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
文章导读: |
导师一生潜心耳针研究,做了大量临床、科研工作。撰写出有关耳针书籍8部,论文90余篇。其中以《中国耳针学》为代表作,该书近69万宇,是我国耳针界的权威巨作。导师除了著书立说、搞科研、搞教学以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了临床工作,深受患者好评。
在临床跟师实践中,见到导师几乎每天每个病人都要用到耳穴。我们在不断地继承学习、独立思考中,遵循导师的临床思路,总结出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为指导临床、科研、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 抗炎基本方
组成: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
此方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临床上在选用该基本方的同时,应配以相应脏腑,相应部位,表里脏腑的相应穴位。例如,膝关节炎,当配以膝、肾;伴有疼痛的配神门、皮质下;呼吸系统感染的当配肺、大杨、内鼻、外鼻。
2 安神基本方
组成:神门、皮质下、心、肾。
此方为治疗神经衰弱的基本方。这里应当指出,如果患者伴有胃肠功能不良,当将神门穴改为枕穴,加上脾和胃;因为有实验证明,神门有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而枕穴安神的作用虽较神门穴弱,但它没有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此方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神衰综合症,如失眠、多梦、头昏、心悸等症状。
3 止痛基本方
组成:神门、皮质下、交感。
此方适用于治疗各种痛症,也为针刺麻醉的基本方。如果再配上相应部位的耳穴效果会更好。如治疗偏头痛,配颞、肝、胰胆。颈椎疼痛配上颈椎、颈、肾、肝。肾绞痛配肾、膀胱、腹。胃脘痛配脾、胃。膝关节疼痛的配膝、肾;伴有风湿性疼痛的配肩→锁骨(即原来的风湿线)。
4 降压基本方
组成:
(1)角窝上、心、耳背沟。
(2)耳尖、结节轮流放血。
此方主治高血压。肝火上亢型配肝、耳背肝、结节;肝肾阴虚型配肾、交感、肝;阴阳两虚型配心、肾;痰湿塞盛型配脾、三焦。
5 前列腺基本方
组成:艇角、膀胱、肾、肾上腺。
此方主治与前列腺及膀胱有关的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炎、尿潴留等。久病体虚、膀胱虚寒者加灸关元穴。伴有炎症的配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伴有疼痛的配神门、皮质下。
6 胆道系统基本方
组成:胰胆、肝、脾、胃、十二指肠。
这五个穴又名“胃三角”。顾名思义,这组穴是围绕胃穴周围的一组主治胆道消化系统的基本方,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胃炎、胃溃疡等。伴有炎症的配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伴有疼痛的配神门、皮质下、交感。
7 抗疲劳基本方
组成:心、脾、肾上腺。
此方用于抗疲劳,对工作、学习、旅游、精神等因素导致的疲劳均适用。对于精神不振、记忆力不集中,或者是竞技综合征亦适用。头昏者配枕,四肢乏力配上肢、下肢,耳鸣者配内耳、外耳,失眠多梦者配神门、皮质下,心慌心悸配心,小肠。
8 强心基本方
组成:肾上腺、皮质下、热穴(标准穴名:腰骶椎,即位于腰骶椎的中点)、心、肾。
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心律失常,对心功能不全、心慌、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均有一定疗效。
9 止痒基本方
组成:对屏尖、心、肾上腺。
此方适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具有祛风止痒之功。在临床运用时需配伍相应部位的耳穴。如颜面皮肤瘙痒当配肺、面颊;下肢皮肤瘙痒当配伍下肢;腹部皮肤瘙痒的配肺、腹。
10 平喘基本方
组成:角窝中、对屏尖、肾、肺。
本方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喘息之症。痰多者加脾、三焦;有炎症的加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
结语
以上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是在总结了导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耳穴基本方就象中药方剂一样,临床中需根据实际憎况灵活加减。只要有了基本方,对指导临床起到很大的作用。
要想准确地掌握好耳穴取穴方法,除掌握上述几个基本方以外,还必须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1)按相应部位取穴;(2)按脏象辨证取穴;(3)按经络学说取穴;(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5)按临床经验取穴。
只有在掌握好上述几点取穴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把握好耳穴配方,才能更好地把握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