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灸法常识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阳虚证可用化脓灸

  • 文章导读:

    适应病证

        化脓灸疗法的主要特点是扶阳,因此其主要适应病证为一切阳虚病证(阴证)。“艾灸扶阳,多灸重灸”之法,可以治疗中西药久治无效和针刺针感很差的所有慢性病、顽固病和部分内科危急症均可使用,也可以用于恶性肿瘤与癌症(或配合手术后放疗、化疗)患者。

        主治疾病

        按现代医学名称,常用于哮喘、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心脑血管病、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慢性胃肠炎、阳痿、遗精、早泄、前列腺病、肾炎、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牛皮癣、顽固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白癜风、肝炎、肝硬化、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习惯性感冒、失眠、抑郁症、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各种重大疾病的恢复期与康复期,以及多种疑难症。

        灸疗能治800多种病,特别是灸疗对于难治性疾病,不论是在中医治疗,还是予西医治疗,都可同时配合灸法,以提高上述疑难杂症的治疗成功率。另外还可用于养生保健。

        主治证型

        阳虚证最为常见的表现是“怕冷”,在同样的气温环境下,手脚或身体发凉比别人明显,中医所称阳虚体质。怕冷、手脚发凉是阳虚证的基本征象。另外,阳虚体质者也是许多疾病患者的体质类型。

        由于体质阳虚,阴寒之邪必盛,阴寒湿瘀随之而来,可带来诸多病证。当代火神派名家李可老中医认为,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无一例。足见阳虚阴盛是导致现代诸多疑难杂症的最为主要病机之一。早在明代,大医家张景岳就认为:“夫今人之气有余者,能十中之几?其有因禀受,或因丧败,以致阳气不足者,多见寒从中生,而阳衰之病,无所不至。”而在治疗中,他指出:“惟高明见道之士,常以阳衰根本为忧”(《景岳全书》)。

        辨证方法

        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制定了“辨认一切阳虚证法”,他说道:“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这些,郑钦安称之为“阴象”“阴色”“寒形”。这就是我们在临床上所要遵从的辨证规范。

        云南火神派名家吴佩衡先生,把阳虚症的辨证浓缩为十六字真诀:“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气短、少气懒言”。这个法则是吴氏家族及其追随者所遵从辨识扶阳的标准。

        为了更有条理起见,当代火神派名家张存悌总结出以“舌、脉、神、色、口气、便”为纲,将郑钦安“用药真机”归纳如下:

        舌:舌青或舌淡润,满口津液;

        脉:脉息无神;

        神:多安静;

        色:唇口淡白;

        口气:口不渴,但渴而喜热饮;

        二便:顺畅。

        河南火神派医家及研究学者傅文录总结,但凡是“舌淡、脉弱”者,就可判断为阳虚证,即阴证。这样,在临床上就更容易把握阳虚病的辨识要领,并有效地采用扶阳化脓灸疗法与扶阳方药,治疗阳虚证。

        阳虚证灸治思考

        阴虚(阳证)病证不宜灸治

        对阳虚(阴证)病证,临床应用扶阳化脓灸疗法当然不会有错。如患者为阴虚(阳证)病证,是否能采用化脓灸疗法呢?这个问题,自古至今都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当脉盛呈现阳证,说明正邪斗争比较剧烈,因灸法以火热为治疗的手段,若施灸不当,则会使正气妄行而出现变证。如《灵枢·终始》所说,人迎与寸口脉俱比正常脉旺盛三倍以上者,不宜灸,“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灸疗有补泻之分

        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以火补者,毋 艾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也说:“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千金要方》灸例亦云:“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荥,内为阴部卫,故脏腑周流,名日经络。”“灸之生熟,亦宜撙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大法补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梃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制做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神灸经纶》中“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对灸疗做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由此可见,艾灸的补泻操作方法很早就有区别。

        虽然古今都对阳证患者灸法做了很多研究与探讨,但有一点需说明的是,一定要遵从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就我们的多年临床观察与研究来看,大凡对于阳证、热证、实证,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最好避免使用火疗灸法,以免适得其反。如果确有充分把握,结合辨证或是结合中药汤剂时,也可以同时采用灸法治疗。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