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维权][组图]广州10余家医院被控 | |
[医药][组图]新一期ESI公布:中 | |
[医药][组图]女将挂帅!国务院督 | |
[医药][组图]世卫组织强调新冠病 | |
[医药][图文]【光明日报】南方医 | |
[医药]国家开绿灯 这些医务人员 | |
[社会][组图]玉林护士杀人碎尸, | |
[调查]疫情冲击 近6成民营医院面 | |
文章导读: |
“今年各种中药饮片价格涨疯!有的甚至比黄金还贵!”记者日前在北京各大药店发现,冬虫夏草的价格飙升,极品每500克高达25万元!治气管炎、咽炎的一等川贝也要1600元/千克。
很多喜欢买中药饮片煲汤进补的市民向记者反映,今年药材店的各类中药价格持续飞涨。
不少药材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缩短药材种植期,使药效大打折扣,让临床医生与患者叫苦不迭。
药效减弱增加医患矛盾
提到中药药效减弱,患有慢性肺炎的孟女士深有感触:“我每天都要喝中药调理,可最近几个月,我发现医生开的中药剂量在不断增加。”
“这都是药效减弱惹的祸!”一位临床中医医生向者透露,“现在很多医生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按过去同等剂量的药方抓药,药效却在减退。许多患者也反映,按常理几服药下去就应痊愈的,吃了却迟迟未见好。”
一位三甲医院的药剂科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中药饮片涨得都很厉害,像当归从120元/千克升到了150元/千克;野生金银花也从每千克五、六十元,涨到了90元/千克;像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板蓝根、杏仁、川贝等更是翻着番的涨。因为价格上涨是获利的最简捷手段,所以一些药农或生产商便不按药材的生长规律采收,而是提前收割药材,这种缩短药材种植期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药材质量和效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博士、国家执业药师吴嘉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材的质量与产地、采收时间等因素关系密切,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药材,由于产地、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也会有品质差异。而药用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有效成分含量也各不相同,如天麻以冬天麻质好、三七以春三七质佳,“适时采收”对中药材品质的好坏至关重要。
吴嘉瑞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中药饮片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价格欺诈等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药品成分用量不足,特别是一些较贵重的药材,有些生产厂家偷工减料;药材伪品充正品,如水栀子充栀子,莽草充八角茴香;价位上扬的中药多有不同程度的掺伪现象,如西红花中掺红花,龙眼肉中混荔枝肉,海金沙中混沙土,蜂蜜中掺白糖,全蝎、海马体内注有泥沙,鸡内金渗盐、糖,将淀粉、色素等用模具人工伪造冬虫夏草,将种植时间短的人参刻上纹路充种植时间长的人参等;最可怕的是,不按炮制规范生产的中药饮片充斥市场,直接影响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和群众用药安全。
“一地一法”局面需统一
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药正面临一个坎。中医开出的好药方却看不好病,而最终原因是出在饮片质量上。患者分辨不了药材质量好坏,会错认为是中医水平不济。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顾问高金亮教授说:“中药饮片是特殊商品,是关系到老百姓健康和生命的特殊商品,必须严格规范管理。”
目前饮片的炮制标准为《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省炮制规范三级标准。至今,中药饮片仍没有统一而规范的中药饮片炮制标准。《药品管理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这种“一药多法、各地各法”的局面,使中药饮片质量可控性差,给中药饮片的监督检验带来了困难。而且在一些地方甚至还禁止其它地区饮片生产企业的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饮片正常流通和饮片行业的健康发展。
“饮片乱了,中药完了,中医也就完了!”中药炮制科学研究会会长王孝涛感慨地说道。他表示,中医用药的标准其实就是饮片的标准,饮片乱了,中医临床作用就没了。目前国内饮片炮制规范多数是从形状、气味、形态等方面来描述,离中药作用机制定性、定量测量有一定距离,标准研究滞后。真正意义上的饮片炮制技术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处于缺失状态,也使得饮片进入国际市场遭遇“双重标准”和苛刻准入制度的难题。因此,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中药饮片生产标准。
标准缺失拖累中药国际化
中医药学是我国最有望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也很有可能成为具有绿色生态价值、维护全球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实际上,“中药国际化”的口号已喊出多年,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理念、治疗体系及药物评价方法不同,中药至今依然在家门口徘徊。迄今为止,在欧盟和美国市场中,中药至今还只能以食品、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剂的身份出现。
迄今为止,中国非专利药在欧美发达国家注册的一个也没有,中药作为药品在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获得注册。
对此,荷兰应用科学研究机构葛利夫教授指出,由于标准化难题,欧美等国对中药安全性难以认同,质量控制也缺乏有效的手段。
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指出,由中医药引出的各种争议与近阶段频出的中药安全问题有很大关系,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尽快建立中医标准必不可少。有了相应的标准,中医药的发展才能健康前行,才能被世界真正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