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浅谈
崔永华
(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病科,河南南阳473000)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非炎非瘤性乳腺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治疗,略有一点体会,兹简述于下,以求抛砖引玉。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乳癣的发生是由于冲任失调,气滞血凝,经络阻滞,乳络不通所致。如《圣济总录》云: “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和,阳明经热,或风邪所客,则气塞而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指出冲任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乳房与胞宫、冲任所系,一脉相通。如《景岳全书-乳病篇》曰: “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行为经,上行为乳。”揭示了乳房与胞宫的密切关系。乳房在月经周期中表现为经前充盈和经后疏泄,随月经周期发生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冲任调和,藏泻有度,则经盈乳充。经行乳和;冲任失调,经络阻滞,结于乳房则出现结节、肿块、疼痛,多伴见妇科症状,此即经乳同源是也。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与子宫内膜一样,受卵巢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并产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周期中,乳腺随激素水平的升降而增殖、复原、退化。卵巢激素失调,周期性变化紊乱,雌激素分泌过高,孕激素相对减少,乳腺组织受雌激素的刺激一直处于增殖状态,或由增殖转入复旧的过程中复旧不全,久而久之,即出现乳腺增生⋯。
2 辨证治疗
乳癖之病位于乳房,根于冲任。根据辨证论治、经乳同源之整体观念,谨守病机,立法遣方,以调冲通络为治则,拟调乳消癖散为基本方(本院制剂,组成:猫爪草、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龙胆草、八月札、紫花地丁、穿山甲、山慈菇、土贝母、橘核仁、赤芍、枳壳、白芷、陈皮、鹿角霜、昆布、海藻、山楂、皂角刺等。按比例加工备用),每次5异,每天3次。同时,参照患者在月经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不同证型,配合辨证论治。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旨在经乳同步调理,能缩短疗程,增强疗效,此治病求本之谓也。
2.1 经前疏肝气月经将行之前,冲任充盈,血海由盛渐满,体内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乳腺组织受雌激素之刺激,组织充血,导管、小叶及腺体增殖达到高峰,乳房生理性膨大。女性以肝为先天,经前肝气偏盛,有余之气郁滞,阻于乳络则出现乳房肿块或结节、肿痛,月经前加重,伴月经后错,量少色暗,多属肝郁气滞。郁者疏之,滞者通之,治宜疏肝解郁,畅达气机,方用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枳壳、荔枝核、麦芽各15g,瓜萎皮、赤芍、延胡索各lOg,柴胡、乌药、橘络各6g,薄荷、甘草各3g。水煎服,每天1剂,于月经前6天开始服药至月经来潮。郁达气行则血行,滞消经下癖自通。
2.2 经期化瘀血月经下行之时,胞宫由满而泻,经通血行,乳房之气血随冲任下注,体内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增生之组织随经血代谢开始萎缩,乳房略有松弛。但旧血始去,新血未生,胞脉瘀阻,乳络不通,出现乳房肿块,刺痛或窜痛,月经前加重,伴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多见于气滞血瘀型。治宜化瘀通经,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桃仁、当归、赤芍、JII牛膝各15g,红花、五灵脂、党参、三棱、莪术、吴茱萸各lOg,炒蒲黄、路路通、炙甘草、炒枳壳各6g。水煎服,每天1剂,于月经来潮时开始服药至月经结束。瘀化经行,痛祛癖清。
2.3 经后散痰结月经结束后,胞宫中空,乳房气血随经水降落而亏乏,体内激素水平尚未回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乳腺组织趋于复原,乳房缩小柔软。由于经行失血伤阴,脾失健运,湿聚不化则痰阻乳络,出现乳房肿块,质硬、疼痛,伴月经不调,带下量多,证属痰瘀互结。治应涤痰祛瘀,方用枳桔二陈汤加减。处方:制半夏、僵蚕、白芥子、山豆根、茯苓、海浮石各15g,黄芩、陈皮、炒白术、桔梗、炒枳壳各lOg,露蜂房、丝瓜络各6g。水煎服,每天1剂,于月经结束后开始服药,连服7天。若肿块较大者,应行病理检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3 病案举例
吕某。35岁,已婚,2003年1O月8 El初诊。双乳肿块伴疼痛3年余,曾服乳安片、乳核散结片等,效不佳。末次月经2003年9月1 Et。现双乳胀痛,痛及胸胁。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散在粟粒状结节,质软、活动、压痛(+);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约2.Ocm×3.Ocm片状肿块,质软、活动、压痛(+);双腋下淋巴结未见肿大。舌暗、苔薄。脉弦。双乳钼靶片检查提示:双乳乳腺内多发增生结节。诊断:乳腺增生病(乳癖)。证属肝郁气滞,乳络不通。治以通络调冲。疏肝理气。处方:①调乳消癖散,每次5g,每天3次,冲服。② 逍遥散加减方,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6天,经至痛减。此后根据经期、经后调整中药处方,治疗1疗程后,双乳疼痛基本消失。第2疗程后,肿块缩小,月经尚可。继续巩固治疗1疗程,乳房疼痛及肿块完全消失。I临床治愈。随访至今经调乳健。
4 体会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I临床上有50%左右的女性有乳腺增生的表现。在组织学上则有90% 的女性可见乳腺结构不良的表现[21。本病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是一个多病因致病、多脏腑受累、多病机共存的疾病,治疗非单一疗法所为,也非一方一药一统治疗全程,单纯辨病更难奏效[3 。笔者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和气血生长代谢规律,以调乳消癖散为基本方调理冲任,通达经络,切中病机,疗效显著。并根据乳房与胞宫的密切关系和乳房在月经周期中的表现,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证型,配合辨证论治,把握最佳治疗时机,经前疏肝气、经期化瘀血、经后化痰结,实行经乳同治,周期调理,同步治疗。相得益彰,伴见妇科病随之而愈,确有事半功倍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疏肝理气药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凝、黏、聚、浓”的病理状态,降低PRL,调整卵巢功能。活血化瘀之品,如枳壳、赤芍能改善全身及乳房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胶原纤维合成,减轻结缔组织增生 。软坚散结药如昆布、海藻含碘,能促进黄体生成索的分泌,抑制雌激素,促进病理产物的渗出与吸收,使病态组织溶解;穿山甲、山慈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抗增生;麦芽、山楂抑制催乳素的分泌;鹿角霜拮抗雌激素,调整内分泌功能。化痰药如僵蚕、白芥子有抗瘤样增生作用,所用药物不含激素成分,但能促进卵巢功能,调节内分泌激素之间的平衡,从而使增生的组织逐渐消散、吸收、代谢,有效消除增生,预防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