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针灸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针灸治疗中风489例的疗效分析及体会

  • 文章导读:

    中风又名“卒中”。多指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危胁人类健康四大疾病之一。病急症重,死亡率高,若救治及时,免除一死,也多留下偏瘫后遗症。此乃针灸最主要适应症之一。

    我院针灸住院部从1984-1993年共收治489例病人。男性302例,女性187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16岁,以针灸为主进行治疗。临床治愈99例,占20.2%;好转370例,占75.7%;无效或死亡20例,占4.1%,总有效率为95.9%。其中属出血性中风101例,治愈2例,占11.9%;好转74例,占73.3%;无效或15死亡例,占14.8%。缺血性中风388例,治愈87例,占25%;好转296例,占73.3%;无效或死亡5例,占1.3%。此疗效与全国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先进单位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是与病人就诊不及时,年老体弱,病情过重有关;主观原因可能由于早期诊断未明(出血性与缺血性鉴别不清)处理不及时,不得当,针灸取穴有时不准,手法不熟练所致。

    例如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1984年报道针刺治疗中风368例,治愈率为67.12%,总有效率为98.41%,比我院的治愈率高47%。其中起病1--10天入院者262例,占71.2%;起病1个月以内者350例,占95.1%,全部病例均不超过2个月,年龄少于70岁;而我院收治489例,其中起病1--10天入院者82例,占16.8%;起病1个月以内者169例,占34.6%;起病2个月以上的经其他医院诊治无效或好转未愈,或有严重的心、脑、肾等脏器病损或糖尿病等合并症313例,占64%;年龄超过70岁者101例,占20.7%。这可能就是治愈率较低的客观原因。

    而起病在2个月以内就诊者176例中,我们的治愈率也只有41.5%,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主观不足所产生的结果。

    回顾20年来从事神经系统疾病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及10针灸住院部的经验,教训,体会较深的有如下三方面:

    一、为了提高中风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死亡率及复发率,针灸住院部医生应熟练掌握5个方面技能。

    1、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2、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应急抢救措施。

    3、常规的中医辨证及针灸治疗。

    4、顽固性后遗症的综合处理。

    5、巩固疗效,定期追踪,预防复发。

    二、攻克顽固性的后遗症,应采用针药并治,治炼结合,食疗助治等综合措施。现将临床效果较好的方法简述如下:

    1、上肢瘫痪,垂肩,功能难以恢复。

    (1)、针颞三针(参见靳瑞教授靳三针)

    (2)、针人迎穴(参见“山东中医学院、颈交感神经节刺激疗法)

    (3)、针挑或直接灸颈5-8夹脊穴(参见司徒玲教授的经验介绍)

    (4)、针极泉穴或深透肩三针。

    (5)、针或直接灸上肢各井穴。

    2、手指、足趾功能障碍,能屈不能伸。

    (1)、针八风、八邪。

    (2)、直接灸腕、踝关节附近诸穴,每穴1-2壮。

    3、运动性失语,假性球麻痹。

    针哑门、天柱,或风府、风池,配合上廉泉透金津、玉液、通里、照海及头针运动区下2/5等。

    4、精神异常,强哭强笑,呆滞不语。

    (1)、头针:血管舒缩区(运动区前3cm,与该区平行)

    (2)、体针:本神、神庭、四神通,或内关通里风池、太冲及十二井穴。

    5、合并大小便失禁。

    (1)、针头针足运感区,或百会四神聪大便失禁配脾俞大肠俞、白环俞、承山足三里;小便失禁者配肾俞、次髎、三阴交

    (2)、灸百会、大椎、命门、肾俞、次髎、气海、关元、中极、神阙、隐白、涌泉

    6、第二、三中风,四肢全瘫,运动性失语,假性球麻痹,二便失禁等。

    应用头针、体针、灸治、药物内服、静脉滴注、穴位注射、锻炼、按摩、食谱助治等综合处理,交替应用下列各法治疗。

    (1)取神经干上的主穴针治:如极泉,鼠蹊,环跳等。

    (2)取各经井穴,针刺或直接灸之。

    (3)取背俞穴直接灸或叩打梅花针。

    (4)针挑或直接灸颈段及腰段夹脊穴。

    (5)常规的头针、颈针、喉针、耳针等配合体针治疗。

    (6)穴位注射:可取胞二磷胆碱注风池、百劳、大椎;当归针、北芪针、、丹参针注心俞、膈俞肝俞;维生素B1B6B12ATP等注肾俞大肠俞曲池足三里等。

    (7)辨证应用中药治疗,常用补阳还五汤加爬行类之品,或用人参、田七炖服,配合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安宫牛黄丸等以补气祛瘀,除痰通络等。

    (8)、肢体各关节的按摩及功能锻炼。

    (9)、食谱助治、多以蛇类、龟、鳖、海龙、海马等配合药物助膳治疗。

    7、合并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糖尿病等,应及早中西结合,针药并治,综合处理。

    三、取得病人的配合,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保持七情调和,及早锻炼和持之以恒锻炼,制定阶段性的康复目标,是提高本病疗效必不可少的条件。定期复诊,必要的针治,如灸足三里、悬钟,梅花针叩打头部三阳经,督脉膀胱经的背俞穴,十二原穴等是预防中风复发的必要措施。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没有任何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