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重磅!针灸专业硕士提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毛德西 | |
[名家医案]四妙丸加减治疗肺结节经验 | |
[皮肤科名中医][图文]王萍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林晓生 | |
[名家医案]仝小林院士治疗老年性痴呆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反流性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脾胃湿 | |
[名家医案]王昌俊教授中医辨治肠癌经 | |
文章导读: |
太阳伤寒表实证
王××,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 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C,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 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 食减而不 渴,脉浮紧、舌苔薄白。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肤表所致。 《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辛温发散以解表邪,拟麻黄汤加味主之。
麻黄6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法夏6克 防风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 温,恐燥热伤律, 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未得汗。 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C。继服第二碗,则头 痛如裂,身痛如被仗,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 余急往诊视,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 虽言失 泊,幸喜表寒症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 再去麻黄。经照方服药二次后,温覆而卧,稍顷汗出热迟, 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
按: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为其性温而易伤津化燥,不知表寒实证无麻黄之辛散,何以开发膳理,驱邪外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问温经而散寒?不是邪之伤于人, 而畏药性之辛温,实为姑息养奸之弊也。盖用药不在医家之喜恶,而在于审证之明确, 有是证用是药, 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 易变化莫测。 阳热偏胜者, 辛温固不 宜用, 营血不足,里虚内伤等证, 亦不宜汗。倘确属寒邪束表之症, 当用而不用,反以清;京苦寒抑其热,势必助邪伤正,表寒不解, 热势更张,斯时宜以麻桂等剂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切勿坐失良机而至表邪传里为患,此乃祛邪即所以扶正之法也。
麻黄开玄府,通达腠理。桂柱手温通阳,助其疏泄。杏仁利肺气,降逆平喘, 甘草保中气品生津液。方药化合,专发太阳伤寒肤表之汗,效如桴鼓。然服此方,一、二碗后,覆卧得汗即可,不必尽剂, 更勿令其大汗淋漓以致伤津而耗气。俗云“方是死方,法是活法”。欲求其效,宜替心钻研意旨,无异于(金卢)锤之非易也。
小儿急惊风(一)
柯某之长子,年一岁半,住云南省昆明市原铁道分局。1922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 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 目上视,指纹赤而浮,唇赤舌谈白,‘脉来浮缓。由于风寒阻遏太阳经气运行之机,加以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嫩,不耐风寒,以致猝然抽搐而成急谅风证。此为太阳肌表之证,以仲景桂枝汤主之,使中于太阳肌膜之邪、得微汗而解。
桂尖l0克 抗芍l0克 甘草6克 生姜10克 小枣7枚加入粳米一小撮同煎,嘱服后温覆而卧,使得微汗。一剂尽,即熟寐,汗出热退,次日霍然。
按:此证利在急治,倘迁延日久,别生变故科。案内桂枚全方,力量甚足,故效如样鼓。
小儿急惊风(二) (风寒误治救逆)
朱小弟,生甫两月,禀赋单薄。某日因感风寒而病。身热咳嗽,不思乳食,多啼声。医以清热解表之剂,热不退,发惊惕。又复以追风清热镇惊等法以治之,竞沉迷不乳,体若燔炭,自汗肢冷,咳嗽喘挣不已,痰声漉漉,时作角弓抽掣,奄奄一息。后延余诊之,指纹青黑透关,面唇均含青象,舌白而腻。此为风寒误治引邪入于阴分,阳不胜阴,虚阳浮越于外,法当扶阳驱寒。
附片20克 炮姜6克 京夏6克 北辛2克 生麻茸2克 获苔10克 甘草3克。频频喂服,一剂尽,汗出,热退其半,已不发惊抽掣,喘咳减,始能吮乳。再剂病迟七、八。去麻、辛,又服二剂后,诸证悉陈。
小儿慢惊风
张x x之次子,生甫一岁,住四川省会理县鹿厂街1914年3月,患小儿惊风证,病颇危笃,三日来抽搐不已。余诊视之,指纹青黑透达三关,脉沉细而弱,舌苔白滑,面唇青黯,闭日沉迷不省,时而手足拘挛抽掣,乳食不进,夜间发热,大便泄泻绿色稀粪。询及病由,其母述及,患儿始因受寒感冒起病,初有发热咳嗽,大便溏泻。某医以清热解表药二剂,服后白昼身热见退,夜晚又复发热,咳、泻未止。继又拟消食清热药二剂,服后病不减,忽而风动抽搐。 该医以为肝经风热,又以乎肝驱风镇惊药二剂,病情反见日趋沉重而成是状。时病已十余日,按脉证病情诊察,余思寻之,良由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不耐克伐。风寒初起,只须轻宣透表,其病当愈。尔乃误以清热之剂, 又复以消食、平肝、驱风等法,元阳受损,正不胜邪,遂致寒痰内壅而成三阴虚寒之慢惊风证。病势已危重,若辞不治,实非我医者应尽之责,力主逐寒荡惊汤挽救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公丁3克 炮姜l0克、白胡椒3克(捣) 灶心土130克(烧红淬水,澄清后以水煎药) 上方喂服二次,稍顷,呕吐涎痰一小盏,风状略减,抽 搐较轻,两限已睁, 目珠己能转动锑视。再喂药一次,又吐涎痰盏许,风状已定,抽搐不再发作,咳嗽亦平,夜晚已不再发热。患儿之父母见病已恢复,甚为欣慰,但见其子体质赢弱,认为宜培补脾胃, 自拟理中地黄汤一剂喂服。殊料服后移时,风动抽搐又起。余注视之,询问缘由,方知思儿大病虽有转机,然寒痰邪阴尚未逐尽,滋补过早, 固必增邪,且有碍于阴邪外祛,寒痰内阻,遂致慢风复作。此时,病家始知误施补剂亦有弊端。
余仍以逐寒荡惊汤并加附片15克,喂服后又吐涎痰盏许,畅泻酱黑色稀便二次,抽搐平息,且能吮乳,并闻啼声。照原方去胡椒、公丁,加砂仁6克、甘草6文,附片增至30克,煎汤频频喂服。二:剂尽,诸证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