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王某,女,60岁,1994年6月25日初诊。
患者主诉:上腹痛伴烧灼感不思食已六月余。该患者家在陕西省千阳县城,自发病后,先后在当地及市里三个医院住院四次,作过二次胃镜,都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伴糜烂及胆汁返流。用过胃膜素、三九胃泰、注射辅酶A、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等多种药,还做过腹部埋线等治疗,不仅无效,且病情不断加重,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及经济困难双重压力,后慕名来诊。
患者精神差,面萎黄晦暗,不思食,六个月只能喝稀面糊,若其中挟有小面块,都会引起上腹痛著,更不敢食面条,馍等较硬食品。消瘦,全身困乏无力,头晕眼花站不住,胃由初阵发烧灼(如开水烫感),到现在经常有烧灼感,不敢喝热水,若喝下则烫得难受。伴胁肋痛,大便三四日一次干结,查右上腹及胃区均有明显压痛。舌痛,舌质红花裂痛,苔白腻干,脉细弦。
此病表现在胃,其病源在胆,胆囊发炎胆汁倒流,腐蚀胃黏膜,而使胃病日益加重,进而导致饮食过少,营卫气化生明显减少,身体大虚。病因不去,胃病难复。治当疏肝利胆,安中通便。
处方:青皮15克,金钱草30克,党参15克,扁豆12克,石膏60克(另包先煎取汁代水),莪术20克,三棱20克,瓦楞子30克,枳实15克,大黄15克(另包后下)。水煎服,三剂,日一剂,少量频服。
方解: “病在胆,逆在胃”,故本方以青皮、金钱草、枳实、大黄疏肝利胆,行气通便,促使胆汁下行;党参、扁豆、石膏、莪术、三棱、瓦楞子健脾清热,行气活血。上药合奏疏肝利胆,安中通便之功。
6月29日:病情大减。上腹已无烧灼感,喝热水也无烫感,疼痛明显减轻,转为轻度隐痛,纳增,一顿能食一碗稀挂面,精神好,体力增加,右上腹及胃区压痛均减,舌面已不痛,苔薄黄腻,脉细弦。仍以上方主之,三剂。
7月6日:食欲大增,已能食挂面、馍等一般食品,食后胃有隐痛,平时已不痛,胃里偶有阵发热感。体力明显增加,已能参加夏收,从事轻体力劳动四日,大便仍干结,苔薄黄,脉细弦。仍以上加减主之。
8月12日:以上方加减服六剂后,继服一月利胆中成药,现已如常人,面色红润,较前胖,行动有力,纳大增,一顿两碗面条,平时已无上腹痛及烧灼感;前天一天食了七个鸡蛋后,又感右上腹有隐痛。
查胃区柔软无压痛,右上腹有轻度压痛,大便一天一次正常,8月10日做B超:“胆囊6.9cm×2.6cm,轮廓清晰,外形规则,壁厚0.3cm,稍毛糙,胆汁透声欠清晰,胆管不扩张,内未见异常,图象考虑为胆囊炎(轻度)。”近又感舌面痛,苔薄黄,脉细微弦。
治则: 利胆安中,滋阴清热。
处方:青皮15克,金钱草30克,党参15克,扁豆12克,石膏60克(另包先煎取汁代水),莪术20克,三棱20克,枳实30克,天花粉10克,麦冬15克,元参3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服。
9月7日:服上药六剂后自行停药,停药后一直很好,上腹无异感,饮食正常,舌面已不痛,舌质裂纹已基本闭合。
查全腹柔软,不胀无压痛,苔薄白,脉浮。余数次建议做胃镜复查,但患者自感已愈,畏惧做胃镜疼痛,及经济不宽松,而不愿做。
按:本病例为胃病重症,已病六个月,三个医院住院四次,病情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虚,而在余处治疗,三剂药就使病情大减,经近二月治疗而痊愈,至今十几年未犯。
该病是由胆汁倒流而导致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及多处糜烂。胆汁为碱性液体,返流入胃腐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胃壁细胞萎缩,出现疼痛,烧灼感,不能纳食等症,进而出现全身症状。故治疗的重点应是胆,只要胆囊功能恢复正常,胆汁下行而不逆流入胃,则胃部病变才能恢复。前几个医院的治疗都是治胃,故罔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