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金匮要略》治痹方剂的临床运用

  • 文章导读:

    金匮要略》所载诸方,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医家称为“医方之祖”。笔者运用其中治疗痹证的方剂于临床,每每获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乌头汤治寒湿痹证
      
    章某,女,36岁,1997年7月5日初诊。患者2年前开始双膝、踝关节疼痛,每于天气变化时加重,经中西医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近2周加重,由家人扶持来诊。诊见:双膝、踝关节疼痛剧烈,如针刺样,夜眠时常痛醒,不能复睡,伴行走困难、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紧。体查:双膝、踝关节压痛(++),无红肿热及变形,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ESR 22 mm/1h,类风湿因子阴性。中医诊为痹证(寒痹);西医诊为骨关节炎。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处方:制川乌(先煎)、麻黄、炙甘草各9 g,黄芪15 g,白芍12 g,蜂蜜(冲服)10 g。服药23剂后,诸症皆除,ESR降为正常,随访1年未见复发。

    2 防己黄芪汤治风湿着痹
      
    王某,女,26岁,1994年12月23日初诊。患者产后半年,自诉因家务繁多,2月前开始出现全身关节疼痛,以上肢为甚,伴神疲、头重如裹、轻劳则汗出、恶风寒、纳差等症。诊见:肘、腕关节轻度浮肿,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ESR 30 mm/1h,类风湿因子阴性,舌淡、苔白,脉浮。中医诊为痹证(风湿着痹),西医诊为骨关节炎。治宜益卫固表,除湿蠲痹,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处方:防己、桂枝、桑枝各12 g,黄芪15 g,白术防风大枣各10 g,甘草6 g,生姜3片。每天1剂,连服5剂后,患者自诉体倦、疼痛明显减轻,汗出恶风止,关节肿痛消退。继续服上方药1月后诸症皆除,ESR降为正常。

    3 白虎加桂枝汤治里热痹证
      
    严某,女,32岁,1996年3月18日初诊。患者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10年。诊见:全身关节疼痛,以双膝关节疼痛为甚,伴见心烦,口渴,汗出,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体查:面红唇干,双膝关节红肿拒按,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ESR 40 mm/1h,类风湿因子阴性。中医诊为痹证(热痹),西医诊为骨关节炎。治宜抑阳扶阴,清热止
    痛,方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处方:石膏(先煎)30 g,知母10 g,炙甘草5 g,桂枝、川牛膝、威灵仙各15 g,粳米12 g。连服13剂后,患者诸症皆除,ESR降为正常。

    4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阳虚血痹
      
    苏某,男,54岁,1998年12月31日初诊。患者于2月前开始出现双上肢麻痹,每以劳累时加重,曾到某院诊治,诊断为末梢神经炎,经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诊见:双上肢麻痹,畏寒肢冷,喜暖,时伴心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体查:面色无华,双上肢手套样浅感觉减弱。中医诊为痹证(血痹),西医诊为末梢s神经炎。治宜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处方:黄芪60 g,桂枝白芍各12 g,大枣10枚,生姜5片。守上方共服25剂,诸症皆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
      
    临床凡见肌肉、筋骨、关节等处的疼痛、?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曲伸不利等症,称为“痹证”。寒湿之邪,客于关节,经脉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不能屈伸,治用乌头汤,“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拉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金匮要略心典》)。产后体虚,感受风湿之邪,风邪客于皮毛,表虚卫阳不固,肌腠空疏,是以汗出恶风、脉浮;湿性重着,闭阻经络,是以身重、关节肿痛。用防己黄芪汤,乃“浮而汗出恶风者,为虚邪,拟防己、白术以去湿,黄芪甘草以固表,生姜、大枣以和营卫也”(《医宗金鉴》。白虎加桂枝汤,虽言治“温疟”,但证为里热,以白虎汤清解里热,以桂枝汤疏风通络,此为异病同治。末梢神经炎,多因营卫气血不足,临床表现以肢体麻木痹痛为特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荣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荣卫兼理,且表里荣卫胃阳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经方活用,重在辨证,而不必拘于某方治某病,便是遵从仲景的“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法则。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