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维权][组图]广州10余家医院被控 | |
[医药][组图]新一期ESI公布:中 | |
[医药][组图]女将挂帅!国务院督 | |
[医药][组图]世卫组织强调新冠病 | |
[医药][图文]【光明日报】南方医 | |
[医药]国家开绿灯 这些医务人员 | |
[社会][组图]玉林护士杀人碎尸, | |
[调查]疫情冲击 近6成民营医院面 | |
文章导读:1月12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推选的“2018年度中医药十大新闻”和“2018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揭晓。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吧!! |
06
国家中医药局与世卫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传统医学全球发展
2018年12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传统医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内容涵盖标准规范、临床指南、数据整合、资源利用、能力建设等。本次签署谅解备忘录是对习近平主席2017年访问世卫组织成果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代表着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贡献,有利于增强我国在推动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中医药服务和产品质量,并为下一阶段中医药高水平走向世界、融入主流医学夯实基础。
07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实施,99名岐黄学者选出
2018年12月24日,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第一阶段遴选完成,99名岐黄学者名单公布。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部署,组织实施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的具体举措,对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
08
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发布,中医药法配套文件逐步完善
2018年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制定并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方剂100首。6月,《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出台。中医药配套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已出台4部部门规章、2个政策性文件、1部省级地方性法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在各地顺利开考。
09
首次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举办,大赛参与度超过6000万人次
2018年12月16日,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总决赛在京举办。大赛以“生活处处有中医”主题,历经全国海选、各省选拔和全国淘汰赛、复赛、总决赛,共有56万人注册答题,大赛关注和投票参与度超过6000万人次,参赛报名机构近3000家。大赛是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的组成部分,2018年6月起,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年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在全国各省(市、区)陆续启动。2018年10月,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香港、澳门。
10
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大会召开,各省积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2018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2018年6月5日,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暨湖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大会召开。积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日益成为各地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2018年10月,甘肃省政府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2018年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召开。5月,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2018年12月印发《关于开展“三个一批”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医药分开中医药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市占比不到20%的中医资源提供了近30%的服务。
2018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2018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
屠呦呦: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
人物简介
屠呦呦,1930年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当选理由
改革先锋立潮头,青蒿一握济苍生。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屠呦呦作为中医药行业唯一代表,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改革先锋,获颁改革先锋奖章。
屠呦呦,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闪耀在改革开放历史长卷中的名字。她注定因为在时代大潮中高扬中医药振兴发展风帆被铭记,因为如灯塔般照亮万千科研工作者前行之路被铭记,因为从疟疾病魔手中夺回全球数百万生命被铭记。
她是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开启人类抗疟新纪元的奠基人。她用毕生心血诠释了一位改革先锋应有的作为与担当。面对挑战,她不惧,以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决心扛起了抗疟研究的重担;面对失败,她不馁,在无数挑灯伏案的夜晚向古籍钩玄,誓用经典驱动原创;面对成绩,她不骄,几十载春秋潜心钻研,彰显对中医药事业的赤子初心;唯有面对家人,她无言,奉献给“大家”的一生注定为“小家”留下些许遗憾。
她开拓创新,成就斐然。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数千年,她的创新研究让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青蒿素得以面世。她是第一位站上诺贝尔领奖台的中国籍科学家,她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她让全世界领略中国女性、中国科学家与中医人的风采。从青蒿素到双氢青蒿素,从抗疟到红斑狼疮治疗,她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用青蒿素精神引领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
她鼓励创新,提携后进。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她言传身教、殷殷嘱托,鼓励年轻人多考虑党和国家的需求,把中国的优势、把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多做创造性贡献。她将自己的科学信仰化为青蒿素研究道路上激励新生力量勇于创新的不竭源泉。
她坚持创新,矢志不渝。因实验条件简陋而中毒倒下的是她,率先申请以身试药、只身前往疫区的还是她。纵使已经年过八旬,她炯炯的双眼中仍饱含着对中医药事业的一片赤忱。迎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这位耄耋老人愈发坚定,要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结合。
改革创新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年轻一代手中。浩渺星空中,“屠呦呦星”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