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李士懋教授用中药治疗,取得了患者症状改善或消失,心电图好转或恢复正常的良好疗效,兹介绍于下。
1 以脉统证
冠心病有虚有实,实证见痰饮、气滞、火热、血瘀、寒凝等,虚证可见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等。虚实夹杂更为多见,如阳虚兼痰饮、寒凝和血瘀等。临床表现有胸闷、胸痛、胸痛掣背、背痛掣心、短气等。患者症状各异,皆依脉之不同加以辨析。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李老师始终以脉为基准,脉变则方变,即使患者自觉症状虽消失,仍要以脉是否正常来确定是否继续服药。
(1)以脉定虚实:脉沉取有力为实证,脉沉取无力为虚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证施药,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2)以脉定证型:如脉滑数有力,虽伴心慌、气短,仍治以清化痰热,选用小陷胸汤或导痰汤;脉弦实属气滞者,以四逆散疏肝理气,甚则选用血府逐瘀汤;脉沉细无力属血虚者,予当归四逆汤;脉沉弦细、弦缓属饮证者,予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等加减温阳化饮;脉弦细数无力或结代、舌红少苔者属心气阴两虚,予炙甘草汤益气养阴复脉;脉弦大而空,阴不治阳者,常用三甲复脉汤加减滋阴潜阳。寸滑则化痰,寸沉无力则补气升阳。
(3)以三关定脏腑:脉沉无力,然寸沉尤甚者,此心气大虚之征,加用生黄芪;在关部和尺部有异常变化者,要考虑因它脏而病及于心。例如虽病位在心,但关脉滑数而有力者,需清化阳明之痰热;尺脉沉不足,。肾阳虚而致心阳虚,重用炮附子;脉弦细数或尺脉细数,肝。肾阴虚而致心阴虚者,加用山茱萸;尺沉紧涩者,用麻黄、附子、细辛类温散少阴之寒邪;又有脉弦虚,证属肝阳虚者以乌梅丸温肝。脉见寸沉微、尺弦者或弦紧无力者或脉沉迟无力者,常以温补心。肾,兼以活血利水治疗。
2 治遵经方
冠心病与《金匮要略》的“胸痹心痛短气”病证相似,心肾阳虚的病机变化又与《伤寒论》中论及阳气的虚衰变化一致,因此,李老师治疗多从仲景经方,如痰浊痹阻胸阳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胸痹心中痞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以饮为主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桂枝生姜枳实汤;心阳虚胸痛用薏苡附子散,阳虚寒凝用乌头赤石脂丸。附子常用炮附子,用量为8~10g,逐渐加量,甚则至25~30g。乌头用量为5~10g。在散寒通阳时患者有的出现药后水样便,胸痛渐得缓解。对于外寒内饮痹阻胸阳者,则用小青龙汤,寒饮散而胸闷胸痛好转。
其它如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肾阳虚水泛之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等均为李老师常用方剂。又如心气阴两虚,伴心动悸、脉结代,用炙甘草汤;肾阴虚心火旺,用黄连阿胶汤;心中痛热,脉虚弦,用乌梅丸,辨证准确则效如桴鼓。另外,因痰浊者常合五子涤痰汤(葶苈子、紫苏子、白芥子、炒莱菔子、皂角子)。因瘀血痹阻者,加桃仁、红花、生蒲黄、赤芍、丹参、泽兰;痹阻重疼痛甚者,加虫药通络,如蜈蚣、地龙、水蛭、炮穿山甲、炙鳖甲、全蝎等。
3 验案举例
杨某,女,72岁,2004年5月21日初诊。胸闷、胸痛多年。心电图示:T波V ~ 低平,西医诊为冠心病。诊时伴嗳气、寐差易醒,脉沉迟无力。证为心阳虚衰兼血瘀,拟温通胸阳,化瘀通脉。处方:炮附子18g,炙川乌10g,桂枝10g,花椒5g,干姜4g,细辛4g,当归12g,红参12g,白芥子8g,炒莱菔子12g,沉香10g,桃仁、红花各12g,生蒲黄12g,7剂。药后胸痛好转,脘腹痛亦好转,仍嗳气,上方加巴戟天15g。服至6月11日,查心电图T披除V 双向外,余正常。每天散步活动时有心慌症状,脉沉弦迟,继以炙甘草汤加茯苓15g,百合15g,炮附子10g,生蒲黄10g,丹参15g,炒莱菔子lOg,6月18日停药。
杨某,男,46岁,2004年6月4日初诊。胸闷、心悸,心下窒闷,后背沉重不适2年。心电图示:Ⅱ、V 、V ST段压低>0.05mY,舌质红苔少,脉沉弦,按之稍减。诊为寒饮结于心下。处方:桂枝12g,瓜萎15g,薤白lOg,枳实9g,白术9g,茯苓12g,半夏lOg,炮附子12g(先煎)。服14剂后,舌红,脉沉弦稍数,仍心悸胸闷,改用疏调气机、活血化瘀。处方:僵蚕12g,蝉蜕5g,姜黄1Og,桔梗9g,柴胡7g,桃仁、红花各12g,川芎8g,赤芍lOg,枳壳9g,生蒲黄lOg,泽兰15g,丹参18g。6月25日查心电图:V 、V ST 段已恢复,Ⅱ稍低<0.05mV,上方加太子参15g,继服14剂。至7月9日,仍胸闷、短气、噎塞,舌红苔白,脉弦濡,仍为痰饮痹阻,予瓜蒌15g,薤白log,枳实9g,桂枝9g,茯苓15g,丹参18g,炒莱菔子l0g,紫苏子9g,皂角子5g,半夏lOg,党参12g。服至8月4日,症状明显好转,偶有胸闷,查心电图正常,舌红绛、苔少,脉沉滑数,治疗转为清化痰热。处方:瓜蒌15g,薤白l0g。枳实9g,桂枝9g,天竺黄lOg,丹参18g,生蒲黄9g,泽兰12g,皂角子6g,炒莱菔子10g,竹茹7g,党参12g,继服14剂。
袁某,女,52岁,2004年6月1日初诊。心悸多年,心中热,伴头晕耳鸣、汗出,晨时胃中不适,舌瘦红,脉弦濡数,按之空虚。证属阴虚阳亢,予滋阴潜阳。处方:生龙骨、牡蛎、炙鳖甲、龟甲各30g,白芍12g,山茱萸15g,牡丹皮1og,生地黄15g,阿胶12g,百合12g,怀牛膝9g,火麻仁15g,丹参15g,知母5g,黄柏5g。以此方加减服用20余剂,症状好转,6月25日复查心电图,除Ⅲ导ST段稍有压低,余皆正常。因仍有口干、咽干、头晕、左肩胛时痛,脉芤而尺细数,上方继服30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