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肿瘤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理中汤治疗口疮

  • 文章导读:

      口舌生疮疼痛,老百姓常说“上火了”,医者也常从实火或虚火论治,多用凉药。

      《丹溪心法·口齿》:“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补土之虚,干姜散火之标,甚则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妙。”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不读书,绝不易想到理中汤可以治疗口疮疼痛。

      论中“干姜散火”似属牵强。干姜与参、术、草相配,补土以制火,即后世所说“补土伏火”。

      清代医家郑重光在《素圃医案》中载一案:“程若思守戎令眷,年二十外,腹痛作泄已久,渐增口舌生疮,因疮痛不能食热物,益致痛泻不止。前医谓痛泻宜温,口疮宜凉,用药牵制,辞不治,决之于余。诊其脉,两关虚大无力,食物便呕,呕止即腹痛,痛则下泻,而满口之疮,白如米粒。余曰:‘此脾虚寒也。盖脾土虚则肾水乘之,逼心火上逆,致口舌生疮,乃上焦假热,实中焦真寒,惟治其寒,不惑其热,宜用附子理中汤冷饮,使暗度上焦之假热,而冷体既消,热性随发,脾土得温而实,则肾水不上乘心,心火不逆,口疮不治而自愈,此五行相乘之道也。’遂以附子理中汤加茯苓,令其冷饮。病人不知有姜、附也。服四剂,口疮果不痛。再求治痛泻。予曰:‘但药热饮,则痛泻自止。’温补一月,痛泻方愈。后十余年,怀孕病痢,亦用桂、附、干姜而愈,胎竟不堕。人之脏腑各异,不可以一例论也。”

      本类案例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只是多数程度较轻而已,医者往往寒热并施,有效有不效。

      上案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认证上,直认“上焦假热”、“中焦真寒”,治法上“惟治其寒,不惑其热”。二是服药方法上,治口疮热药冷服,口疮愈后热药热服。

      《伤寒论》理中丸方后服法明确指出“温服之”、“温服一升”、“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且“勿发揭衣被”,需服至腹中热。

      温服为常,冷服为变。为医者当须知常达变。

      如果从现代科学角度思考,药物入口所起药效,主要是化学层面上的作用,而药物之冷服、热服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物理学层面上的作用。西医主要关注的是药物在化学层面上的效用,而中医所关注的似乎远不止药物在化学层面上的效用。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