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
文章导读: |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名济时,编著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后经扩充辑集为《针灸大成》十卷。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 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的一些基本操作归纳为“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八种。
杨氏十二手法
手法 |
操作 |
作用 |
爪切 |
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 |
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营卫 |
指持 |
右手持针于穴上 |
(准备进针) |
口温 |
入口中温热 |
(此法今已不用) |
进针 |
神定、息匀,审穴在何部分,重切经络,少待方可下手 |
(将针刺入) |
指循 |
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 |
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 |
爪摄 |
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 |
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其气自通行也 |
针退 |
分明三部,一部一部缓缓而退 |
(由深出浅) |
指搓 |
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 |
泄气 |
指捻 |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至人部,内捻者为之补,转针头向病所,令取真气以至病所;……外捻者为之泻,转针头向病所,令挟邪气退至针下出也 |
行气,内外移行上下 |
指留 |
出针至于天部之际,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出针前稍作一停留) |
令营卫纵横散 |
针摇 |
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 |
泄法:使孔穴开大,邪气出如飞 |
指拔 |
待针下气缓不沉紧,用指捻针如拔虎尾 |
(起针) |
下针八法表
手法 |
作用 |
方法 |
揣 |
取准孔穴 |
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 |
免伤荣卫 |
刺荣掐按其穴,以针而刺;刺卫撮起其穴,卧针而刺 | |
爪 |
宣散气血,欲使不痛 |
爪而下之,左手重而切按,右手轻而徐入 |
搓 |
补泻 |
搓而转者,如搓线之貌,勿转太紧,左补右泻 |
弹 |
补 |
先弹针头,待气至,却进一豆许,先浅后深,自外推内 |
摇 |
泻 |
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后浅 |
扪 |
补 |
欲补时,出针扪闭其穴 |
循 |
令气血宣散,邪气散泄 |
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旁循之 |
捻 |
(行气) |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针,内捻令气行至病所,外捻令邪气至针下而出 |
下手八法中爪、搓、摇、循、捻分别与爪切、指搓、针摇、指循、指捻五法相同。揣,主要是“以手揣摸其处”,探明穴位得准确位置。弹,是“先弹针头”(针尾)再配合插针,是“补针之法”。扪,是在“欲出针时,就扪闭其穴,不令气出,使血气泄,乃为真补。”
杨氏针法
补针与泻针要法杨氏将针法补泻归结有补针要法和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
“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长呼气一口,刺入皮三分。针手经络者,效春夏停二十四息;针足经络者,效秋冬停三十六息。催气针沉,行九阳之数,捻九撅九,号曰天才。少停呼气三口,徐徐又插至筋骨之间三分,又如前息数足,复觉针下沉涩,再以生数行之,号曰地才。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随之。此为极处,静以久留,却须退针至人部,又待气沉紧时,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热,虚羸痒麻,病势各散。针下微沉后,转针头向上,插进针一豆许,动而停之,吸之乃去,徐入徐出,其穴急扪之。岐伯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正谓针之不伤于荣卫也。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矣。”
“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三次,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插入三分,刺入天部,少停直入地部,提退一豆,得气沉紧,搓拈不动,如前息数尽,行六阴之数,捻六撅六,吸气三口,回针提出至人部,号曰地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二口,回针提出至天部,号曰天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回针,提出至皮间,号曰天才,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此为极处,静以久留,仍推进人部,待针沉紧气至,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冷,寒热痛痒,病势各退,针下微松,提针一豆许,摇而停之,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
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
(1)进、退针法:无论补法泻法,进针都和《神应经》一样,随咳进针,以免损伤经气。补法分三部而进,是徐进的方法,先在浅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深层施行手法。泻法在刺入浅层稍停后直接刺入深层,先在深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浅层施行手法,这样分三部而退,是徐退的方法。
(2)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随吸气而退回。
(3)撚撅法:撚,就是捻转;撅,就是提插。参照杨氏其他手法,撚法,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撅法,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
(4)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如《针灸大成·医案》:“虞绍东翁患膈气之疾,形体羸瘦,药饵难愈,召予视之。六脉沉涩,须取膻中以调和其膈,再取气海以保养其源,而元气充实,脉气自盛矣。后择时针上穴行六阴之数,下穴行九阳之数,各灸七壮;遂痊愈。”古代“河图”中将一、二、三、四、五称为“生数”,将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针灸大成·医案》:“王缙公乃弟患心痫疾数载矣……而刺照海、列缺,灸心俞等穴。其针待气至,乃行生成之数而愈。”
(5)担截法:杨氏把担截法解释为提法和按法。当针分三部刺入地部后,“再推进一豆,渭之按,为截,为随也。”当针分三部退出至天部后,“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担”与“截”,见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针灸问对》:“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两穴,或手与足二穴,或两手两足各一穴也。一说右手提引谓之担,左手推按谓之截;担则气来,截则气去。”杨氏所取为两说中的后一说。
进火、进水法进火与进水两法均由进退、摇动等法结合病人的呼吸组合而成。进火法,属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退后进和应用摇法,动摇针尖而进之,以促使温热感的产生。
进水法,属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进后退和应用摇法,动摇针柄而退之,以促使凉感的产生。
子午补泻、龙虎升降《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子午补泻……此乃宣行荣卫之法也。故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然病有阴阳寒热之不同,则转针取用出入当适其所宜。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为泻,以左为补;病寒则刺阴之经,以右为补,左为泻。此盖用阴和阳,用阳和阴,通变之法也。”子午补泻即左右捻转补泻。左转为顺转,从子转向午;右转为逆转,从午转向子。杨氏根据病症性质不同,以左右来区分补泻。
龙虎升降为行气之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龙虎升降……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拈之,入穴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引起阳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依前法再施。”针法是:先将针用右手大指向前捻入穴内,再用左手大指向前捻针,得气后左右转动针体,并下按上提(升降)。
运气法和提气法运气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运气法,能泻,先直后卧。运气用纯阴,气来便倒针,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凡用针之时,先行纯阴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针法是:先进针直刺作提插或捻转六数,得气后将针斜向病所,叫病人深吸气五口,使气至病所,可以止痛。
提气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提气法……凡用针之时,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拈轻提其针,使针下经络气爽,可治冷麻之症。” 针法是:运针时先用六阴数,得气后稍加捻转并轻轻上提,可治冷麻顽痹等证。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
杨氏对针法补泻的原理也作了阐述,《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借助)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析补泻法的要领。浅层为卫,属阳;深层为营,属阴。呼则气出,为阳;吸则气入,为阴。补法须从营置气。“卫气者,浮气也,专主于表;荣气者,精气也,专主于里。”“当知荣卫内外之出入,经脉上下之往来,乃可行之。夫荣卫者阴阳也……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乃是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也。大率言荣卫者,是内外之气出入;言经脉者,是上下之气往来。各随所在顺逆而为刺也。”认为针刺补泻法离不开营卫气血的深浅出入和上下往来。以顺其气为补,逆其气为泻。“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因为阳气生于外,所以补法要使阳气入内;阴气生于内,因此泻法要使阴气外出。营卫气血说是补泻的理论基础,“百病所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荣卫之气均出自谷气,所以杨氏指出:“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行补泻,谷气而已。”
补泻的大小之分
杨氏认为“刺又大小”,有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小补、小泻);有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问:刺有大小?答曰: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用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此名调阴换阳,一名接气通经,一名从本引末。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实一义也。”所称“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平补、平泻只用轻慢柔和、由浅而深(补)或由深而浅(泻)的捻转和提插法,使内外(深浅)之气调和即可。大补、大泻则要分别在天部、地部(或分天、人、地三部)每一部都施行补泻手法,以达到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烧山火、透天凉之类。
由此可以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是如此,有属于强刺激,有属于弱刺激。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透穴针法的应用
金、元时期的针灸家提出“一针两穴”的透穴针法,这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穴位来增加针刺的强度。有四肢内外侧或前后侧相对穴位的“直透”,各部上下方或前后方邻近穴位之间的“横透”,以及一穴透刺多穴的“多向透”等法。如《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空]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在注解中又补充了许多实例,如风池透风府或合谷透劳宫治偏正头风。印堂透左右攒竹治小儿惊风。地仓透颊车或颊车透地仓治口眼喎斜。头维透额角治头疼、眩晕。瞳子髎透鱼腰治目红肿痛。膝关透膝眼治膝肿痛。昆仑透太溪治腿足红肿。间使透支沟治疟疾。液门透阳池治手臂肿痛。采用透穴针法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