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文章导读: |
第四节儿科刺血
一、小儿发热
此证多为小儿感受风寒、邪气束表,肺失宣达;或饮食不节,贪食过多,食积内停,蕴积化热等困素致成。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商阳、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手太阴肺经,梅花针循经叩打。
【附方】
太白、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土方】
用三棱针或大头针刺四缝出血(点刺四缝穴处的静脉)。
【古方】
少泽双侧)出血。
不思饮食者。
3、治小儿发烧兼便秘者,用三棱针点刺人中、照海出血。
【病例】
刘,女,5岁,家住四川省巴中县巴州镇东街,1981年8月4日初诊。
父母代诉:几天来发高烧一直未退,食欲也不好。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咳嗽流涕,头痛,苔白,脉浮。
诊断:小儿发热.
治则:解表清热。
治法:用三棱针分别点刺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四缝穴,以速刺使其出血,经两次治疗后发热减退。
二、急惊风
小儿属娇阳之体,易受外邪,每因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生风,或因痰热、或受惊恐而成,出现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症状。因发病迅速,症情急暴,故称急惊风,多见于3周岁以下小儿。
【治疗】
十宣、人中,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0分钟。
肘窝、膝窝,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膻中,火罐拔吸10分钟。
大椎、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点刺人中、大椎穴,然后用两指拿提出血。
【古方】
2、用梅花针弹刺阴陵泉、太冲、大椎等穴出血。
【病例】
何XX,男,3岁,家住成都市武侯树大街,1982年
9月18日初诊。
家长代诉:昨日开始发烧,今晨病势加重,出现抽风。
症状:双目上视,壮热神昏,口噤不开,继则四肢抽搐,面色青紫、便秘溲赤,脉浮数。
诊断:急惊风.
治则:清热熄风开窍。
治法:用细三棱针点制十宣,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出血,血为鲜红色。刺后病势缓解,再配合中药治疗。处方:钩藤10克,丹皮5克,川连2克,金银花13克,连翘15克,石膏10克,知母5克,甘草3克,麦门冬6克,地龙5克。服药2剂后,热解病愈。
三、慢惊风
小儿慢惊风多因体虚或大病之后,脾胃受损,虚土木盛,虚风内动;或因急惊风延及日久,转化而来,出现抽风,形瘦,腹泻等症状,多见3岁以内小儿。
【治疗】
行间、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蘸酒点刺肘窝出血。
【古方】
在神道穴用三棱针挑刺出血。
【病例】
石XX,女,3岁,1981年7月4日初诊。
父母代诉:4月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昏睡时间长,时抽动。
症状:肢体消瘦,精神不振,昏睡露睛,颈项强直,四肢厥逆,脉沉无力,指纹青淡。
诊断:慢惊风。
治则:平肝熄风健脾。
治法:梅花针弹刺大椎、脊柱两侧,手捏提出血。细三棱针点刺行间、大都穴出血。另用温灸尺泽、神道。经两次治疗,病痊愈。
四、脐风
由于断脐时不慎,毒邪侵入经络,以致肝风内动,促成脐风。
【治疗】
百会、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附方】
少商、中冲、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火罐拔吸2分钟。
【土方】
在鼻侧从上斜下隆起处,辨色暗黄,按之坚硬拘急,用大头针刺出黄水,隔日再刺。
【古方】
1、在印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神阙穴,挤出黄水。
【病例】
周X,男,婴儿,家住贵州省遵义市茅草铺生产队,1981
年5月19日初诊。
父母代诉:出生后6天,突然发现四肢很冷,神志昏迷
不醒,抽搐。
症状:胸满腹胀,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身热抽搐,口吐白沫,两目上视,舌青,指纹紫。
诊断:脐风。
治则:驱风镇痉。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印堂稍下处,此点其色暗黄,按之坚硬拘急,刺后黄水涌出;又向上斜刺人中入1分许,10分钟后症状减轻,然后用针刺大椎、少商、中冲,术后症状消失,复用麝香少许和陈艾绒敷脐。半月后随访,小儿健康。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