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关幼波治传染性肝炎验案

  • 文章导读:

    一、疏肝健脾祛湿法 中医人网站收集整理,更多文章欢迎登陆中 医人www.tcmer.com

        宋×× ,女性 ,56岁 ,干部。www.tcmer.com中医人收集整理

        自 19 56年起患慢性肝炎 ,肝区胀痛 ,肝功能不正常 ,肝大 4-8厘米。十七年来屡治未效 ,于 19 72年 8月来诊。切其脉左关浮弦 ,视其舌苔白润 ,舌边不红绛 ,是肝阳虚衰之候 ,以致寒湿凝滞于肝脏 ,不能自行化解。而前者又多服苦寒解毒之药 ,有仅泛而无当 ,不中病情 ,反而寒凉助长寒湿 ,故使肝大久久不愈。又肝为血脏 ,有瘀血久积 ,以致肝大者甚多 ,投以活血化瘀 ,则逐渐缓解而消 ,但此证脉不涩 ,舌边不紫绛 ,胁无刺痛感 ,瘀血证不具 ,投祛瘀药亦无的放矢。既属肝阳虚 ,治宜用逍遥散加味 ,但嫌方中芍药微寒性阴 ,有碍阳虚 ,不如抑肝散以川芎白芍 ,有化解肝郁之作用。因投予加味抑肝散作汤用。处方 :ww w.tcmer.com中医 人收集整理

        当归身 9克川芎片 6克双钩藤 9克北柴胡 9克白术片 9克云茯苓 9克清半夏 9克广橘红 6克炙甘草 4.5克中医人网站收集整理,更多文章欢迎登陆中 医人www.tcmer.com

        水煎服。患者服药 27剂后 ,症状好转 ,肝肿大见缩小 ,又按原方续服 20剂 ,肝功能恢复正常 ,肝脏已不肿大。

        [按]此方以后投予肝炎久不愈 ,功能不正常 ,胁痛脘闷 ,肝稍肿大 ,证属阳虚者 ,加入瓦楞子 12克 ,橘叶 9克 ,效果尤迅捷。

        此方原出王肯堂《证治准绳》 ,后加入半夏、橘红尤有显效。日人大冢敬节有方解云 :“此方乃四逆散变方之抑肝散加陈皮半夏……方中钩藤 ,乃镇痉药 ,能平肝木 ,治手足拘挛 ;当归能润肝血 ;川芎能疏通肝血 ,与柴胡甘草、钩藤配伍 ,能缓肝肝气亢进 ;茯苓白术 ,能消导胃中水饮 ;陈皮半夏 ,能祛痰饮。”瓦楞子 ,味咸性寒 ,朱丹谓化痰积 ,消血块。橘叶 ,苦平气香 ,能宣胸膈逆气 ,消肿散毒。二药均入肝胃 ,合之其力尤峻。

        (摘自《岳美中医案集》 ,第 63页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 78年 )

        二、化湿清热、扶正养肝法推荐您上中 医 人网站ww w.tcmer.com

        许×× ,56岁 ,男 ,已婚 ,干部 ,19 63年 1月15日初诊。

        两月来腹胀 ,右肋下隐痛 ,不思食 ,不知饥 ,厌油腻 ,口苦 ,口渴思饮 ,下肢股内外廉时有颤动 ,睡眠不佳 ,常服安眠药 ,大便不成形 ,每日二三次 ,小便黄少 ,一个月前曾在某医院检查肝肿大 ,肝功能化验其中血清谷西转氨酶较高 ( 270单位) ,昨日复查为 680单位 (该院正常范围 ,在100单位以下 ) ,眼白珠青 ,微带黄色 ,面色微黄 ,脉弦细数 ,舌质红 ,苔微黄白腻 ,素性急 ,过劳 ,此属脾胃失调 ,湿聚热郁 ,以致肝失疏泄 ,三焦不和 ,治宜调脾胃 ,清湿热 ,疏利三焦。处方 :

        茵陈 9克茯苓 9克猪苓 6克滑石 9克焦栀子 4.5克豆卷 12克大腹皮 6克通草 3克防己 4.5克厚朴 6克炒枳实 3克郁金 6克石斛 12克炒麦芽 9克服 7剂。

        隔日一剂。即日午后入某医院住院 ,仍服此中药。

        19 63年 2月 5日二诊 :服药后口苦及腹胀见轻 ,食欲好转 ,小便仍色黄 ,大便每日二次已成形 ,经该院进一步检查 (胆囊有炎症 ,谷丙转氨酶已降至 125单位 ) ,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脉转弦缓 ,舌质红稍退 ,苔薄白黄腻 ,仍宜和肝胆、调脾胃 ,原方去防己、大腹皮 ,加广陈皮 4.5克、竹茹 6克、法半夏 6克 ,焦栀子改为 6克。七剂 ,隔日一剂。推荐您上中医人网站www.tcmer.com

        19 63年 2月 23日三诊 :服药后病情稳定 ,食欲增强而知饥 ,口苦见轻 ,二便同上 ,血清谷丙转氨酶近来检查为 140单位 ,脉弦缓 ,舌质正常 ,腻苔见退 ,仍宜继续调肝脾、清湿热。处方 :

        茯苓 9克生白术 4.5克泽泻 4.5克猪苓4.5克茵陈 9克滑石 9克通草 3克豆卷 9克苡仁 15克扁豆衣 6克海金砂 9克麦芽 6克 7剂(隔日一剂 )

        19 63年 3月 14日四诊 :服药后饮食、二便皆恢复正常 ,已无口苦及腹胀 ,稍有疲乏感 ,近来谷丙转氨酶为 87单位 ,脉缓有力 ,左关微弦数 ,舌质正常 ,苔已退净 ,仍以和脾胃 ,调肝胆 ,以资稳固。处方 :推荐您上中医人网站.tc mer.com

        党参 4.5克白术 4.5克茯苓 9克炙甘草1.5克山药 9克莲肉 9克苡仁 12克石斛 9克鸡内金 6克炒谷芽 6克大枣三枚 5剂(隔日一剂 )中医人网站收集整理,更多文章欢迎登陆中 医人www.tcmer.com

        以后检查 ,一切正常 ,遂出院停药 ,以饮食调理而恢复健康。

        [按]此例西医诊断为胆囊炎、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中医诊断为湿热病 ,属脾胃失调 ,湿聚热郁 ,因之肝胆疏泄失职 ,而三焦不利 ,尚未成疸病。治以调理脾胃 ,清疏肝胆 ,分利三焦 ,除湿清热之法 ,而症状渐次好转 ,转氨酶显著下降 ,继以调和脾胃而善其后。由此观察 ,深知辨证论治 ,确有一定的原则 ,用药亦有一定的规律。本例以脾胃失调为重点 ,始终以调脾胃、疏肝胆、利三焦、清湿热法治之 ,而收到满意的效果。《内经》云 :“必伏其所主 ,而无其所因” ,应为临床工作者所注意。隔日一剂 ,此缓其治也 ,因病属脾胃失调 ,消化力弱 ,若药量过大、过急 ,则难胜其任 ,更说明古方治病 ,或用末药 ,每煎数钱有其道理。

    中医人网站收集整理,更多文章欢迎登陆中 医人www.tcmer.com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