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
文章导读: |
灯火灸疗法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医疗方法,始载于《本草纲目·灯火》,属于中医学的“灸疗学”范畴,又名灯火焠、灯芯灸、灯火蘸、烧灯火或爆灯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灯芯火对皮肤的温热刺激,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对疾病起到“外惹内效”之功。千百年来,临床实践证明,灯火灸施术方法简单,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疗效较好。
施灸材料
灯芯草数根(药店有售)、植物油(胡麻油、苏子油、香油、豆油均可)、火柴、普通消炎药膏、紫药水。
施灸方法
一、明灯爆灸法 取灯芯草1根(约10厘米),蘸植物油并使之浸渍寸许,点燃灯芯后,对准选灸穴位,快速直接点触于穴位上爆灸。一触即离去,听到“叭”的爆响声,即告成功,此为1壮。本法灸后局部皮肤会稍灼伤,偶会起小水疱,3-4天后水疱自然吸收而消失。本法适应性广,常用于各种急性病症的治疗。
二、阴灯灼灸法 取灯芯草1-2根,蘸植物油点燃约半分钟后,吹灭灯火,待灯芯温度稍降,利用灯火余烬点于所选穴位灼灸,一触即为1壮。主要治疗各科急性和慢性病的治疗。
三、压灯指温熨法 取灯芯草1-3根,蘸植物油点燃明火,然后术者用拇指指腹压在灯芯火上,旋即利用拇指指腹的温度迅速移压在患部或治疗穴位上。此法多用于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
四、灯芯柱灸法 取灯芯草1-2根,剪成1厘米长的小段,谓“灯芯柱”,再将剪下的“灯芯柱”浸在植物油中。治疗时将浸油的灯芯柱稍滴干,然后将其竖直放于所选穴位上,点燃,任其燃烧。每燃完1柱为1壮,每穴1-2壮为度。本法适用于慢性病、虚损性疾病的治疗。
施术疗程
灯火灸疗法历来很讲究治疗时机,强调“轻病早治、急病速治、慢性病长期治”。因此,施治的疗程长短和间隔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讲,对于急性病证以及急性痛证,如中风晕厥、感冒之类,宜每日施灸1次,连续1-3天可治愈,故疗程相对短少;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气管炎、慢性胃肠炎、骨质增生等,一般2-3天施灸1次,5-10天为1个疗程,一般要1-3个月才能逐渐生效,所以疗程相对较长。
注意事项
面部、黏膜以及大血管附近,不宜施灸;妇女妊娠期,腰骶部、少腹部不宜施灸。因本法属火热刺激,凡实性、热性病证不宜施灸。
小儿皮肤娇嫩,取穴宜少,宜采用阴灯灼灸法、压灯指温熨法,不提倡明火爆灸。灸后局部出现轻微的火灼焦点,或偶尔发生小水疱,可用针将其挑破,挤去黄水,应保持局部清洁,涂以消炎药膏,预防感染。
临床应用
灯火灸疗法最常用于治疗感冒,治疗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效果都好。
风寒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咳嗽、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等,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疏风散寒,宣肺解表,主要取穴为风池、风门、列缺、合谷。宜用明灯爆灸法,每天施灸1次,每穴1壮,连灸3-5天。头项强痛者可加外关穴;鼻塞不通加迎香穴;发热或高热加大椎穴、曲池穴;喉痒咳嗽者加肺俞穴、天突穴。
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咽喉红肿疼痛、痰黏或黄、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宜疏风散热、肃肺解表,主要取穴为大椎、合谷、风池、外关。宜用明灯爆灸法,每天施灸1次,每穴1壮,连灸2-3天。
药理作用
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通过灯火灸灼灸体表穴,能调和营卫、宣肺解表;温热效应刺激穴位,可起到温中散寒、健脾暖胃之作用。临床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证。
行气活血、散结消肿 灯火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机温调,营卫和畅,起到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作用。
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中医认为,“人体以阳气为本,得其所则体强而寿长,失其所则体弱而夭”。灯火灸属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且能温阳补虚、回阳苏厥。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如虚脱昏厥、休克、久痢、久泄、遗尿、遗精、早泄、阳痿、崩漏等证。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还可用于治疗气虚下陷之证,如子宫下垂、眼睑下垂、胃下垂、脱肛,以及妇人崩漏等证。
降逆平肝、引气下行 可以治疗气逆上冲、肝阳上亢等证,如常灸涌泉穴,可治疗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常灸足三里、绝骨等穴,可预防肝风内动而引起的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