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李振华治疗消化性溃疡医案

  • 文章导读:

     

    3 病案举例中医人网站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例1:患者,男, 30岁,司机,于2001年11月28初诊。患者自述间断性胃脘隐痛3年余,每于秋冬季节病情加重。现胃脘隐痛,饥饿时痛甚,得食痛减,痛处喜暖喜按,腹胀嗳气,身倦乏力,手足欠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呈柏油状,每日2~4次,舌质淡暗,苔薄白,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沉细。

    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医辨证:脾胃虚寒,气血瘀滞。治宜温中健脾,理气活血。

    方用理脾愈疡汤加减。药物组成:党参12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木香6 g,砂仁8 g,厚朴10 g,桂枝6 g,白芍12 g,延胡索10 g,甘松10 g,刘寄奴12 g,甘草3 g,三七粉3 g(分2次冲服) 。

    二诊:上方服10剂,胃痛、腹胀明显减轻,柏油便消失,但大便仍溏薄,日行2~3次,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方中去三七粉,加薏苡仁30 g。

    三诊:上方又进15剂,胃痛、腹胀、嗳气等症状消失,大便正常。方中去薏苡仁,加乌贼骨15 g,继服以巩固疗效。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又服2月,精神、饮食均好,二便正常,无明显不适感,经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例2:患者,男, 33岁,工人,于2003203206初诊。患者自述间断性胃脘疼痛6年余,长期交替服用复方胃复康、甲氰咪呱、乐得胃、雷尼替丁、洛赛克、胃必治等西药,病情时轻时重。每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尤其是饮酒或过食辛辣则病情加重。多次经胃镜、钡餐检查均提示:胃溃疡。现胃脘灼热疼痛,痛处拒按,时连及两胁,嗳气,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嘈杂泛酸,便干色黑,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肝胃郁热,瘀血阻络。治宜疏肝和胃,化瘀清热。方用养阴疏肝汤加减。药物组成:辽沙参15 g,麦冬12 g,石斛10 g,白芍15 g,延胡索10 g,香附10 g,知母12 g,竹茹10 g,甘松10 g,刘寄奴12 g,黄连5 g,吴茱萸3 g,白及10 g,甘草3 g。

    二诊:上方服12剂,胃脘灼痛,口干口苦、嗳气、心烦易怒症状大减,嘈杂泛酸,便干色黑症状消失,感食欲不振, 方中去麦冬黄连吴茱萸, 加山药20 g,茯苓12 g,陈皮10 g,以健脾和胃。

    三诊:上方又进15剂,诸症消失,精神、饮食均好,二便正常,守方去辽沙参、竹茹,加太子参15 g,桃仁10 g,继服,以巩固疗效。以上方随证略有加减,又服50剂,无特殊不适症状,经钡餐检查提示:胃溃疡愈合,病获痊愈。

    例3:患者,男, 37岁,技术员,于2005207213初诊。患者自述于4年前因工作过度劳累,加之饮食不节,饥饱失宜,又喜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导致胃脘疼痛,身体逐渐消瘦。虽长期服用吗叮啉、胃必治、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健脾丸、气滞胃痛冲剂等多种中西药物治疗,但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终未治愈。2005205又因饮用冰镇啤酒而致胃痛加重,经胃镜检查提示:慢性红斑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来诊时症见:胃脘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腹胀,纳差,嗳气,身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3~4次,舌质淡暗,体胖大,边见瘀斑,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辨证:脾胃气虚,瘀血阻络。治宜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方用健脾活血汤加减。药物组成: 党参15 g, 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香附10 g,砂仁8 g,厚朴10 g,郁金10 g,当归10 g,赤芍12 g,甘松10 g,延胡索10 g,甘草3 g。中医人网站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二诊:上方服20剂,胃痛未作,腹胀、嗳气症状大减,身体较前有力,纳食较前增加,仍大便溏薄,日行2~3次,舌质淡暗,体胖大,边见瘀斑,舌苔白稍腻,脉沉细。方中去当归赤芍,加薏苡仁30 g、枳壳10 g,以增健脾祛湿,理气和胃之力。

    三诊:上方又进20剂,诸症消失,精神、体力、饮食、大便均正常,面色趋于红润,体重较前增加,但每遇进食生冷、辛辣之品,即感胃中隐隐作痛,舌质淡红,苔薄白,体胖大,脉沉细。方中去甘松、延胡索,加乌贼骨12 g、贝母10 g,以增收敛生肌之力。以上方为基础,随证略有加减,又服2个月,精神、饮食均好,无特殊不适,嘱其调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经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病获痊愈。半年后随访,未感特殊不适。

    4 体 会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和发展均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成分分泌亢进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主要位于胃和十二指肠,亦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以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复发率高为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罹患本病者约占人口中10% ,且尤其以青壮年为多。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关键在于脾胃升降失常,中焦气机郁滞。在用药方面李老师强调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脾虚日久不愈,常导致“土壅木郁”,脾虚肝旺。因此,治疗时应选择疏肝理气或敛肝之品, 以协调肝脾。

    ②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如出现腹胀,纳呆,嗳气等症状,应注意加导滞和胃之品, 以利脾之运化。

    ③湿蕴化热,短时出现湿热中阻之病机,可酌用苦寒燥湿之品,但应中病即止,否则易伤脾气。④如表现虚中挟实之病机,不宜过早使用收敛生肌之品,以免闭门留寇。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