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病案举例
案一(本案为李鹤医案) 杨某,男,6岁。患感冒后,高烧五日,稽留不退,前医用疏解感冒药未效,壮热不退,口渴,大汗出,呼吸迫促,咳嗽,心烦不安,舌红少津,脉数。次医诊为邪热壅肺,予麻杏石甘汤加桑白皮、黄芩清肃肺胃。服药后热不减,反壮热更盛诊见高热39.6℃,躁扰不安,口渴索饮,但不多;小便清白,神疲无力,肢不温,呼吸虽急促而息微。舌质淡,脉细微而数,此乃正虚阳微之真寒假热证,处以四味回阳饮加味治之:人参10克,附片15克,泡参15克,炙甘草5克,龙骨牡蛎各20克,薄荷5克。服1剂后热势逐减,脉象有力,烦躁大减。再进一剂而诸证愈。
案二 熊某某,女,3岁。2010年8月23日初诊。因伤食后,反复发烧近一周,采用多种抗生素和化滞清热中药治疗未见好转。诊见高热39.2℃,脘腹胀喜按,纳差,大便溏,四肢不温,口不渴,舌质淡,苔中略黄腻润,脉虚数无力。此乃素体脾胃虚寒,又因伤食误治,而致虚阳外越之证。处以四味回阳饮加减治之:附片10克,灸甘草5克,干姜6克,白术10克,焦三仙各6克,金银花10克。服1剂即热退肢暖,诸证好转,后以四君子汤加味调理脾胃而愈。
案三 邹某某,女,2岁,2009年2月11日初诊。因感冒后反复发烧、咳嗽10余天,屡服中西药物无效,发热38.5℃,咳嗽、喘促,自汗,肢冷,小便清长,口不渴,舌质淡苔润,脉浮数重按无力,遂入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诊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予以输液抗炎治疗。半日后,患儿咳嗽喘促加剧,精神更加萎糜,病家延余诊治,证见自汗出,四肢冷、面色青白,口唇灰暗,喉中痰鸣,呼吸浅促,脉微欲绝,此乃真元大虚,肾气上越,阴盛于内,阳亡于外之证,嘱其立即停止输液抗炎治疗,处以四味回阳饮加味治之:人参10克,附片15克,山萸肉15克,炙甘草6克,干姜8克,法半夏5克,石菖蒲5克,胆南星5克,生龙牡各20克。服上方1剂后,咳嗽喘促大减,解大便2次,吐出大量清稀白痰,发热亦退。2剂服完,汗敛肢暖,精神、食欲好转,咳喘消失,后以附子理中丸调治半月,患儿渐壮。
体会
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阴寒内胜,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又称“阴胜格阳”。临床上出现此类证候,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必须治本,如果误作外感发热治疗,往往汗出虚脱,酿成脱绝危候。此等病证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全凭医者仔细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不为假象所惑,然后对症下药,始能挽回危局。明代著名中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详细总结了真寒假热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和治疗方法。他的经验对于我们理解扶正回阳在发热中的运用颇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