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中药饮片 药店销售大放开 | |
文章导读: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与民族昌盛、国家繁荣息息相关。中国人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不同营养成分的互补,注重营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怎样才能做到平衡膳食,科学配餐呢?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员、中医营养专家赵霖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就“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作了特邀报告,提出辨证用膳、科学配餐的基本观点。
赵霖指出,平衡膳食就是根据身体的需要,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这是中华民族对传统膳食结构的精辟论述。
中国自古的食疗,就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依据天然食物的健康功能,用蔬菜、谷物、豆类、肉类等各种食物补充和调节机体营养平衡。中药有四气五味及归经之说,食物同药物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以及归经之说。熟知食物的食性、五味和归经,对科学运用和指导食疗,对防病治病和保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辨证用膳
指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养生防病中,食物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暑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如阳气生发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温盛、气候异常时,饮食应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之物,并应选食鸭梨、荸荠、橘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取其清淡、甘凉之性,以免积热在里。夏季暑热兼湿,肌腠开泄,出汗亦多,人常贪食生冷、寒凉之物,太过则易伤脾胃。因此,炎暑之季,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如西瓜、冬瓜、白兰瓜等,常饮绿豆汤,并以灯心、竹叶、石膏、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盛夏季节,平素为阳虚体质,常服人参、鹿茸、附子等温补之品的人,也应减少服用或暂停服用。秋冬季节也需要适应季节的气候特征。对于疾病治疗过程中食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四时气候。同是风寒外感,可用辛温之物取汗,葱白、生姜煎水只宜在冬季服用,盛夏时节宜选用鲜藿香叶加冰糖煎水代茶,以求驱散表寒。秋季燥盛,应配以桑叶、菊花、芦根等辛凉、生津之物。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饮食,所以应加以考虑。
科学配餐
赵霖提出了科学配餐五项原则:
一是确保食物结构合理,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全面食用可保持营养平衡。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应分别是10%~15%,20%~30%,60%~65%。
二是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应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合适。采用合适的三餐比例,就是人们常说的“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三是保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的供给量。蛋白质除部分由粮食提供外,总量的1/3~1/2必须由大豆、肉类、蛋类供给。除植物油和食物本身所含的脂肪外,还应搭配部分动物脂肪,即通过食物中适量搭配肉类来解决。
四是蔬菜水果的供给量每人每天需800克左右,其中4/5为蔬菜,1/5为水果。蔬菜中最好一半是绿色或有色的叶菜,品种应当多样化,不仅包括根、茎、叶、花、果类蔬菜,还要搭配豆类、菌类和藻类。
五是膳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食要做到杂与精、干与稀搭配平衡;副食调配要做到生熟菜搭配、荤素搭配平衡;在荤菜方面,既要有4条腿的猪、牛、羊(任意选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鱼类。由于烹调食物原料的品种与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通过科学搭配,就能保证每道菜所含的营养成分更全面,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