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大全 >> F >> 正文

防己饮

  • 文章导读:

    防己饮

    目录
    “防己饮”在《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防己饮”在《圣济总录》卷二十
    “防己饮”在《顾松园医镜》卷十五
    “防己饮”在《仙拈集》卷二引郑总戎方
    “防己饮”在《丹溪心法》卷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防己饮

    【别名】 防己散

    【处方】 防己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苍术(米泔浸1宿,切,焙)1两半,郁李仁(去皮)1两半。

    【制法】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风水,面肿骨痛,恶风咳喘。

    【用法用量】 防己散(《普济方》卷一九二)。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页首

    《圣济总录》卷二十:防己饮

    【处方】 防己3两,桑根白皮(锉)3两,桂(去粗皮)3两,麻黄(去根节)3两,白茯苓(去黑皮)4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寒湿痹,四肢挛急,或身体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

    页首

    《顾松园医镜》卷十五:防己饮

    【处方】 汉防己1钱许,黄柏2钱,忍冬花(鲜藤数两,煎汤代水更效)5钱,川萆薢5钱,木瓜3钱,白茯苓3钱,泽泻1钱许,木通1钱许,石斛5钱,米仁5钱。

    【功能主治】 脚气,湿热在足。

    【用法用量】

    如红肿,加犀角,冲心烦闷亦用,再加槟榔、羚羊角;如喘呕,加麦冬、枇杷叶;如头痛,加甘菊。

    【各家论述】 汉防己通下焦湿热,壅遏脚气,非此不除,黄柏治下焦湿热肿痛,忍冬花疗脚气筋骨引痛,川萆薢祛浊分清,木瓜祛湿舒筋,白茯苓泽泻木通利水除湿,石斛、米仁益脾除湿。此清热除湿利水之剂,脚气皆由湿热,通宜以此方为主,随兼症而扩充,以加减之则善。

    【摘录】 《顾松园医镜》卷十五

    页首

    《仙拈集》卷二引郑总戎方:防己饮

    【处方】 汉防己5钱,当归4钱,苍术3钱,黄柏3钱,茵陈3钱,泽泻3钱,牛膝3钱。

    【功能主治】 腿膝流火。

    【用法用量】 用生姜5片,黄酒1大碗,水2大碗,煎服。

    【摘录】 《仙拈集》卷二引郑总戎方

    页首

    《丹溪心法》卷三:防己饮

    【处方】 白术木通、防己、槟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苍术(盐炒)、黄柏(酒炒)、生地黄(酒炒)。

    【功能主治】 湿热脚气,足胫肿痛,憎寒壮热。

    【用法用量】 《医学正传》:有黄连。用量及用法:黄柏苍术白术、防己各7分,生地黄、槟榔、川芎各5分,犀角屑、甘草节、木通黄连各3分。上细切,作1服,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大便实,加桃仁;小便涩,加杜牛膝;有热,加黄芩黄连;大热及时令热,加石膏;有痰,加竹沥、姜汁。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是方也,木通、防己、槟榔,通剂也,可以去塞;犀角、黄柏生地黄、甘草梢,寒剂也,可以去热;苍、白二术,燥剂也,可以去湿。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气,犀角能利气中之血,先痛而后肿者,气伤血也,重用川芎;先肿而后痛者,血伤气也,重用犀角。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防己行水疗风,泻下焦之湿热;槟榔攻坚利水,坠诸药使下行;木通降心火,由小便出;草梢泄脾火,径达肾茎;黄柏生地滋肾阴,而凉血解热;苍、白二术燥脾湿,而运动中枢;肿由血郁,川芎行血中之气;痛由肝实,犀角凉心而清肝。合之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也。

    3.《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苍术白术川芎行血燥湿,生地黄柏、草梢、犀角凉血清热,木通通关节、利湿热,槟榔下行疾速,坠诸药入下焦,消肿痛也。脚气无不由湿热而成,其证憎寒发热,状类伤寒,但足胫肿痛为异耳。

    【摘录】 《丹溪心法》卷三

    页首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