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文章导读: |
※: P<0.05
※※:P<0.01
两组基本治愈及显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醒脑组优于传统组
4.2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结果
表2醒脑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指标对比X±S
例 数 |
全血粘度 | ||||||
2S-1 |
4S-1 |
10S-1 |
20S-1 |
40S-1 |
100S-1 | ||
治疗前 |
30 |
11.45±0.38※※ |
8.62±0.38※※ |
6.33±0.25※ |
5.39±0.19 |
4.91±0.57 |
4.02±0.09 |
治疗后 |
30 |
9.81±0.32 |
7.31±0.28 |
5.48±0.21 |
5.06±0.17 |
4.71±0.15 |
4.87±0.11 |
血浆粘度 |
红细胞压积 |
胆固醇MMOL/L(TC) |
高密度脂蛋白(HDL-C) |
HDL-C/TC | |
治疗前 |
1.15±0.04※※ |
44.70±0.67※※ |
5.01±0.38※※ |
1.05±0.09※※ |
0.21±0.03※※ |
治疗后 |
1.38±0.03 |
42.50±0.71 |
4.59±0.37 |
1.33±0.10 |
0.28±0.03 |
※※:P<0.01针刺前后诸项指标有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
※:P<0.05
表3传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指标对比X±S
例 数 |
全血粘度 | ||||||
2S-1 |
4S-1 |
10S-1 |
20S-1 |
40S-1 |
100S-1 | ||
治疗前 |
30 |
12.79±1.45※ |
9.74±1.02 |
7.34±0.73 |
6.19±0.53 |
5.51±0.39 |
4.79±0.11 |
治疗后 |
30 |
12.15±1.01 |
9.24±0.71 |
7.13±0.48 |
6.21±0.37 |
5.54±0.28 |
4.48±0.13 |
血浆粘度 |
红细胞压积 |
胆固醇MMOL/L(TC) |
高密度脂蛋白(HDL-C) |
HDL-C/TC | |
治疗前 |
1.49±0.024 |
43.80±0.70 |
5.14±0.44 |
1.03±0.09 |
0.23±0.05 |
治疗后 |
1.49±0.02 |
45.20±0.74 |
5.17±0.45 |
1.04±0.09 |
0.24±0.06 |
※:P<0.05除低切下全血粘度有明显改善,余均无显著差异
4.3醒脑组甲皱微循环检测结果
表4醒脑组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对比分析X±S
例数 |
畸形数目 (每50条管袢) |
血管数目 (每个视野) |
管袢长度 (UM) | |
治疗前 |
30 |
40.48±1.03* |
7.90±0.32** |
214.76±10.42 |
治疗后 |
30 |
35.99±1.69 |
8.96±0.26 |
228.20±4.81 |
**:P<0.01
*:P<0.05
针刺前甲皱微循环血管数目减少,畸形增 多,长度缩短,治疗后除长度无明显变化外,血管数目明显增多,畸形数目明显减少。
4.4 醒脑组治疗前后肌电图疗效
表5 醒脑组治疗前后运动单位电位对比分析
治疗前 |
例数 |
治疗后 | |||
单纯相 |
单纯混合相 |
混合相 |
混合干扰相 | ||
无运动单位电位 |
18 |
2(11.11%) |
8(44.44%) |
6(33.33%) |
2(11.12%) |
单纯相 |
12 |
-- |
2(16.67%) |
7(58.33%) |
3(25.00%) |
治疗后运动单位电位明显增多,肌力增强。
5.讨论
5.1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教授基于对中风病的基本病理机制“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总结的独特针刺方法。其中风后遗症的多种配穴是在醒脑调神的基础上实施的。中风后遗症症状复杂多变,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固定,治疗上颇为棘手。中风日久,气虚血瘀,常见肢体弛缓或拘急不用,肝肾不足、髓海空虚则导致精神、关窍失常的临床表现,而肾精肝血亏耗,风旋阳扰乘窍,又是造成中风病再发的重要病理。故积极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医学界有识之士,为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不懈地努力。
5.2治疗中风后遗症首先要掌握时机,中风后病程超过三个月,其神经功能缺损开始固定。而这种病理改变能否有所恢复,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否达到人们的予期效果,实践证明采用针刺疗法调整机体与局部的病理联系,使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充分的恢复,这是中医理论整体观的具体体现,醒脑开窍针刺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强调神复,神使(气),加之疏通局部经络气血而达治疗之目的。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最佳时机为3 ̄6个月,否则其后遗症状难以康复。根据间生态学说,“间态”向“常态”、“病态”转化各有机率,而针刺治疗正是良性调整这种病理转换的重要介入手段。
5.3如上所述,治疗本病关键在于调神导气,对局部后遗诸证则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主,滋补肝肾系为其关键性病理使然。本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期30例,基本治愈率为26.67%,显效率为46.67%,明显优于传统针法(P<0.05)。对醒脑组治疗前后肌电图对比观察,经测试的瘫痪肌群运动单位电位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肌力增强,电生理检查与临床症状改善一致。
5.4脑梗塞抑或脑出血进入后遗症期,其病理改变大致相同,此期患者血液存在高粘、凝、聚趋势,加之脑组织微循环障碍等病理因素,制约着中风后诸证的康复,甚至还是再卒中引起神经功能叠加损伤的重要原因。本组资料证实醒脑组对血液流变性、血脂、微循环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传统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又体现了醒脑开窍针法标本兼治的整体观,也是治疗该病的重要一环。
5.5中风后遗症症状繁多,临床多为精神情感,关窍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可单一出现,亦可呈多元化。后遗诸病有时与中风的病势、病灶的大小,无正相关性的固定模式,但脑组织损伤部位常是决定其予后的重要因素。中风后遗症做为临床疑难病症,运用针刺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改善后遗症的致残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疑是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