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文章导读: |
第一节 运用15种基本解法解除5种常见身体不适症
一、运动疲劳 |
运动疲劳多发于运动后几小时至1~2天。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僵硬无力,工作能力下降,个别人还会出现肌肉痉挛,俗称“抽筋”。 |
二、精神疲劳 |
精神疲劳多因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用脑过度及睡眠不足等所致。其表现为头昏脑胀,头痛,精神不能集中,全身酸软等。 |
三、肢节疲劳 |
肢节疲劳是指四肢的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的疲劳。本症多由运动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或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所造成,如跑步、登山、提举物品、打球等。其症状是局部关节的酸、胀、痛、软、无力等。施术部位以其症状明显的关节部位为主,施术手法以开导放松关节软组织为主,结合关节的被动活动。 |
四、周身乏力 |
周身乏力是指浑身疲困,行动无力,四肢酸懒。导致周身乏力的原因很多,这里所介绍的周身乏力,是指由于超负荷运动量所导致的过度疲劳及由于各种疾病如泻泄、高热等发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一症状。 |
五、头昏背痛 |
头昏多指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即可减轻,重者可有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背痛是指背部板滞疼痛,牵连后项,肩胛不舒,兼有恶寒者为风冷乘袭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涩滞,常见于伏案工作者的慢性劳损。头昏、背痛二者从表面上看互不相干,但在临床上二者常同时出现,如颈椎病等。 |
第二节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按摩方法
一、肩周炎(五十肩) |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或汗出受风,睡卧露肩,外感风寒及上肢外伤后固定时间太长,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一般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称“五十肩”。 |
二、落 枕 |
落枕为常见病,多于晨起后发现颈部一侧疼痛,转动不便。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枕头过高、过低,使肌肉较长时间维持在过度伸展位,造成颈部肌肉痉挛所致。轻者2~4日即可自愈,重者可延续数周。 |
三、腰腿痛 |
腰腿痛为多发病,病因复杂,涉及到病种也较多,如泌尿系肿瘤与炎症,妇科中的附件炎等。还有骨伤科的第三腰椎横突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椎骨质增生,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及风湿病等。所以对腰腿痛的病人,一定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发病原因及治疗经过,同时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查看有无棘突的凹陷及突出,腰的功能情况,有无侧弯畸形及腰部的压窜痛,如有下列情况,应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 |
四、足跟痛 |
足跟痛以中老年人多见,体型且巴胖的女性易患此症,多逐渐发病,一般无明显受伤史,其症状为局限性足跟痛,尤以晨起下床后行走时疼痛剧烈,行走一段路后疼痛反而减轻,休息后疼痛如前。 |
五、碌关节扭伤 |
踝关节扭伤在体育运动及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如从高处落地,站立不稳,或行走时踏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而造成损伤。轻者可造成韧带的部分撕裂,重者造成韧带的全部断裂或踝部的撕脱骨折。对于新发生的急性损伤,一定要在排除韧带的全部断裂及骨折后方可施术。早期按摩手法宜轻,时间宜短,以免加重损伤,加重局部的瘀血肿胀。 |
第三节 十四经脉循行路线
一、手太阴肺经 |
十四经脉为十二经脉及督脉、任脉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特点是:各条经脉的分布部位都有一定的规律,每条经脉都有内属脏腑与外络肢节两个部分,每条经脉隶属于一个内脏,在脏与腑之间有表(腑)里(脏)相互属、络关系;每条经脉在经气发生病理变化时都有其特殊的症候群表现;各条经脉在体表相应处都有腧穴的分布等。各经脉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调整机体虚实,治疗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
二、手阳阴大肠经 |
1.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腑)的经脉,从食指末端桡侧起始,沿着食指桡侧上缘,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沿前臂的桡侧上缘,进入肘弯的桡侧外面,再沿上臂的外侧前面,走向肩关节的前上方,在肩背部同手太阳经的秉风穴交会后,向上出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与督脉的大椎穴交会,再向锁骨上窝(缺盆)直入,向下和肺脏联络,又通过横膈,统属于大肠。 |
三、足阳明胃经 |
1.循行路线 足阳明胃(腑)的经脉,始于鼻的两旁,上行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向旁边交会足太阳经于睛明穴,向下沿鼻外方进入到上齿中,回转过来挟着口角环绕口唇,向上交会于督脉的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处任脉的承浆穴,后沿着下颔的舌下方,浅出于本经的大迎穴,沿着下颌角前下方的颊车穴向上到耳前,经过耳前颧弓上缘,与足少阳经的上关穴交会,沿发际边缘,交会足少阳经于悬厘、颌厌,到前额交会督脉于神庭穴。 |
四、足太阴脾经 |
1.循行路线 足太阳脾(脏)的经脉,起于足母趾内侧的末端,沿坶趾内侧边缘掌侧和背侧的交界处,经第一趾跖关节突起的后面,向上到内踝前边,分布到小腿后,沿胫骨后缘,交叉浅出于足厥阴的前面,走上膝关节的内侧到达大腿内侧的前面,向上行到腹部深入,交会任脉于中极、关元、下脘等穴,统属于脾脏,并同胃联络,再向上交会足少阳经于日月穴,与足厥阴经相会于期门穴,通过横膈,行于食管的旁边,经手太阴经的中府穴,连在舌根部,散布于舌下部位。 |
五、手少阴心经 |
1.循行路线 手少阴心(脏)的经脉,起始于心中,出属于心脏周围血管等组织(心系),向下通过横膈,与小肠相联络。 |
六、手太阳小肠经 |
1.循行路线 手太阳小肠(腑)的经脉,起于小指外侧末端,沿掌侧和背侧的交界线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中间,向上沿尺骨边缘,到肘尖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中间,向上沿上臂外侧,出于肩关节后面,绕行于肩胛冈的上下窝,在肩上与足太阳经交会于附分、大杼,并与督脉的大椎穴相交会,再向前进入锁骨窝中,入体腔与心脏联络,沿食道,过横膈,到达胃部,和任脉交会于上脘、中脘穴的深部,统属于小肠。 |
七、足太阳膀胱经 |
1.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腑)的经脉,起于眼睛内眦角,向上到额部同督脉交会在神庭穴,并与足少阳经交会于头临泣穴,上至头顶部再和督脉交会于百会穴。 |
八、足少阴肾经 |
1.循行路线 足少阴肾(脏)的经脉,起于小趾的下面,斜向足底心,出于足舟骨粗隆(然谷穴).,沿内踝的后面,分布脚跟中,从此向上,与足太阴经交会于三阴交穴,到腓肠肌内,向上到胭窝的内侧,再上达大腿内侧的后方,至尾骨端的长强穴和督咏相交,穿过脊柱里面,统属于肾,联络膀胱,并与任脉交会在关元、中极穴。 |
九、手厥阴心包经 |
1.循行路线 手厥阴心包(脏)的经脉,起于胸中,出来统属心包络,向下过横膈,经上、中、下部同三焦联络。 |
十、手少阳三焦经 |
1.循行路线 手少阳三焦(腑)的经脉,起于无名指靠小指一侧的末端,向上出第四和第五掌骨的中间,沿手背到腕关节外侧,走前臂的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部,沿上臂外侧到肩部,交手太阳经于秉风穴,与督脉会于大椎穴,从足少阳经的后面,交会足少阳经于肩井穴,入锁骨窝,分布两乳当中(膻中),脉气分散同心包相联络,向下过横膈,统属上、中、下三焦。 |
第四节 常用取穴方法
一、体表标志 |
取穴方法一般分为体表标志、折量分寸和指量法三类。体表标志与折量分寸的定位较为恒定、明确,指量法应用较方便但差异性也大,所以,临床取穴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适当选择应用。 |
二、折量分寸 |
|
三、指量法(如图8-1) |
在体表标志和分部折量的基础上,临床取穴多以手指来比量。因为各人手指的长度和宽度与其他部位有着一定的比例,用其本人的手指来量分寸,即通常所说的“同身寸”。术者也可以用自己手指量取别人的穴位,但要根据对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适当的伸缩。 |
第五节 全身按摩施术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施术程序 |
全身保健按摩施术手法繁多,常用的手法大概20多种。本章介绍常用的基本手法,这是保健按摩方面的基本功,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 |
二、胸部保健按摩施术程序 |
1.分肋法 |
三、腹部保健按摩施术程序 |
1.腹部横摩法 |
四、背部保健按摩施术程序 |
1.拿肩井法 |
五、腰部保健按摩程序 |
1.推按腰背肌法 |
六、下肢部保健按摩程序 |
1.拳顶合揉法 |
七、上肢部保健按摩程序 |
1.肩周摩按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