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药膳食疗 >> 妇科·美容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丝瓜:女性健康“伴侣”

  • 文章导读:

      厨房原料

      丝瓜,又叫天萝、天丝瓜、天络瓜、蛮瓜、绵瓜和布瓜等,为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东印度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性气候条件。大约在唐末宋初传入我国,南宋中期的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丝瓜涤砚磨洗,余渍皆净,而不损砚。”宋朝的杜北山《咏丝瓜》诗中说:“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种植丝瓜。”近几年,丝瓜在节能日光温室中做越冬、早春栽培、或越夏栽培,其产量明显高于露地栽培。因市场价格较高,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瓜类,深受菜农喜爱。

      营养价值

      丝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瓜氨酸以及核黄素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分—皂甙,是夏秋之家常蔬菜,鲜美、滑爽,老幼咸宜,营养丰富,且颇具药用价值。仅蛋白质的含量就比黄瓜、冬瓜高出1至2倍,钙的含量也比其他瓜类高出1至2倍。

      保健功效

      丝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全身都可入药。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丝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络、行血脉、美容抗癌等功效,并可治疗诸如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热病烦渴、筋骨酸痛、便血等病症。

      1.美容祛皱。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祛皱,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有“美人水”之称。同时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一是补水。丝瓜水含有糖类、植物黏液、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可维持角质层正常含水量,减慢脱水与延长水合作用,能补充肌肤必要的水分,保持肌肤水嫩、细腻。二是保湿美白。丝瓜水含有大量天然保湿因子,不黏腻的保湿成分可有效舒缓绷紧干燥的肌肤,使面部肌肤保持湿润,富有弹性,肤色靓丽、红润、洁净、白皙。三是祛皱。作为药材,丝瓜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柔和吸附老废角质,清除深层污垢,抑制黑色素细胞生成,可有效改善粗糙有皱纹的皮肤,使肌肤回复幼嫩光洁,令肤质变得柔润亮泽。四是消炎。作为药材,丝瓜水具有活血通络、清热润肤作用,经常使用可有效祛除面部皮肤的黑头、粉刺等。五是平衡。丝瓜水性甘,温和,可调节面部皮脂分泌,对面部皮肤具有清爽、收敛、镇静、平衡的功能。

      2.抗病毒、抗过敏。丝瓜独有的干扰素诱生剂,可起到刺激肌体产生干扰素,起到抗病毒、防癌抗癌的作用。据医学研究表明,丝瓜提取物(Lo43)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感染病毒前注射Lo43,保护率可达60%~80%。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3.健脑。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1等含量亦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保持大脑健康。

      4.调理月经。女性如果有月经不顺的困扰,包括月经经期及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生理期间身体不适等,都可通过平时饮食上多吃丝瓜,来对体质进行养护,以改善月经不顺。另外,古人还认为老丝瓜筋络贯穿,有如人体的经络走向,所以借助老丝瓜之气来导引人体的经络,也能帮助通畅经络、通顺气血,每个月该来的月经自然也通顺了。

      5.其他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更详细记载,“其有凉血解热毒,活血脉,通经络,祛痰,去风化痰,除热利肠和下乳汁等妙用”。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丝瓜的确具有活血、凉血、通络、润肤、解毒、消炎等功效。因此丝瓜浑身是宝,其种子、瓜叶、瓜花、瓜藤、瓜根、瓜络均可利用。丝瓜络常用于治疗气血阻滞的胸肋疼痛、乳痛肿等症。丝瓜藤常用于通筋活络、祛痰镇咳。专家研究发现,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美容去皱的特殊功能。丝瓜粒则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腰痛不止、润肠通便、食积黄疸等症。丝瓜皮主治疮、疖。丝瓜花清热解毒。丝瓜叶内服清暑解热,外用消炎杀菌,治痱毒痈疮。丝瓜根也有消炎杀菌、去腐生肌之效。老丝瓜干后制成药材称为丝瓜络,以通络见长,用于治疗胸肋痛、筋骨酸痛等症。

      温馨TIPS

      1.丝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

      2.丝瓜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3.烹制丝瓜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勾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这样才能显示丝瓜香嫩爽口的特点。

      4.丝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时不宜加酱油和豆瓣酱等口味较重的酱料,以免抢味。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