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维权][组图]广州10余家医院被控 | |
[医药][组图]新一期ESI公布:中 | |
[医药][组图]女将挂帅!国务院督 | |
[医药][组图]世卫组织强调新冠病 | |
[医药][图文]【光明日报】南方医 | |
[医药]国家开绿灯 这些医务人员 | |
[社会][组图]玉林护士杀人碎尸, | |
[调查]疫情冲击 近6成民营医院面 | |
文章导读: |
传承博士后工作:打造创新型中医人才
为探索中医药行业博士后工作的特点,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的作用,创新博士后培养机制,培养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总结10余年博士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继承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为主要目的、探寻创新突破点的传承博士后工作。
与前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同的是,传承博士后工作是在传承著名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基础上,着重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凝练与创新,力争在新药研发和新技术上取得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传承博士后工作,一批年轻人能够学习全国的名家思想、学术经验,进而为创新找到新的切入点,”刘保延说。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发了《关于推荐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通知》,全院共有25位中医药专家为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继而选拔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进站开展中医药传承工作,截至2008年10月,该院第一批以传承研究为特点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共21名已办理进站手续。
“我们试图采取理论研究、学术访谈、实践经验的整理与再实践研究等形式开展工作,在研究内容上力求全面、系统地研究合作导师长期积累形成的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提出本人研究的成果,完成对合作导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工作任务,实现在较高水平上传承发展、培养新一代名医的目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苏庆民表示。
“传承博士后在传承方式、传承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挖掘等方面明显优于以往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与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国医大师路志正、资深研究员余瀛鳌等评审专家对11名传承博士后出站报告给予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对该院开展传承博士后工作,在工作方式、考核、基金资助、进出站工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亲自参与了博士后的考核工作,对传承博士后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认为,开展以著名中医药专家为合作导师、体现师承特点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是我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新突破。
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协调委员会领导评价认为,将博士后制度与我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相结合,是博士后制度与我国具体实践、具体行业特点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特点相结合的一项制度创新。为此,《中国博士后》杂志对该院这一工作进行了专访,并刊发专稿。
为发挥国家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中医药传承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工作质量与水平,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中医药传承工作与国家博士后制度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高层次传承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措施。目前,该局已正式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合作导师,同时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工作,通过2年传承博士后在站工作,传承合作导师的学术经验,挖掘合作导师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人才。
遴选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后继人才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临床实践体验更加重要。“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充分地说明了中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名院、名科、名医”战略规划,全面落实《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优秀中青年医务工作者脱颖而出,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培养名老中医的第二梯队,加强中医药人才的继承创新,2012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全院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中青年名中医”遴选工作。
根据相关规定,凡年龄在51周岁以内且具有主治医师技术职称5年以上或高级职称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均可参加申报,总共报名数达500余人。经过各医疗机构初步遴选、科学院专家委员会集中评审、常务会最终审定,共遴选出40名“中青年名中医”,其中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占90%,博士学位占60%,硕士以上学位占92.5%,平均年龄为47岁。
青年名中医评选促进了人才的快速发展,为该年龄阶段的医生作出了示范,他们既经历了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又传承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长期工作在临床医疗第一线,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基础理论扎实,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病、危急重症等方面特色明显,他们开设的专题门诊、专病等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者,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过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中医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处于国际领先水准,具有较高的行业威信和良好的群众口碑。
通过上述形式的探索,如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已经形成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继承和创新模式,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据统计,该院“十二五”规划中部署了18个方面的创新,大部分已与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一批中青年人才在科研、临床中崭露头角,形成了爱中医、发展中医的学习氛围,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该院彰显了作为中医药行业“国家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