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孔少华治疗风温感冒医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董某 男59岁 1983.2.30
    内热外感,咽痛鼻塞,身冷乏力,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解。
    石膏30g(先煎) 杏仁泥10g 板蓝根15g 生知柏各10g
    大青叶10g 全蝉衣10g 双花10g 青连翘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滑石块15g
    橘络20g 条黄芩10g 全瓜蒌30g   苇根15g 叁剂
    [按] 内热外感,孔老常以桑菊银翘白虎和方加减,咽痛者,加蝉衣、大青叶,甚者加板蓝根

    周某 女 75岁 2001.1.7
    内热外感,解之不当致邪内恋,口苦且干,舌苔白而质绛,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化和解。
    鲜茅苇根各30g 条黄芩10g 淡豆豉10g 炒知柏各10g
    栀子炭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鲜生地3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鲜石斛30g 滑石块15g
    连翘10g 荷叶10g 全瓜蒌30g 三剂
    [按] 内热外感,阴分不足,在清透基础上常加鲜石斛、肥玉竹、天花粉,养胃阴而不滋腻。


    刘某 男 50岁 1983.9.27
    外感发热退后,内热未靖,时或烦急心悸,疲乏舌苔白,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化。
    石膏25g(先煎) 霜桑叶10g 龙胆草10g 生知柏各10g
    栀子10g 淡豆豉10g 条黄芩10g 青连翘10g
    全瓜蒌3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六一散15g(布包)
    茅苇根各15g 贰剂
    [按] 热郁胸中,心中烦急,栀子豉汤。

    杜某 女 60岁 1989.3.31
    外感解后,内热未靖,口渴纳少,精力困顿,宜清化和调。
    石膏30g(先煎)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生知柏各10g
    杏仁泥10g 全蝉衣10g 茅苇根各15g 条黄芩10g
    石斛15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滑石块15g
    生薏苡仁30g 白蔻5g 荷叶10g 叁剂
    [按]挟湿邪者,取三仁汤之意,加杏仁泥、生薏苡仁、白蔻、滑石、通草之属以宣通渗化。

    李某 女28岁 1983.5.31
    湿热较盛,易于外感,服西药则舌黑,宜以清化和调。
    石膏30g(先煎) 双花15g 青连翘10g 生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   蝉衣10g 杭菊花10g 瓜蒌仁15g
    茅苇根各15g 黄芩10g 橘子络15g 滑石块15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地骨皮10g 叁剂


    鲍某 女70岁 1989.3.31
    素体阴虚,湿邪较盛,口干引饮,时感身冷发烧,以宜清化和调。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条黄芩10g 炒知柏各10g
    石斛15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川牛膝15g
    生地10g 天门冬10g 北沙参15g 滑石块15g
    生薏苡仁30g 云茯苓30g 法半夏10g 六神曲10g
    火麻仁 叁剂

     

    [1] [2] [3] [4]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