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
“葡萄酒,进口的更假。”3月23日,在2011年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举办前夕,国内知名酒评家吴书仙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乱象。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举办一次,已经有50多年历史,是国内食品界影响和规模最大的交易会。
在今年的糖酒会上,本报记者通过数日的采访,发现大量的假葡萄酒和仿冒葡萄酒出现在交易会上,大肆招商。
国内葡萄酒消费刚起步,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十几亿人的消费市场无疑牵动着国外葡萄酒酒商的神经,都想在这个无限广阔的市场分得一杯羹。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总量达108.88万千升,同比增长12.38%,总产值309.77亿元,同比增长29.15%。
进口假冒伪劣葡萄酒充斥交易会
3月22日,本报记者进入“会外展”场地之一的成都铁道大酒店的一个房间,看到墙上挂着“卡斯特庄园”的名字,房间展架上摆放着各种进口葡萄酒。
在这些进口葡萄酒酒瓶上,记者看到,标签上写着各种外文,看上去都是洋酒。工作人员特别向记者推荐了几款他们卖得好的酒,。
该庄园事业部总经理严可辉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跟真的法国卡斯特酒不同,一瓶只要几十元,产区在河北昌黎。
随后,记者在铁道大酒店大堂的一角又发现一个专卖葡萄酒的展位,厂家给记者大力推荐了一款标着“拉菲帝国”字样的葡萄酒。根据宣传册,销售这款“拉菲帝国”葡萄酒的是深圳庄氏实业有限公司,
对以上厂商生产的葡萄酒品牌,记者在国家商标局的网站上查找这些品牌的名称,但都未查到注册信息,这意味着这些产品没有通过国家商标局的审批。
在今年的春季糖酒会上,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办的拉斐品牌葡萄酒有关的假冒酒最多。
“拉斐系列是国际顶级葡萄酒品牌,在市场上卖得最好。”国内某葡萄酒企业担任品牌总监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所以现在市场上打拉斐(或拉菲)品牌的葡萄酒太多了,90%以上的拉菲酒都是假冒的,市场上销售真正的拉斐葡萄酒很少。”
记者在成都糖酒会正式场馆1、2号展馆里看到,打着拉斐字样的展台就有不下于5家,拉菲庄园、拉斐城堡等,一家企业拿到了类似拉斐图样在国内的注册商标,这个只有五个箭头图形的商标,被该商家作为代理拉斐的最有力证据,用于给各地来的客商增加信心。
在会外展和主展馆内,记者看见了拉菲领域、拉菲世家、拉菲酒堡、拉菲名庄、拉菲城堡等各种跟拉菲有关系的葡萄酒品牌,粗略统计一下,足有三、四十个牌子。但是没有一家能够拿出正品法国拉菲酒的相关证明。
通过几天的调查采访,记者对进口假冒葡萄酒概括了一下,大致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纯粹的国内酒,在国内调制,然后贴上外文标签,就变成了“进口酒”,这种酒的成本每瓶在10元以内;第二种是从国外进口原酒,在国内灌装,质量良莠不齐;第三种是国外的“酒商酒”,“酒商”是国外的葡萄酒销售商,他们根据国内酒商要求的到岸价控制酿酒的成本,到岸价每瓶15—20元,这样的产品与正规的原瓶进口不同,没法按照国外有关规定在标签上清晰标记产地、等级等信息。这样的酒商不一定有自己的工厂,就是找便宜的葡萄,用便宜的加工厂,用较差的葡萄酒应付国内采购商。
低价招商,“原瓶进口”深藏猫腻
去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河北省昌黎县少数葡萄酒生产企业制假售假行为连续进行了曝光,激起轩然大波。这是中国葡萄酒产区继吉林通化、河南民权、山东蓬莱产区被曝光之后的又一次重大事件。
国产葡萄酒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跌到了低谷,给国内经营进口酒的贸易商提供了一次机会。糖酒会上,记者走访了的主展馆和会外展地,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厂商均是进口酒的贸易商,各贸易商为了扩大招商,采用了各种吸引经销商的手段,其中低价手段是众多贸易商采用的一种方式。
温州吉爵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从法国原瓶进口的价格为10.5元人民币,到经销商手上的价格为17元人民币上下。在同一展场里,深圳一家贸易公司打出的到港原瓶进口葡萄酒的价格是16元。
在春季糖酒会上,上百家贸易公司都纷纷向经销商们亮出各自更低原瓶进口价格。而进口罗马尼亚葡萄酒的贸易公司——浙江华欧天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丹告诉记者,“凡是原瓶进口价格在25元人民币以下的葡萄酒,在欧盟国家,这种酒都是没有人喝的,拿来喂猪。而一些不法商人低价收购这些葡萄汁,拿到国内来欺骗消费者。”
在这次葡萄酒展销会上,该公司打出“唯一获得国家法律认可的100%无勾兑进口葡萄酒”的招商口号。当记者问其为何打出这样的口号,她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进口葡萄酒中,大量存在勾兑现象。
资深葡萄酒专家张建生告诉记者,为了与依然绝对强势的国产葡萄酒有明显的差异化,眼下进口酒主打的核心概念是“原瓶进口”。为了追求“原瓶进口”的高额利润,假冒“原瓶进口”充斥市场,造假方式多样,造假形成一条龙服务,潜规则暗行。
据进口酒代理商介绍,现行行业内比较盛行的假冒“原瓶进口”酒,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原桶进口,国内勾兑分装”;另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西班牙、澳洲原酒贴牌法国酒卖。
业内人士爆料说,国内不少保税区内,新建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分装中心”,大桶进口原酒在这里被分装到小瓶中,贴上“原瓶进口”的标签,便完成了“原瓶进口”的过程。
业内人士分析说,假冒“原瓶进口”之所以泛滥,问题的关键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条由原料低价收集、国内生产线分装、品牌中介推广等环节组成,相对固定的产业链条,这令潜规则得以不断被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