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调查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多数炸焗小食含丙烯酰胺或致癌“珍珍”薯片含量最高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金羊网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新快报讯 记者邱春燕报道 上周,香港 消费者委员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其与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检测发现,当地部分薯片含有较高含量的丙烯酰胺 ,其中一款标称“珍珍”牌烧烤味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高达每公斤3000mg,创当地食品测试验出的最高纪录。

      专家表示,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 ,但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中国内地,目前都还没有丙烯酰胺的限量标准。


      丙烯酰胺可致癌但仍未限量

      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 (以下简称“香港消委会”)与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以下简称“香港食安中心”)通报,最近测试样本包括了90款不同类型的炸焗小食,其中香脆零食(35款)、炸薯和焗薯(10款)、饼干和饼类零食(39款)及谷类早餐(6款)。结果发现,除一款样本外,所有样本都检测到不同水平的丙烯酰胺。

      香港消委员会与香港食安中心在通报中还指出,丙烯酰胺是高温加热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动物实验发现,丙烯酰胺会增加动物的甲状腺、肾上腺、乳腺、睾丸及中枢神经等不同器官及组织出现肿瘤的比率,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把丙烯酰胺分类为“可能令人类患癌”。

      中山大学营养学 系教授蒋卓勤也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丙烯酰胺是2002年首先由瑞典的科学家在油炸的薯条里发现,在很多塑料等化学原料都含有这种物质。虽然这种物质在食品中被发现已有多年,但有关多大剂量的丙烯酰胺会使人致癌或导致危险性仍未确定,因此国际上和中国内地也一直没有设立丙烯酰胺的限量标准。“当然人体本身是有一定解毒能力的,如果这种物质的摄入量非常低的话,人体是可以将它自行分解排出体外的。”蒋教授表示。


      防丙烯酰胺少选煎炸食物

      尽管微量丙烯酰胺可被排出体外,蒋教授还是提醒消费者,尽量少吃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的食物。那么哪些食物是最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的呢?“一般来说,油炸的谷类食物都很容易产生丙烯酰胺,比如说油条、麻花、炸馒头和薯片等。”蒋教授解释称,这是因为食物烹饪时温度若超过170℃,较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而蒸煮和快炒的食物在烹饪时都不易达到170℃,“水的沸点是100℃,蒸煮只需要加热到100℃就可以了,而快炒是短时间内在高温里烹饪,因此温度也不容易超过170℃。”

      至于油炸食品 、慢炒或油煎出来的食品就大不一样了。“油的沸点温度是225℃,所以一般油炸食品的温度肯定是超过170℃的;慢炒虽然烹饪温度没有油炸那么高,但因在高温中烹饪的时间过长,丙烯酰胺的量也会越来越多。”蒋教授称,由于丙烯酰胺暂无限量标准,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这两类食品时,是完全没有评判标准的,厂家也不可能改变工艺去避免丙烯酰胺的产生,所以建议尽量少买这几种食品。“很多厂家在生产时可不会考虑到温度会太高,是不是已经超过170℃,而是看到油沸腾了才把材料丢进去烹饪。”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