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康复学院 >> 推拿基础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按摩师教程》第十章 解剖生理知识

  • 文章导读:

    第一节 神经系统知识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如图10一1)

      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分布在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的传出神经。
      这些神经与脑神经和脊神经不同,不是从中枢发出后,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而是从中枢发出后,先与植物性神经节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再由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植物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从脊髓的胸段和腰段的侧角发出;其神经节在脊椎的两侧和腹腔内脊柱的前面。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一部分从脑干发出,另一部分从脊髓的骶段发出,其神经节在脏器附近或在脏器的壁内。
      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神经支配的诸多器官,双重神经的作用往往相反,如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却使心跳减慢;交感神经使胃肠蠕动减弱,而副交感神经可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加强等等。两者的作用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这才保证了器官的协调。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们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1.脊髓脊髓呈圆柱形,位于椎管内,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
      (1)脊髓结构 在脊髓横切面上可以看到脊髓内部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周围,在灰质中央的腔,叫中央管,上通脑室,里面充满了脑脊液(如图10-2)。
      1)灰质 灰质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灰质前扩大的部分称前角,是运动性神经元的细胞聚集的地方。灰质的后端较窄长部分称后角,其中的神经元为联络元。前后角之间的地带,向外突出面形成侧角,它发出的是植物性神经,以支配内脏、血管、腺体的活动。
      2)白质 白质位于灰质外面,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色较白的传导束,有上行和下行的传导束之分。
      (2)脊髓的功能 脊髓将从躯干、四肢、内脏来的神经冲动向上传导到脑的各部分,这是上行传导束;向上传导的同时将脑的各部分发出的冲动向下传导至脊髓,而兴奋或抑制脊髓活动的为下行传导束。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脊髓在脑的支配下进行反射功能活动。 
      2.脑 脑位于颅腔内,受到颅骨的保护。脑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髓。中脑、桥脑、延髓合在一起又叫脑干,脑中间有空隙为脑室,充满着脑脊液(如图10—3、图10-4)。
      (1)大脑大脑是人类思维和意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通过胼胝体把它们联系起来。大脑表面有很多沟,两沟之间突起的部位叫回。大脑表面又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皮质的某一部位有管辖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感觉等功能,如额叶后部的运动区管理运动功能;顶叶前部的体区管理感觉功能(冷、热、触、 压等一般感觉)、这种管理是对侧性的,即右侧大脑半脑管理左侧身体的运动和感觉。而左侧大脑半脑管理右侧身体的运动和感觉。枕叶后部为视觉区,颞叶上部为听觉区。
      (2)小脑 小脑位于颅腔的后部,大脑半球的后下方。小脑通过脑干和大脑皮质及脊髓联系。它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运动的功能。
      (3)间脑 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丘脑下部组成。丘脑是大脑皮质以下的最高感觉中枢,是各种感觉冲动向大脑传导过程中的最后一个交换地方。一侧丘脑损伤(如血循障碍、肿瘤)会使对侧的肢体发生感觉障碍或疼痛。丘脑下部是大脑皮质以下的植物性功能最高中枢,调节和控制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也调节着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丘脑下部还是调节体温、水液代谢、食欲和情绪的中枢。
      (4)中脑 中脑的背部有两对隆起叫四迭体,上方一对上丘,内含上丘核,它是光反射的中枢;下丘一对内含下丘核,是声反射的中枢。中脑内有红核(它与肌肉的协调有关)和黑质。
      (5)桥脑 桥脑内含大量纵行和横行的纤维及一些灰质块。
      (6)延髓 延髓有调节心跳、呼吸、血管运动等功能。延髓是生命活动中枢所在地,如受伤可危及生命。
      3.脊神经 脊神经共有31对,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觉。其中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从后根进入脊髓。又有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从前根出脊髓。根据脊神经所出的部位,将脊髓分成31段:颈8段,胸12段,腰骶各5段,尾1段。它们支配各自部位的运动和感觉。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较细,支配背部肌肉的运动和皮肤的感觉,前支的胸神经沿肋骨下缘行走,形成肋间神经,支配胸腹壁的皮肤和肌肉。前支的其他脊神经,均与附近的神经结合,形成神经丛,它们是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诸神经丛再分出许多神经,分别分布到颈部、上肢、胸、下肢、会阴部的皮肤和肌肉。当神经受损伤时,就会使它所支配的肌肉出现瘫痪,皮肤感觉麻木或疼痛等症状(如图10一5)。
      4.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它们是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如图10一6)。
      脑神经功能:嗅、视、听三对神经分别传导嗅觉、视觉、听觉和头的位置运动觉。动眼、滑车和外展三对神经支配眼球外肌肉,使眼球能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三叉神经是混合神经,感觉支支配头面部包括眼眶、鼻腔、口腔的一般感觉(冷热痛触觉);运动支支配咀嚼肌的活动。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和舌前2/3的味觉。舌咽神经支配咽部的感觉和运动,舌后1/3的味觉及唾菠分泌。迷走神经调节心跳,胃肠道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副神经支配转头和耸肩的肌肉,舌下神经支配舌肌。

    第二节 血管结构知识

    一、动 脉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作用是使血液在血管里不断循环流动,将消化器官吸取的营养物质和从肺部吸入的氧气供给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然后将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及代谢产物等从肺、肾、皮肤等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生命机能的活力。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类。心脏和这些血管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布满全身。整个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使全身的血液不休止的流动。体循环也叫大循环,是经过身体大部分的循环途径,心脏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被输送到主动脉,通过诸多的动脉,分布到全身各部直至微细动脉,最后至毛细血管,再流入全身各部的小静脉,渐渐合为大静脉,再逐步汇集到右心房。肺循环也称小循环,在心脏收缩时,右心室将血液射出到肺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后,在肺内放出二氧化碳,同时吸入新鲜氧气,从而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血液循环的全过程是靠血管作为输送管道,血管结构知识是按摩师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 
      根据血管腔的大小,动脉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动脉。根据管壁的结构一般分为内、中、外膜三层。
      1.内膜 内膜是最薄的一层,主要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表面光滑,利于血液运行。内皮下层为薄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具有缓冲与联系深层组织的功能。如遇内皮细胞损伤,该层有修补机能,在内膜分界处有一层弹性纤维,对血管的舒缩有较大作用。  
      2.中膜 中膜是最厚的一层,主要由环行平滑肌组成。平滑肌细胞中间,夹有弹性纤维,大动脉管壁内含弹力纤维较多,有弹性,故可缓解心脏射血时的压力;在心脏舒张时,由于弹性纤维的回缩,促进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运行。小动脉壁内以平滑肌为主,当平滑肌收缩时,可改变小动脉的管径,从而影响、改变局部的血液流量和血液阻力。当其收缩时,管径变小,血液不易流到毛细血管中,从而使动脉中血液量增加;当其舒张时,血液就通畅地流到毛细血管内。
      3.外膜 外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大动脉外膜胶原纤、维很多,有较大的抗张力功能,以防止血管过度扩张,使大动脉中的血压维持在一定范围。
      动脉里含有氧气多,血液鲜红。行走体表的动脉如桡、肱、股、足背等浅动脉可以摸到。其余在躯干、四肢深部行走(如图10—7)。

     
    二、静 脉

      静脉的管壁比动脉壁薄,管径较大,管壁也分内、中、外膜三层。外膜比较发达,中膜弹性纤维、平滑肌都比动脉少。管壁内有由内膜形成的静脉瓣,防止血液的逆流。当血液向心流动时,瓣膜被压而贴附于管壁内面,如血液逆流,瓣膜即被血充满,使管腔暂时关闭。从而制止血液的逆流。
      静脉分为深、浅静脉。浅静脉在皮肤下能够看到,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青筋”。上下肢的浅静脉在医疗时常用于抽血、静脉注射、输血、输液等。头颈部和上肢静脉血汇合到上腔静脉,躯干、下肢的静脉血汇集到下腔静脉。腹腔、胃、肠、胰、脾器官的静脉汇合成门静脉,入肝脏,通过肝静脉流出肝脏而进入下腔静脉,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内对营养物质进行处理加工,由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再经心脏的功能而分布全身(如图10—8)

     
    三、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壁薄,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分布全身各器官组织中。管径极小,故血流较慢,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