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药管理局公布防甲型H1N1流感药方

  • 文章导读:

         本报讯(记者 叶洲)昨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为公众防疫开出中药处方,包括现在就可以应用的生活起居方、食疗方,以及在疫情发生后,高危人群适用的4个成人药方和1个儿童药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称,由于疫情可能朝更坏的方向发展,或在今年秋冬季再度袭来,国家中医局目前已经成立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副组长晁恩祥教授介绍,参照国外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及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特点,中医认为甲型H1N1流感系感染疫疠之气;其发病急剧,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我国历代医家,特别是明清以来,对时行疫病的治疗预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效果明显。因此,专家认为对于防治甲型H1N1流感,中医可采取多种方法,能够发挥作用。

      不过,晁恩祥也坦言,SARS时期全民喝中药的状况,其实是防疫误区,是由于当时社会对疫情过于恐慌造成的。他提醒说,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出的预防药方,并非要民众从现在就开始服用,而是针对疫情发生后,可能接触到患者的高危人群。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健康人没有必要吃药预防,可参考饮食预防、生活起居预防方案,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起居习惯,提高免疫力。至于从SARS时期就开始盛传“抗病毒”而经常被公众抢购的板蓝根,晁恩祥说,目前对板蓝根能否抗病毒,学界也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确凿的科学依据,也许有抗病毒的效果,但肯定不如达菲等针对流感研制的抗病毒西药作用强。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不是针对病毒,而是针对病毒引发的疾病和症状。

      针对目前广泛流传八角茴香炖猪肉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之说,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表示,抗病毒特效药达菲中的有效成分草莽酸,是八角茴香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取的,熬八角茴香熬不出草莽酸,过分多吃八角茴香对人体无益。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

      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

      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儿童预防

      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10g、生山楂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具有清热消滞功能,适用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药物预防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具有解毒清热功能,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包括: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3—5剂。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