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本草纲目-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朴硝 |
(《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别录》芒硝、《嘉 》马牙硝。
【释名】硝石朴(《别录》)、盐硝(《纲目》)、皮硝。
志曰∶硝是本体之名,石乃坚白之号,朴者未化之义也。以其芒硝、英硝皆从此出,故曰硝石朴也。
时珍曰∶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诸物,故谓之消。生于盐卤之地,状似末盐,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故今俗有盐硝、皮硝之称。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神农本经》只有朴硝、硝石,《名医别录》复出芒硝,宋《嘉本草》又出马牙硝。盖不知硝石即是火硝,朴硝即是芒硝、马牙硝,一物有精粗之异尔。
诸说不识此,遂致纷纭也。今并芒硝、牙硝于一云。
【集解】《别录》曰∶朴硝生益州山谷有咸水之阳。采无时。色青白者佳,黄者伤人,赤者杀人。又曰∶芒硝,生于朴硝。
曰∶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号曰芒硝。
志曰∶以暖水淋朴硝,取汁炼之,令减半,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生,故谓之芒硝也。又有英硝者,其状若白石英,作四、五棱,莹澈可爱,主疗与芒硝同,亦出于朴硝,其煎炼自别有法,亦呼为马牙硝。
宗 曰∶朴硝是初采得一煎而成者,未经再炼,故曰朴硝。可以熟生牛马皮,及治金银有伪。芒硝是朴硝淋汁再炼者。
时珍曰∶硝有三品∶生西蜀者,俗呼川硝,最胜;生河东者,俗呼盐硝,次之;生河北、青、齐者,俗呼土硝。皆生于斥卤之地,彼人刮扫煎汁,经宿结成,状如末盐,犹有沙土猥杂,其色黄白,故《别录》云∶朴硝黄者伤人,赤者杀人。须再以水煎化,澄去滓脚,入萝卜数枚同煮熟,去萝卜倾入盆中,经宿则结成白硝,如冰如蜡,故俗呼为盆硝。齐、卫之硝则底多,而上面生细芒如锋,《别录》所谓芒硝者是也。川、晋之硝则底少,而上面生牙如圭角,作六棱,纵横玲珑,洞澈可爱,《嘉 本草》所谓马牙硝者是也。状如白石英,又名英硝。二硝之底,则通名朴硝也。取芒硝、英硝,再三以萝卜煎炼去咸味,即为甜硝。以二硝置之风日中吹去水气,则轻白如粉,即为风化硝。以朴硝、芒硝、英硝同甘草煎过,鼎罐升 ,则为玄明粉。
陶弘景及唐宋诸人皆不知诸硝是一物,但有精粗之异,因名迷实,谬猜乱度,殊无指归。
详见硝石正误下。
朴硝(《本经》)
【气味】苦,寒,无毒。
《别录》曰∶苦、辛,大寒,无毒。炼白如银,能寒能热,能滑能涩,能辛能苦,能咸能酸,入地千年不变。
权曰∶苦、咸,有小毒。
时珍曰∶《别录》所列神化之说,乃硝石之功。详见硝石下。
之才曰∶大黄、石苇为之使,恶麦句姜。
张从正曰∶畏三棱。
【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本经》)。胃中食饮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别录》)。疗热胀,养胃消谷(皇甫谧)。
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甄权)。通泄五脏百病及症结,治天行热疾,头痛,消肿毒,排脓,润毛发(大明)。
芒硝(《别录》)
【气味】辛、苦,大寒,无毒。
权曰∶咸,有小毒。
【主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别录》)。下瘰 黄胆病,时疾壅热,能散恶血,堕胎,敷漆疮(甄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