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基本方:
黄芪、太子参、桔梗、半枝莲各6g,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10g,芦根、浙贝母、鱼腥草各8g,麻黄3g。辨证加减:证属邪犯肺卫型,基本方加荆芥穗、薄荷;证属痰热蕴肺型,基本方去黄芪,加知母、生石膏;证属热毒内陷型,基本方去麻黄,加服安宫牛黄丸;证属正虚邪恋型,基本方去麻黄、半枝莲、板蓝根,加麦冬、青蒿。少数重症者可配合使用红霉素加5%GS静脉滴注。
用法:
本方剂量适宜于8~12岁儿童,可根据年龄大小适当增减剂量。每天1剂,加水 10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沸,文火煎取药液500ml;第2煎加水400ml,煎取药液200ml。将2次药液混合,浓缩成300ml,分3次温服。10天为1疗程。
主治: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实用内科手册》支原体肺炎疗效标准判定疗效。临床治愈: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X线检查肺部病变完全吸收。好转: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减轻,X线检查肺部病变吸收好转。无效:未达上述有效标准。本组治疗70例,结果临床治愈 67例,好转 2例,无效 1例(因并发胸膜炎而转院)。总有效率为 98.6%。治疗后ESR、WBC、CHT等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病案举例:
张某,男,l岁3月,2000年11月10日入院。其母代诉:发热伴气喘2天。患儿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少痰,体温在38℃~39℃之间,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肌肉注射药液1次(药物不详),但病情无明显好转。诊见:发热,咳嗽呈阵发性加剧,吐泡沫样痰,喉中有痰鸣声,伴呼吸气促,时呻吟,精神差,不思食,大便稀,小便尚可,无寒战,无抽搐及呕吐,舌红、苔黄腻,指纹紧达气关。检查 T 39℃,R 26次/分,HR120次/分,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轻度发绀,双侧呼吸音增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X线胸部摄片示:两肺纹理增粗增多、结构紊乱,双下肺可见少许点片状淡薄阴影。实验室检查:WBC11.2 ×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4.0×1009/L,单核细胞绝对值:1.6×109/L,粒细胞绝对值:5.7X109/L,ESR22mm/1h;CHT1:128。西医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证属风温毒邪,郁闭肺络,肺失宣肃之痰热蕴肺型,治宜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用基本方去黄芪,加生石膏10g。1剂,依前法煎服。次日T 38.6℃,能平静入睡。用上方加紫苑、款冬花各4g,续服 2剂后,T38℃,咳嗽有所减轻,无明显气喘,指纹淡红达风关。上方加生黄芪3g,继续治疗8天,临床症状消失。复查X线胸片:正常。实验室检查:WBC 5.2 ×1009/L,ESR 6mm/1h,CHT1:8。于11月20日出院,1周后复查疗效巩固。
应用体会: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以儿童多见,近年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在人口较密集的人群中阿发生小流行,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造成多系统、多脏器病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加上肺炎支原体分离需要时间较长,特异性抗体高峰出现较晚,且难以检测,因此对儿童损害较大,应予以重视。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风温、咳嗽等范畴,多为风热毒邪侵袭机体肺系所致。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柔弱,常因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易为风温邪气所乘,或因气候变化而诱发。风温之邪侵入人体,自口鼻而人肺,肺失宣降,肺病及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致痰瘀胶结为患,或发热,或气喘,气道不畅,咳嗽尤为突出。因儿童易虚易实,正气强盛与否,对本病的预后和转归起决定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权衡正虚邪实,以扶正解毒、宣肺化瘀为主。扶正解毒化瘀汤方中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板蓝根、半枝莲清热解毒,药理研究证实此类药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黄芪、太子参益气养血,扶正祛邪,药理研究证明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血液粘、滞、聚状态;芦根、浙贝母、桔梗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可促进肺部炎症的消退。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易寒易热,既要注意清热解毒,也不可过于寒凉,以免邪遏热伏,阳气耗伤,邪反不除。故酌用麻黄,相反相成。诸药配伍,共奏宣肺、行气、化瘀、开郁之功,使肺气宣肃,瘀滞得散,不治瘀而瘀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