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李士懋凭脉辨证运用新加升降散治外感发热

  • 作者:赵建红 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恩师李士懋教授是全国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上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形成了以“脉诊为重心”的辨证论治方法。临证“首分虚实”,“善用经方”。以“脉沉取有力为实,无力为虚”为辨别虚实的纲领。笔者有幸随师出诊,辨证运用新加升降散治愈了诸如胸痹、发热、咳嗽、不寐、心悸等证,现介绍于下。

      龚廷贤在《万病回春·瘟疫门》有内府仙方一首:“僵

      蚕二两,姜黄、蝉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病。大人服一丸,小儿减半,蜜水调服,立愈。”杨粟山在《伤寒瘟疫条辨》云:“是方不知始自何处,二分析义,改分量服法,名为赔赈散,予更其名曰升降散。”改后之升降散为白僵蚕酒炒两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3钱、生大黄4钱。合研匀。病轻者分4次服,最重者分两次服。蜜酒调匀冷服。杨氏将其列为治温15方之总方。升降散以僵蚕为君,辛咸性平,气味俱薄,轻浮而升,善能升清散火,祛风除湿,清热解郁,为阳中之阳。蝉蜕为臣,甘咸性寒,升浮宣透,可清热解表,宣毒透达,为阳中之阳。二药皆升而不霸,功在疏透郁热。姜黄气辛味苦性寒,善能行气活血解郁。气机畅达,热乃透发。大黄苦寒降泄,使热下趋。李老用升降散加淡豆豉10g,栀子7g,连翘15g,薄荷4g,助其清透之力,名之曰新加升降散。栀子豉汤辛开苦降,宣泄胸膈郁热。重用连翘取其清热解毒,入心经且散热结,升浮宣散,透热外达。少加薄荷者取其辛凉宣散,疏风热而外达。凡郁热者,不论外感内伤、内外妇儿,皆以此方化裁,取得很好疗效。

      1 临床应用要点

      1.1 脉象 新加升降散证的病机是郁热,所以其典型脉象是沉而躁数。脉何以沉?郁热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是气机郁结,气血不能外达以鼓荡血脉,故而脉沉。正如《四言举要》云:火郁多沉。脉之沉伏程度,与气机郁结程度呈正比。气郁轻者,可中取而见;重者,脉可沉、伏,甚至脉厥。如《温病条辩·卷二·六条》:“阳明温病……脉沉伏,或并脉亦厥” ,此即气郁极重而致脉厥者。

      脉何以躁?因热邪郁伏于内使然。热为阳邪,主升主动。气机郁结,热束于内,必不肯宁静,奔冲激荡,扰动气血,致脉躁数急迫。若郁闭重者,气血滞涩,脉搏可呈沉小、沉细、沉涩、沉迟乃至厥。然断不可误为虚寒。区别在于脉之沉候有力无力。沉取按之无力者,即为虚寒;沉取按之躁急有力者,即为郁热。

      1.2 舌 郁热之舌当红。此因气机郁结,邪热不能外达而上灼,故而红。

      1.3 症状 郁热之症状特点是,内呈一派热象,外呈一派寒象。气机郁滞,阳郁不达,故外呈寒象,如恶寒恶风、肢厥腹冷;热邪郁伏于内,故内呈热象,如身热、烦渴、胸腹灼热、口秽气粗、溲赤便结等。

      以上诸项特点中,以脉沉而躁数最为紧要,其次为舌,若见沉而躁数之脉,舌质又红者,即可诊为郁热。至于症状,千差万别,只做参考。

      1.4 煎服法 外感发热者一日3服或4服,温服取汗。

      2 病案举隅

      2.1 外感发热案 刘兵,男,19岁。学生。初诊发热恶寒,T38.5℃头身痛咽痛。伴鼻塞流涕。服西药退热药后汗出热不减。脉沉躁数,舌可。证属风温袭肺。治以宣肺透热。方宗新加升降散加减:僵蚕12g,蝉蜕7g,姜黄9g,栀子9g,连翘12g,豆豉12g,荆芥6g,桑叶8g,菊花9g,4剂,水煎2次,一日3服。二诊服3次后汗出热退,身凉痛减。脉静。不必再服。

      按:风温袭肺,肺气贲郁,气机不畅,气血不得外达而脉沉。故外感初起,脉沉而不浮。脉沉躁数为热郁于内。故以新加升降散加荆芥桑叶菊花以透热散郁兼疏风热。

      2.2 肝热扰心胸痹案 刘贵珍,女,47岁。初诊脉沉滑,身无力,身瘫软不能行走,食少。人参15g、黄芪15g,黄连8g,半夏10g,陈皮9g,茯苓12g,泽泻12g,防风9g,羌独活8g,柴胡9g,白芍10g,升麻5g。7剂。二诊,脉沉弦数。舌暗红。已不疲软,可行走。寐不实。胸闷。证属肝经郁热。魂不安则寐不实。肝热扰心则胸闷。僵蚕12g,蝉蜕7g,姜黄9g,栀子9g,连翘12g,豆豉12g,丹参18g,大黄4g,龙胆6g。7剂。三诊,脉沉弦滑数略大。苔干黄,有齿痕。气分热盛。上方加生石膏18g,知母6g。后加减共服14剂而愈。

      按:脉沉滑为脾虚。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充养四肢故身软无力食少。以升阳益胃汤健脾升清祛湿。二诊脉转沉弦数,证变为肝经郁热扰心,以新加升降散加丹参胆草清透郁热。三诊脉转沉弦滑数略大,气分热盛,故加生石膏知母清气分热。此案脉变证变方亦变,意在谨守病机。治病必求于本,本者病机也。

      2.3 郁热高血压案 王红旗,男,45岁。2009年5月15日初诊。有高血压病史3年,药控,140~150/90~95mmHg。即刻血压140/94 mmHg。现心悸头鸣而晕,溲黄。脉沉弦滑数,舌可。证属气滞热郁。治以清热解郁理气。方宗新加升降散加味。僵蚕15g,蝉蜕7g,姜黄9g,栀子9g,豆豉12g,大黄4g,连翘10g,枳实9g。并停西药。7剂后症减,大便稀。血压140/90 mmHg。脉弦滑。上方加半夏12g,天竺黄12g,蜈蚣10条,去大黄。14剂,水煎服。

      按:脉沉弦滑数,乃气滞热郁。新加升降散透达郁热加枳实理气。郁热上扰则心悸头鸣而晕,郁热下行则溲黄。脉弦滑为夹痰,故加半夏、天竺黄化痰。蜈蚣熄风解痉。此为李老之常用。

      2.4 血管神经性头痛案 刘某,女,27岁。2009年5月18日初诊。右侧头痛3个月,呈阵发性锥痛。痛不可忍。午甚。伴心烦咽痛口干。查:舌质红,脉沉滑躁数。证属郁火头痛,治以清透郁火。方宗新加升降散加味。僵蚕12g,蝉蜕7g,姜黄9g,大黄5g,栀子10g,连翘12g,桑叶10g,苦丁茶8 g。7剂,水煎服。二诊,药后头痛显减,已能忍受,咽痛口干消失。脉躁也减,上方继服7剂而愈。

      按:火郁于内,必上下攻冲。攻于上者可头痛耳鸣齿痛肿龈心烦,攻于下者可见腹痛下利溲痛。脉沉滑躁数为郁火之明证。加以舌质红更为确当。此因邪气阻隔,气机郁滞,火热内郁,故脉沉滑躁数。以新加升降散加桑叶、苦丁茶清透郁热疏风止痛。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