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大全 >> F >> 正文

防己散

  • 文章导读:

    防己散

    目录
    “防己散”在《普济方》卷二四三
    “防己散”在《普济方》卷三六八
    “防己散”在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防己散”在《圣济总录》卷十八
    “防己散”在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初虞世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七引《仁存方》
    “防己散”在《千金翼》卷十九
    “防己散”在《圣济总录》卷七十
    “防己散”在《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防己散”在《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防己散”在《圣济总录》卷一○○
    “防己散”在《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
    “防己散”在方出《妇人良方》卷十四,名见《准绳·女科》卷四
    “防己散”在《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普济方》卷二四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夏半两(汤浸,去滑),川大黄半两(碎,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桑白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去瓤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缓弱,顽痹,心神烦闷,言语謇涩,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四三

    页首

    《普济方》卷三六八:防己散

    【处方】 防己、人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喘急,及诸病喘促。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桑白皮煎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八

    页首

    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防己散

    【处方】 防己、防风甘草、桂。

    【功能主治】 解芫花毒。主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本方用防己、防风(去芦)、甘草(生,锉)、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为末散。每服二钱匕,冷水调下,连并三服。

    【摘录】 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页首

    《圣济总录》卷十八:防己散

    【处方】 防己(锉)1两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两,独活(去芦头)1两1分,秦艽(去苗土)1两1分,黄耆(锉,炙)1两1分,丹参(去苗土,微炙)1两1分,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1分,松脂(炼过,放冷研)1两1分,人参1两1分,苦参(锉)1两1分,白术(炒)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芍药1两1分,芎䓖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蒺藜子(炒,去角)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葛根(锉)1两半,干姜(炮)1两,蜀椒(炒去汗,去闭口者并子)1两,玄参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风癞,眉须堕落,及身面瘙痒,腹中烦热,身上瘾疹,起如枣核,疼痛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渐加至3钱匕,空心食前、夜卧温酒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八

    页首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初虞世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七引《仁存方》:防己散

    【处方】 双防己、黄葶苈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肺痿,咯血多痰。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糯米饮调下。

    【摘录】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初虞世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七引《仁存方》

    页首

    《千金翼》卷十九:防己散

    【别名】 栝楼根散、、栝楼散

    【处方】 木防己1两,栝楼2两,铅丹2两,黄连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消渴,肌肤羸瘦,或转筋不能自止,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栝楼根散(《圣济总录》卷五十八)、栝楼散(《圣济总录》卷五十九)。方中栝楼,《圣济总录》作“栝楼根”。

    【摘录】 《千金翼》卷十九

    页首

    《圣济总录》卷七十:防己散

    【处方】 防己(生用)3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鼻衄。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老人、小儿酒调1钱匕服。更用热汤调少许,搐鼻。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

    页首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防己散

    【处方】 防己(煮)1两半,诃黎勒(煨,去核)1两半,郁李仁(汤浸退皮,研如膏)1两半,白术1两半,槟榔(锉)1两半,吴茱萸(陈者,淘7遍,炒)3分。

    【制法】 上除郁李仁外,为散,入郁李仁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 结瘕癖实,腹满如鼓,食即欲吐,喘息急,其脉弦而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和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页首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防己散

    【处方】 防己1两,海蛤半两,滑石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膀胱积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浓煎木通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页首

    《圣济总录》卷一○○:防己散

    【处方】 防己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鬼臼1分,鬼箭羽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曲(炒)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补虚。主尸注传尸,服逐下药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桃仁研泔1盏、煎至6分,温服,1日5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

    页首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半两,川朴消1分,犀角屑1分,黄芩1分,黄耆(锉)1分,川升麻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赤游肿。

    【用法用量】 《直指》有川芎

    【各家论述】 《医林纂要》:防己祛风去湿,中通似木通,亦去心火,为君,此者欲其搜治经络,达于腠理,无所不至;朴消消气分之热,犀角消血分之热;黄芩、黄耆益其正气,所以去其邪热;升麻升达阳明之热,而散之肌肤,此实治斑治丹主药。此去热而兼升散,治丹毒之搏于风湿者。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

    页首

    方出《妇人良方》卷十四,名见《准绳·女科》卷四:防己散

    【处方】 防风1两,羌活1两,防己1两,麻黄(去节)半两,黄松木节1两,桂心半两,荆芥穗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桑寄生半两,甘草半两,薏苡仁半两。

    【功能主治】 妊娠中风,口眼不正,手足顽痹。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方出《妇人良方》卷十四,名见《准绳·女科》卷四

    页首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防己散

    【处方】 防己1两,羌活1两,当归2两,防风1两,白芍1两(酒炒),川芎1两,米仁4两(炒),甘草6钱,羚羊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孕妇中风,口眼歪斜,脉浮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去滓,加竹沥1杯,姜汁1匙,温服。

    【各家论述】 妊娠血虚风中,遏热于经,而络脉受病,故口眼歪斜,胎孕为之不安焉。防己泻血分湿热以清血室,羌活散太阳风邪以宁经腑,当归养血荣经脉,白芍敛阴和血脉,川芎血海以活血行气,米仁健脾气以泻湿舒筋,防风为风药之使,羚羊清厥阴之火,甘草缓中以和胃也。为散水煎,更入竹沥、姜汁散痰养液,务使血液内充,则风热外解,而经脉融和,胎得所养,何口服歪斜之不即端正哉!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页首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