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重磅!针灸专业硕士提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毛德西 | |
[名家医案]四妙丸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 |
[皮肤科名中医][图文]王萍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林晓生 | |
[名家医案]仝小林院士治疗老年性痴呆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反流性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脾胃湿 | |
[名家医案]王昌俊教授中医辨治肠癌经 | |
文章导读: |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医家。他一生忙于诊务,鲜少著述,其中《临证指南医案》是由其门人华岫云经数年随见随录采辑而成。全书共十一卷,以疾病为纲分为89门,广涉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每病列医案若干,后附叶氏门人等所撰论治一篇。其中对胸痹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重阳气、治痰涎、活血通络3个方面。
重阳气
温通心阳 素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致寒凝心中,气机阻滞,胸阳失展,心脉痹阻。正如《医门法律》中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叶氏谓此为“中阳困顿,浊阴凝凛”。临证可见胸痛彻背,背痛彻心,不思饮食,甚则呼吸不通,捶背稍缓。在治疗上,叶氏指出:“温通阳气在所必施。”宗仲景法,以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辛滑微通其阳”并加干姜温中助阳,茯苓甘草补中化痰,生姜散寒饮、化痰浊。本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若见寒凝滞重者,宜配合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等芳香温通之品。
温阳化饮 脾胃素虚之体,或饮食不当损伤脾胃,致中阳不运,水饮内停,上凌心胸,胸中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清阳不升。症见咳甚,呕吐饮食,便溏或大便不爽,胸痹如闷。叶氏以苓桂术甘汤加姜汁通阳化气,健脾祛湿。对于饮阻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者,叶氏则用薤白、杏仁、厚朴等调畅气机,用茯苓、半夏、姜汁等化痰除饮。临床上见有中焦虚寒之象者,宜配理中丸祛寒健脾益气,使中焦气旺,升降复常,胸痹可愈。
治痰涎
涌吐痰涎 胸痹患者素有胸中阳气不畅,又因寒饮痰浊阻于胸中,使胸中阳气受阻,气机逆乱,症见“脉沉如伏,痞胀格拒,在脘膈上部,病患述气壅,自左觉热”,叶氏遵“邪在上者宜吐之”的法则,用仲景三物白散涌吐寒饮痰浊。由于该方涌吐的作用较猛,易伤胃气,应中病即止,若服药后呕吐不止,叶氏的经验是“服凉水即止”。
清热化痰 平素嗜酒太过,恣食辛辣厚味,蕴湿蒸痰化热,致使痰热互结于胸中,阻遏胸中阳气,治疗总不离苦辛开郁之法,可用《千金》苇茎汤合小陷胸汤。
理气化痰 肺主宣发肃降,若肺之宣降失常,则易生痰,痰气交阻于胸中,胸脘气机不畅,易致胸痹,即叶氏所谓“气阻胸痹”。治疗以理气化痰为主,药用枇杷叶、半夏、杏仁、桔梗、橘红、姜汁。临床上常治以二陈汤、五磨饮子。
活血通络
叶氏认为“久病入络”。胸痹迁延,气滞、痰阻日久,入血入络,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中阳不运,心血瘀阻,络脉不通。对痛久入血络,胸痹引痛之血络痹痛者,叶氏治以活血通络法,药用炒桃仁、延胡索、川楝子、木防己、川桂枝、青葱管,使瘀去络通,血行流畅,病可痊愈。此法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