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维权][组图]广州10余家医院被控 | |
[医药][组图]新一期ESI公布:中 | |
[医药][组图]女将挂帅!国务院督 | |
[医药][组图]世卫组织强调新冠病 | |
[医药][图文]【光明日报】南方医 | |
[医药]国家开绿灯 这些医务人员 | |
[社会][组图]玉林护士杀人碎尸, | |
[调查]疫情冲击 近6成民营医院面 | |
文章导读: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中医药学传到海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的教训,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鲜活的学术源泉。 |
中医药在美国:四十年前的拐点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一场持续多年的“针灸热”。谈及这场美国中医药在四十年前的拐点,李永明认为是一个记者、两位科学家、四名医师以及尼克松访华团掀起了美国针灸发展热潮。
一个记者,是指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和记者赖斯顿。他是第一个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的美国记者,于1971年7月在北京同秘密访华的基辛格擦肩而过,错过了世纪新闻。还因突然发生腹痛,住进了“反帝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常规药物麻醉下的阑尾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因腹胀不适,接受了针刺和艾灸治疗,症状得到改善。在赖斯顿住院期间,纽约时报于7月26日发表了他的著名的纪实报道《现在让我告诉你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其中详细描述了接受针灸治疗的过程,此文被公认为美国针灸热的导火索。
两位科学家,是指最先到新中国访问的两位美国科学家。他们是耶鲁大学的高尔斯顿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格纳教授,二人访华时目睹了针刺麻醉的神奇功效,对针刺麻醉进行宣传,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四位医生,是指第一个访华的美国医学代表团。正当针刺麻醉在美国遭到医学界的质疑时,中国中华医学会及时地邀请了四位知名美国医生于1971年9月访问了中国。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医学领域,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称为美国医学界的“四君子”访华团。
一个总统访华团,是指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破冰之旅。1972年春,总统尼克松访华团抵京时指名要看针刺麻醉。美国代表团在北京第三医院参观了著名胸外科专家辛育龄医生主刀的针刺麻醉手术,美国人亲眼目睹中国医生在无影灯下为病人开胸切肺却根本不用麻药,其全过程都被记者们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与此同时,尼克松夫人在北京儿童医院参观针灸治疗的照片也出现在美国各大报纸的显要位置,尼克松的私人医生塔卡少将也多次公开发表对针灸的正面评论,这一切都将美国和西方针灸热推向高潮。
历史表明,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并没有昙花一现,而是入乡随俗、遍地开花。总结针灸在美国的传播,李永明提出了对中医药发展和研究的建议:“一是要注意媒体宣传,二是要重视名人效应,此外还要重视中医药的海外立法、与国际研究接轨,中医界要更加开放,鼓励其他专业人士研究中医药,中医西进要有战略性的突破和努力。”
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相对成熟的发展状况
200年前,中医药从19世纪中叶随淘金潮流入澳大利亚,经过了20世纪末期的活跃阶段,在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的唐人街和华人集中地区,都开设了一定数量的中医针灸诊所和中药店铺,现有执业的各种中医师及针灸从业人员已超过4000人。据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澳大利亚大约有1/5的成年人接受过中医针灸治疗。
在对中医从业者的管理方面,最早实行注册管理的是维多利亚州。而澳洲实行全国统一的注册管理制度是从2012年开始的。从2012年7月开始,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为西方国家首次确立中医合法地位。按照澳大利亚政府法律,只有进行了正式注册的中医师、中药师,才能够在澳大利亚合法行医。于2011年7月正式成立的澳大利亚国家中医管理局(Chinese Medicine Board of Australia),任命了来自联邦各州和首都区的9位委员,主要负责制定全国中医师、针灸师以及中药师注册和资料标准等工作。薛长利表示:“立法之后,由于中医有了法律地位,多家私人保险公司承保中医治疗保险,诊费和针灸费可按比例部分由保险公司偿付,促进了患者前来看中医。”
此外,随着中国大陆受过正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移民日益增多,澳大利亚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也初具规模。据薛长利介绍,现有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理工大学和西悉尼大学这三所公立大学开设中医相关的学士学位及以上课程。1993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医系,开设中医本科学士、硕士课程,成为西方国家第一所被政府所承认中医学历的公立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