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
文章导读: |
偏头痛是现代都市常见病,因其病因复杂,临床治疗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丰富经验和独到心得,特别在针灸和方药、心理综合调理方面,有很好的成效。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教学顾问孙曙霞博士以偏头痛为题,撰文讲解中医对此病的针药施用原理,标本兼治。
中华医药版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合办的《杏林新语》专栏,逢每月第二、三个星期一刊出。下周一,孙医师续为读者解构偏头痛的针灸选穴和推拿手法治疗。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为一组常见的血管性头痛,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头痛发生或发作时可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约50%病人有家族史。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烈日照射,低血糖,食用高酪胺食物(如巧克力,奶酪,柑橘)及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偏头痛发病的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50%有家族史,但无一定的遗传方式。
内分泌因素:多于青春期发病,月经前后易于发作,更年期后逐渐消失,所以女性发病居多──性别:女>男,2-3:1。
生化与代谢变化:神经介质、血管活性物质及其生化变化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疲劳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奶酪、巧克力、啤酒、熏鱼等饮食因素可诱发。
关于此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中医学根据症状病因病机的不同,有“头风”,“偏正头风”,“半边头痛”,“风头痛”,“偏头风”等病名。其病因病机复杂,证见多端。有报道指偏头痛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显著增高,实验研究还发现偏头痛间歇期存在多种脑功能障碍,可以说也是中风等疾病发病的一个潜在因素。
几千年来,中医针灸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能够辨证用针用药,标本兼治,综合调理。
中药治疗
大致可分为四种:
1、风寒袭络型
证见:头痛起病急剧,其痛连及项背,疼痛多以制痛、跳痛或重痛为主,恶风,遇风寒加重,舌质微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浮紧。有偏头痛发作史和起居不慎、外感风寒的明显诱因。
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方药:川芎30g,羌活15g,白芷10g,细辛10g,荆芥15g,防风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10g。寒邪甚者,加麻黄、附子;伴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半夏;口渴、便秘、溲黄者,重用生石膏,加黄芩,去细辛。
2、气滞血瘀型
证见:头痛如裂而眩,病势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阵发性搏动样跳痛、刺痛、电击样痛,伴心烦易怒、坐卧不宁、胸胁胀痛、善叹息,或伴恶心、呕吐、口苦、厌食,舌质红或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黄,脉弦数有力或弦涩。
治以:当平肝泻火熄风、理气化瘀通络。
方药:天麻20g,钩藤20g,生石决明3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白芍各20g,川芎30g,丹参30g,全蝎10g,僵蚕10g,柴胡15g,枳壳12g,黄芩10g,甘草10g。恶心、呕吐严重者,加竹茹、代赭石;心烦失眠重者,加珍珠母;眼珠胀痛者,加夏枯草、龙胆草、栀子、白蒺藜、菊花;阴虚阳亢者,加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女贞子。
3、痰浊中阻型
证见:头痛昏蒙、困重如裹,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纳呆,舌胖大有齿痕,或暗紫,或暗淡,苔白腻或厚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以:豁痰醒脑、化瘀通络。
方药:半夏15g,白朮12g,天麻20g,茯苓30g,陈皮15g,生姜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20g,赤芍10g,甘草10g。痰湿郁久化热,伴见口苦、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者,去白朮加黄芩、枳实、竹茹;伴眩晕昏蒙较甚、耳鸣重听、神志不宁者,加胆南星、石菖蒲、远志;痛甚者,加白芷、细辛、全蝎、蜈蚣。
4、脑窍失养型
证见:头痛缓慢而作,病势缠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其痛多以空痛、隐痛、昏痛为主,每兼眩晕,遇劳加重。
治以:扶正补虚、祛邪缓痛为主。
方药:偏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偏血虚者用四物汤,偏阴虚者用左归丸,偏阳虚者用右归丸,气血双亏者用八珍汤,阴阳双亏者用大补元煎,气血阴阳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随证加减搜痰、化瘀、通络、止痛之品,以达益气养血、滋阴扶阳、活血化瘀、祛痰利窍、缓急止痛之效。从而使患者气血充,阴阳平,脑髓充盈,脉络通,则头风除。
针灸治疗 当前,人类面临着化学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和疾病谱的变化诸多问题。因此逐渐把治疗和保健的希望寄托在中医医药发展上。回归自然,崇尚以针灸为主的自然疗法的潮流正在形成。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无毒副作用。随着中医开放,针灸医学已走向世界,针灸在世界上被称为“东方神针”。因此,有科学家预言“针灸的世界化,指日可待”。目前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在享用针灸治疗作用。针灸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人钟爱,因有其以下的作用:中医治疗偏头痛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能够辨证用针用灸,标本兼治,综合调理。
1.镇痛作用: 针灸可以提高机体和痛阈或耐痛阈,以治疗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胃痛,神经痛,躯体疼痛等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大家常听到的针灸麻醉就是基于这种镇痛作用。
2.调整作用: 针灸的调整作用是最根本的作用,它贯穿所有的作用之中,其中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是针灸不同于药物等其它疗法的作用之一,中医理论认为“用针之要,在于调气”,所谓调气,即调节脏腑经络之气,使其从偏胜或偏衰状态回转平衡协调,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可治泄泻,也可治便秘,即可治遗尿,又可治癃闭,它对肌肉痉挛有疗效,而瘫痪麻痹也是适应证,这就是针灸调阴与阳,使机体从这样或那样的异常状态中恢复过来,所以说针灸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性调整作用,也就是它对机体亢进或低下,兴奋或抑制等病理变化,可使之趋于正常而恢复健康,即机体功能正常化。 针灸的调整作用是通过人体的三大平衡系统来实现的。神经系统,神经─体液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其中神经机制在调整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因此在临床上治疗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时,针灸会针灸会收到显著效果。如治疗偏头痛,失眠,月经不调,肥胖,疲劳综合症等都取得较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