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重磅!针灸专业硕士提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毛德西 | |
[名家医案]四妙丸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 |
[皮肤科名中医][图文]王萍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林晓生 | |
[名家医案]仝小林院士治疗老年性痴呆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反流性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脾胃湿 | |
[名家医案]王昌俊教授中医辨治肠癌经 | |
文章导读: |
“角药”配伍是以三味药物为组合单位的一种药物配伍方法。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以及药物自身性味功用限制,单味药或两味药有时不能适用临证需要,以三味药组成的角药配伍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配伍形式,姜良铎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解表药物组成角药,常取得良好疗效。
姜良铎教授师承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董建华、郭谦亨、张学文三位老先生,他继承导师的临床用药经验,结合自己的用药体会,思路独特,用药轻灵,配伍巧妙,善用角药。姜老师指出:“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三味药的配伍,呈三足鼎立之势,互为辅助,符合临床实际”。现将姜良铎教授临床应用解表角药经验叙述如下。
紫苏叶、荆芥、防风
紫苏叶辛温能散寒邪,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解肌发表。气香上行善通鼻窍而清头目,其解郁行滞而不破气,温胃醒脾而不燥热,善疗胸脘胀满,呕恶纳差之证。
荆芥清香轻扬,药性平和。其辛散而疏风,宣肺邪以达皮毛;微温而不燥,开毛窍以发汗解表。
防风性浮升散,善行全身,长于祛风解表,又能散湿,为治外风之通用之品,还有祛风止痒之功,祛风解痉之效。
紫苏叶、荆芥、防风均属辛温解表之品。紫苏叶味辛入肺,色紫入血,外散皮毛,内舒胸膈,解郁利气;荆芥轻扬走肌表,温而不燥,以辛为用,以散为功,长于发散上焦风寒,又入血分,可发散血分郁热;防风性善升浮走表,性温而润,为治风祛湿之要药。三药相须为用,共凑祛风解表、透疹止痒之效。
常用量:紫苏叶6克~12克、荆芥6克~10克,防风5克~10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辛温发散,为风寒感冒首选之药。若患者无汗紫苏叶用量为12克;风寒挟湿紫苏叶用量改为6克,防风亦改为6克。
薄荷、蝉蜕、连翘
薄荷味辛宣散,清凉散热,其性透泄,可疏散风热,解表透疹。其性上行,功善清利头目,通窍止痛,兼入肝经,能助肝之疏泄条达,疏肝解郁。
蝉蜕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脏风热,宣肺疗音哑,宣散透发风热毒邪,透疹止痒,有明目退翳之功,又可凉肝熄风而止痉。
连翘轻清上浮,透表达里,性寒善清心火,解散上焦之热,可宣畅气血,拔毒外达。
三药伍用,薄荷轻清芳香,辛凉行散,能表散风热,清利头目,清热解毒,透疹止疼;蝉蜕味甘性寒,疏风清热,透发瘾疹,且轻清升散,善透温邪疫毒;连翘升浮宣散,透表以祛风热毒邪,达里而清上焦毒热,使湿热毒邪外达肌表。
常用量:薄荷3克~6克、蝉蜕3克~6克、连翘15克~30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临床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可加大连翘用量为30克;用于麻疹、痘疹初发,如透发不畅者薄荷用量为4克,蝉蜕为3克,连翘15克,取其轻清宣透,清热解毒之法。
藿香、佩兰、苏叶
藿香辛能解表散邪,芳香宽中,醒脾清肺,其发表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香窜而不耗气,能和中止呕,解郁行滞,理气止痛。
佩兰辛平发散,药力平和,疏散表邪而解暑,芬芳清香,善化湿邪,能化湿醒脾而和中。
紫苏叶功用同上。
三药均味辛,芳香化湿,藿香、紫苏能解表散寒,理气和中,藿香香燥之性较强,长于解表化湿止呕;紫苏则偏于辛散,发汗散寒的功效较强,擅治风寒表证,理气安胎止呕。佩兰性平,发表之力不如藿香、紫苏,但长于化湿悦脾,理气开胃。三药相须为用,共奏散寒解表,化湿解暑之功。
常用量:藿香6克~10克,佩兰6克~10克,紫苏10克~12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发热恶寒,呕吐泄泻或夏令伤暑,湿浊中阻所致的胸闷、腹满、呕恶等症。
桑叶、薄荷、荆芥
桑叶甘寒质清,甘寒益阴,入肺经又能清肺润燥,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善清肺止咳,常用于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所致的发热,咳嗽,口渴等症,又为清肝明目要药。
薄荷、荆芥药性同上。
三药皆入肺、肝二经,桑叶疏散之力较强,善清肺润燥,清肝经风热,兼能凉血止血;薄荷性味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偏入气分;荆芥辛温,袪风力胜,偏入血分。桑叶疏风清热,薄荷与荆芥相配,一气一血,可增强桑叶疏风清热,解表发汗,而无伤阴耗气之虑。
常用量:桑叶10克~15克,薄荷3克~6克,荆芥6克~10克。
用药体会:桑叶临床多选用冬桑叶为佳,其质轻气清,味苦不甚,寒而不剧,带有甘香之味,甘寒清润,清中有补;桑叶30克入煎剂能止阴虚盗汗;或桑叶3克研极细末,麦麸煎汤分两次冲服,止自汗盗汗。现代药理研究,桑叶有降血糖,降低血脂,桑叶中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可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释放的调节因素,并能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对糖尿病引起的外感,燥咳疗效甚佳。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热,为辛凉解表剂中最能宣散表邪,发汗之药。薄荷用于解表药中量不宜超过10克,以6克为宜,如用量偏大,病人可周身汗出,触之皮肤发凉;用于肝郁气滞者,薄荷用量为3克左右,取其轻清发散,疏肝解郁之功。荆芥辛散疏风,善疏散在表之风邪,散血分之风热,风毒。温而不燥,性质平和,既能散风寒,又可散风热。风寒偏重者,荆芥用量倍于薄荷,风热偏盛者,薄荷用量大于荆芥。姜老师每每告诫:“临床用药要详其病因,熟练每一味药的特性,巧妙配伍,药量该轻则轻,该重则重,方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白僵蚕、蝉蜕、牛蒡子
白僵蚕可解散风热、化痰散结,可平肝熄风、镇惊解痉,味辛入肺经,散风散毒,对温邪感染最为适宜,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辨》首推本品为“时行温病之要药”。
蝉蜕性味功用同上。
牛蒡子味苦能清火,辛能疏风,清中能透,清肺利咽,袪痰止咳,用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热咯痰等。
三药伍用,僵蚕疏风散热,化痰散结,解痉,活络通痹;蝉蜕凉散风热,宣肺窍,利咽喉,退翳,解痉;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豁痰消肿。三药合用,相得益彰。僵蚕袪风化痰,蝉蜕疏风清热,二药皆升浮之品,纯走气分,用此旨在升发三焦清阳之气;牛蒡子使热邪下行,疏通里滞。三药共奏辛凉宣泄,升清降浊之效。
常用量:僵蚕6克~10克,蝉蜕3克~6克,牛蒡子10克~15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姜老师用于治疗瘟疫初起,热郁腠里,毒热深重,表里俱实之证。临床用于头面肿大,咽喉肿痛,胸闷腹痛等。治疗麻疹此角药用量多在3克左右,取“轻可袪实”之理。用于治疗高热僵蚕用量为10克~15克、蝉蜕10克、牛蒡子1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