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拒绝红包的医患协议为何事与愿违?

  • 文章导读:

        “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1日起开始实施。结果,我们医生拿着协议跟患者签字时,红包反而多起来了。”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在会上,说起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啼笑皆非的事情。

        协议触动了脆弱的信任

        徐凤芹说,“有些患者见到协议书后说,不好意思,我刚住进来,红包还没准备好,抱歉啊。医生说你不用给,我不收。结果晚上,红包就送过来了。”  

        卫生部门没有料到,医生主动出示这份协议,反而让患者一下子意识到这家医院可能存在着送红包的潜规则。他就会琢磨,送红包这件事既然被摆在桌面上,自己又拿不准签协议到底是走过场还是来真的,所以保险起见,不如先送一份。假如是协议走过场,那么就当自己入乡随俗;假如协议是来真的,那么医生就一定会退回来。毕竟从人情世故上看,医生要不要是他的事,但在送不送的问题上绝不可落于人后。

        之所以患者会对这份协议书抱有疑惑的态度,根本原因还是医患间脆弱的信任关系。对于良好的信任关系,人们是不必额外用金钱来加以巩固的。

        潜规则不除 明规则难行

        看病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双方建立信任的过程,医生付出的是医术和职业操守,而患者付出的是治疗费用和尊重与配合。当患者对医生的行为和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不甚明了时,就可能会主动增加“红包”这样的额外成本,去保证购买到医生的良好服务。现实中,无论是术后为表感谢送红包,还是术前为求安心送红包,患者在生命健康和钱财之间,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这就表明“红包”的厚薄程度弹性很大,患者在价格上对它也并不太敏感,因此想要杜绝它也就很难。

        少数医生抓住患者心理,变被动为主动,让送红包成为医院里的潜规则。这不仅是多赚点外快,更让医生的职业道德受到侵蚀,使人们更多地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看待治病救人这件事情。卫计委推广医患协议,本意是想用“明规则”代替潜规则。但问题是潜规则往往才体现出事实的逻辑和生活的真相,不改变相应的关联条件,“明规则”的作用不过是再次把潜规则的利害挑明而已。

        真正的共识不是一张纸

        谈到医生收红包的潜规则,许多人的着眼点在于医德缺失上。也有人提出要增加医师行业内部的自律,增强职业荣誉感,通过严格处罚来预防收红包。还有医生代表认为,合理提高医生的收入,是问题的关键。

        这些讨论,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我们把医生换成官员、教师等等,同样也可以讲述类似的一二三条来。那么,为何官员为公众办事时,没有签一份“绝不受贿”的协议书?老师教育下一代时,没有签一份“绝不收礼”的协议书?可见,签不签什么协议书,对于现状而言,没有半毛钱关系。

        真正能达成的共识不可能是一张纸,而是制度上的讨论与设计、法律上的规范与执行、现实中的磨合与改进。做到这些需要时间和智慧,也需要一些自主和勇气。大约没人能回答,如何立马就让医生不收红包。但可以肯定的是,只做一些表面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