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针灸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针灸的生物学机理探讨

  • 文章导读:

    商  成
    (哈佛医学院医学系,美国)

    本文旨在验证哪一种针灸的生物学模型作出的预言能得到证实。针灸的生物效应包括调控多种神经递质、激素和生长因子。针灸的现代生物学模型有如下几个问题,①经穴分布不同于神经、血管、淋巴、或结缔组织的分布。②对穴位的非特异性刺激的效果: 多种不同模式的非特异性刺激都可达到针灸疗效,如电、热、激光和机械压力。③短时间针灸后往往有几周或几个月以上的长久疗效。④穴位为什么存在?即为什么刺激动物穴位产生的许多效果对正常的动物生存无明显益处? 综观有关针灸的生物学理论模型的文献, 其中两个预言已证实: 针灸长期效应的神经生理学模型强调针灸的促生长和抗炎作用。针灸引发内啡肽的外周抗炎效应已得到证实。 针灸经络的生长调控机理涵盖了神经生理学模型。生长调控机理认为多细胞生物的宏观生长调控系统起源于胚胎发育的组织中心(organizer)网络。生长调控系统是形成、维持和调节所有生理系统的重要基础。 针灸经络的生长调控机理解释了耳穴分布、针灸的长期效应、针灸多模式非特异性刺激的效果等。 针灸经络的生长调控模型已在现代生物医学及针灸研究中得到多次证实:①针灸有广泛的调控生长作用。②奇点和分界线(separatrix)存在于形态发育过程。③组织者或组织中心有高电导、高电流密度和高密度的缝隙连接(gap junction)。④在胚胎发育后期,高密度的缝隙连接分布于体表不同体域(domain)之间的分界线上。⑤许多经穴位于不同体域或肌肉之间的过渡点或分界线上,这恰与结缔组织的分布相合。⑥胚胎发育后,一些形态原(morphogen)和组织中心继续存在并保持功能。针灸研究表明:神经生理学模型、结缔组织模型以及生长调控模型有相附之处。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