈之论说治验

           《施氏续易简方》曰:「生姜泻心汤,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过多,停积不化,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腹中雷鸣,下利,发热者,名曰食复。最宜服之。」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生姜泻心汤,治半夏泻心汤证,而干噫食臭、下利者。」
           《医事惑问》曰:「余前曾治疗一男子病泄泻,世医谓难治,招余诊之。心下痞硬,水泻呕逆而将绝。余曰:『此方疗治,世人将大恐也。因今医皆用柔药,若用此方中病时,将大发瞑眩,恐其瞑眩者,病不治也。』病家领会而乞药,乃用生姜泻心汤三帖。其日七时许,病人大吐泻而气绝。因是家人骚动,集医诊之,皆云已死而归。急招余又诊之,色脉呼吸皆绝。病家谓死,实似死矣,但其形状有可疑,且由死仅二时耳,可静观其死乎,抑不死乎。以前方入口而可通,因是而回。至夜九时许,病人如梦醒而开目,问何故眷属咸集。皆惊云:『今日由七时许至今,呼吸色脉皆绝,虽集医者,皆云不治而去,故咸聚集也。』病人亦以为不可思议,云自昼间大泻后,无病苦而觉睡耳,现已无病,皆可归矣。眷属招日间所诊之医诊察之,亦云脉已如常。后云甚饥,以茶渍食三碗,大悦而寝。翌日更健,如忘多年之病。此人自幼年以白粥当食物而养育,四十余年,不食他物。若食之,则积于中而不能食。然此病治愈后,皆可照常饮食,至七十岁而终。」
           求真按:「服本方后,往往因瞑眩有发泻下者,不可惊也。」
           《成绩录》曰:「一男子年三十余,心下痞塞,左胁下有凝结,腹中雷鸣,过食必下利,如是已六年。先生用生姜泻心汤而愈。」
           《二神传》曰:「生姜泻心汤,治卒痫干呕。」
           《荻野家口诀》曰:「鼓胀,自心下处处胀者,实也,生姜泻心汤、大半夏汤;…血胀者,小腹胀也,先用生姜泻心汤,则块徐徐减矣。若不长用,则无益。因有血块,则必凝结留水,其块将渐大也。水解,投血胀方,则奏效易。」
           求真按:「余之经验,自心下处处胀者,大柴胡厚朴汤。自小腹胀者,大黄丹皮汤等证反多。」
           留饮,留饮痞硬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嘈杂,有水火相持者,治法,三泻。生姜泻心之类,无痞者难用。
           求真按:「吞酸嘈杂者,停水兼炎证也。三泻者,指半、甘、生之三泻心汤也。」
           产后下利者,因娩后屈肠骤伸,有水流也,故遂下利。无他,与生姜泻心汤,以逐肠中之水。
           产后咳嗽,多因水浸肺,治方同前。
           求真按:「上二证,不必以本方为主治,由实验,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证反多。」
           带下,因脉下流,故名带下。凡带下者,水与血凝结也。初起水饮下冲脉,传带脉,而下入于脏,与血相结,而成带下也(求真按:「此亦揣测之言」),故以生姜泻心汤去其水饮,兼用坐药以去带下。
           求真按:「白带下,由于水血合并,虽如荻野氏说,但治法非如是之单纯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凡患噫气干呕,或吞酸嘈杂,或平日饮食,每觉恶心烦满,胁下水饮升降者,其人多心下痞硬,或脐上有块。长服此方,并灸自五椎至十一椎及章门,日数百壮,兼用消块丸、硝石大圆等,自然有效。」
           《方伎杂志》曰:「僻囊,或称吐水病。有吐腐败水者或食物,亦有交吐者。概有胸中嘈杂,心胸痞塞,胁腹挛急,症结等证,亦有肩背凝痛者,亦有日日,或隔日,四五日,必发痛,吐苦酸水,或无味之水者,亦有吐前唯噫气恶心,而不痛者,大抵大便秘结之人为多。主方以生姜泻心汤,合用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或大建中汤等,兼用消块丸或大陷胸丸一钱,每夜或隔一二夜用之,则三四月痊愈矣。又自七八椎至十四五椎与章门等穴,以灸痞根,但须严禁饮食,不然则无效,如酒、硬饭、荞麦面、餐、饼、糕、酢、鲊、油腻、汤茶、卤鱼、干脯之类,俱宜禁止后,可服药针灸。且呕吐一证,并宜知照病人,节饮食为要。吐水后,能耐渴者,宜使多服茯苓泽泻汤,及慎饮食十日许,则痛吐俱止矣。其有腹中黏着之宿毒,致拘挛、症块者,多因好酒与美味,及嗜咸味之切面等而成,故禁物颇难。然不守禁,治疗无益也。」
           求真按:「由余之经验,此证有宜单用本方者,有宜处以本方加茯苓者,有宜与本方加茯苓、石膏者,又有宜以此等方剂合用芍药甘草汤、大建中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方中之一方者,又有用本方之加味,或合用方,兼用黄解丸者,常无一定之方,宜临证处之。」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