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北京将启动中医进小学课堂 不列入课表不考试

  • 文章导读:

    本报漫画任梦真。 本报漫画任梦真。

    北京五中分校的老师指导学生练太极拳时讲解中医调整气息的知识。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北京五中分校的老师指导学生练太极拳时讲解中医调整气息的知识。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本市计划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下学期起,全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小学版)将正式启用,该课程老师将在本周报名遴选后接受中医部门培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课程旨在普及中医文化,非硬性规定,课程不进课表,不列为考试项目。

      中医小故事进小学读本

      据了解,“中医文化进校园”是本市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年工作的内容之一,由市中医局、市教委、市文化局、市卫生局等多部门联合举办,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内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

      目前,市中医局及市教委已联合编印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中学版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最快有望明年面世。小学读本内容包括,鲍菇济苍生、神农尝百草、道人仙方疗骨伤等浅显易懂的中医知识和故事。中学阶段读本,将内容融入生物、化学、历史等日常课程中,如体弱的林黛玉为何服用人参养荣丸?天体运行和四季变化中应如何调节生物钟?医学史上最早在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的人是谁?这些问题学生将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学到中医知识。

      不列入课表不进行考试

      据了解,中医进课堂只作为中医知识推广,非硬性规定的课程,不会进入中小学课表,也不安排考试

      市中医局计划于本周启动对该课程内容教师的报名遴选工作,从生物、语文、历史、国学文化老师中选拔一批对传统医学感兴趣的人员,通过基于统一读本内容的集中“充电”,巩固中医药传统知识。

      相关负责人称,与语文、数学等科目不同,中医知识将突出故事性和文学性,向小学生们传递生活保健、心理调节、国学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因各区县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均,因此将逐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小学的工作,东城等中医文化基础较好的区县有望在一年内实现中医文化进小学的全覆盖。

      □授课方式

      小学:多种方式普及知识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介绍,针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认知能力等特点,市中医局和市教委联合编印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将作为全市统一的校本课程,于下学期起正式走进小学校园。这也是全市第一本针对中小学生的中医文化校内普及读本。记者获悉,该读本将通过中医药校本课程班、中医药兴趣班、中药种植园地等多种形式进行普及。

      中学:融入日常课程学习

      在进入小学的同时,中医文化也将走进中学课堂。市中医局介绍,目前,中医文化在中学内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试点探索。市中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小学而言,中学课程分科较细,课业负担也较重,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说,多种形式并存的同时,通过多学科融合的形式来传递中医理念将成为中学校园内普及中医知识的主要方向之一。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