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有些病例非常顽固,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运用三焦理论,辨证施治,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下面谈一点粗浅体会。
病案1:患者某,男,67岁。2005年2月17日就诊。发热,咳嗽3天,尿潴留1天。患者3年前患脑出血,经开颅手术后,恢复尚可,生活虽不能自理,但可作些轻微活动。3天前因受凉后发热,体温38~C,咳嗽。经输液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仍咳嗽,咳吐黄痰,口渴,小便不利,大便干结,3日未行。昨天下午突然出现尿潴留,小便困难,点滴不下,小腹胀急,急下导尿管,导尿80Oral。心烦失眠,坐卧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滑。肛诊:前列腺中度肿大。血常规:WBC 15 X lo9/L,中性0.80,淋巴0.20。尿常规:WBC(++)。胸透:两肺纹理增重。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② 急性尿潴留。③前列腺肥大。中医辨证属温邪上受,肺气失宣,气化失常,膀胱闭阻。应宣肺清热,通利下焦。处方:麻黄6g,杏仁10g,茯苓20g,猪苓15g,阿胶12g,滑石18g(包煎),白术10g,泽泻15g,桃仁l0g,鱼腥草30g,半夏12g,黄芪30g,甘草10g,王不留行10g,瓜蒌仁15g,柏子仁15g,郁李仁10g。3剂,水煎2次,分2次服。
二诊:2月20日:患者服药3剂,咳嗽减轻,大便已通,导尿管未拔,睡眠较好。上方加蒲公英30g,车前子12g(包煎)。
三诊:2月23日:咳嗽基本痊愈,大便通利,拔出导尿管,已能小便,但仍有涩痛之感。舌红,苔薄,脉弦:上方去麻黄、鱼腥草、半夏,加蒲公英30g,路路通10g,生牡蛎30g,大贝母10g。3剂。
四诊:服上方3剂,二便通利,已无明显不适。血尿常规均已正常。
按:尿潴留属中医“癃闭”的范围。《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ll 。《素问·标本病传论》说:“膀胱病,小便闭”¨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清肃,则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外邪上受,首先犯肺,热邪壅肺,肺失清肃,则津液输布失常,水道不利,不能下输膀胱,以致膀胱不能化气行水,则小便不通,发为“癃闭”。犹如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通利。以麻黄、杏仁、鱼腥草、瓜蒌仁、半夏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以开启水之上源。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一宣,则腑气自通。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化气行水。桃仁、王不留、柏子仁、郁李仁化瘀通络,润肠通便。黄芪、甘草补中益气。三诊时肺热清,肺气宣,咳嗽愈。下焦瘀热未尽,膀胱气化未复,故去宣肺之药,加入消肿散结、清热通淋之品,以除瘀热。
病案2:患者某,女,72岁。2005年5月28日请会诊。因尿潴留住院10天。患者10天前,因左侧肢体不遂,在家输液治疗,4天后出现排尿困难,急诊入院。做脑Cr:右侧基底节梗塞。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WBC(+++)。血常规:WBC 15×lo9/L、中性0.82、淋巴0.18。诊断:①尿潴留。② 急性肾盂肾炎。③ 急性脑梗塞。经对症治疗,现肢体活动恢复尚可。大便1周未行,用开塞露后始能大便。腹不痛不胀。拔出导尿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只得再次插入导尿管,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患者年老体衰,复感外邪,湿热流注下焦,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治宜化气行水,清热通淋。处方:桂枝12g,茯苓20g,猪苓15g,白术10g,泽泻12g,蒲公英30g,车前子15g(包煎),滑石18g(包煎),大贝母10g,苦参8g,玄参12g,乌药10g。
6月2日:服上方3剂,拔出导尿管后,已能自行排尿,但仍不畅利,尿蛋白和潜血检查阴性,WBC(++)。既见效机,应加益气扶正之品,上方去滑石、苦参、贝母、玄参;加黄芪30g,人参12g。
6月3日:服药后下午有便意,先排出大便,量较多,接着排出小便,晚上又连续排尿4—5次,基本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尿常规化验正常。患者小便通利,排便自如,要求带药回家,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女性,年事已高,正气自虚,虽然化验尿中有问题,但自我感觉并不明显,无尿急、尿频、尿痛下坠之感。应属年老体衰,外邪侵袭,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用五苓散和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以五苓散化气行水;玄参、贝母养阴散结;苦参、蒲公英、车前子、滑石清热通淋解毒;乌药行下焦之气,服药3剂即效。邪虽去而正气未复,当祛苦寒滑利之品,加黄芪、人参补中益气。脾胃为三焦之枢,中气有斡旋上下之能。脾虚气壅,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膀胱气化无权,开阖无力。《灵枢·口问》篇指出:“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l2 。李东垣《脾胃论》中说:“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_3_:治疗的重点在于补中益气,中气足,则气化复,清阳升,则浊阴降,小便自然通利。
病案3:患者某,女,62岁。2003年9月4 13因急性尿潴留转入本院。患者自述于10天前,上树时不慎跌下,臀部着地,臀腰部跌伤(腰椎无骨折),下肢活动受限。1天后,小便不能自行排出,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一直不能离开导尿管,治疗10余日,仍不见好转。因10天未大便,小便靠导尿,使饮食俱减。转入本院后,经抗生素治疗,采用温盐水500ml,阿托品lmg膀胱冲洗,热敷等措施,又治疗3天,仍不见效。9月7日邀余会诊:患者表情痛苦,呻吟不已,下腹部膨隆胀满,疼痛拒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本证属于跌挫损伤,气血瘀滞,络窍不通,二便闭阻。治宜泻热通腑,化瘀通络。处方:桂枝10g,桃仁10g,大黄6g(后下),芒硝6g(烊化).甘草10g,水蛭6g,丹皮10g,玄参10g,生地黄10g,麦冬20g,木通10g,王不留行10g。2剂,水煎服。
9月8日查房:由于患者治病心切,日服2剂,药后大便即通,连下四五次,多结硬秽臭之物,随后小便亦通。患者神清气爽,喜形于色,食量大增,腹微胀,按压微痛。大毒治病十去其六,防过量伤正,用五苓散加减以善后。于9月10日病愈出院。
按:桃仁承气汤,本为太阳蓄血证而设,《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_4 。本证不是太阳病不解,而致的热结膀胱,乃因其跌挫,损伤下焦脉络,气血瘀滞,血蓄太I~13s-腑,导致二窍俱闭,由蓄血导致蓄水,所以仍用桃仁承气汤治疗。以大黄、芒硝泻热破结,荡涤肠胃,用滑利之桃仁,破瘀峻剂之水蛭、丹皮以破蓄血,桂枝辛温通阳行气,通阳即可行阴,行气即可行血,血行则结散。因舌红少苔,病久阴伤之征已显,用玄参、生地黄、麦冬以滋阴增液,增水行舟。血蓄水停,用木通、王不留行通利水道。本病抓住下焦蓄血这个病机,用桃仁承气汤为主方大剂猛攻,腹气一通,秽浊俱去,气化复常,小便自通。正如河道淤塞,不能行舟,疏浚其淤,其舟自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