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卷十三-消渴,普济方·针灸-卷十三-消渴。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普济方·针灸-卷十三-消渴,主要介绍“普济方·针灸-卷十三-消渴”">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针灸推拿 >> 普济方·针灸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普济方·针灸-卷十三-消渴

  • 文章导读:普济方·针灸-卷十三-消渴

           治烦中渴(资生经)。穴商丘治消渴。身热面目黄。穴意舍治消渴嗜饮。穴然谷治饮渴。穴隐白治苦渴食不下。穴劳宫治寒热渴。穴曲池治嗌干善渴。穴太冲 行间治小便黄。舌干消渴。穴兑端治肾虚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俯仰。腹胀胁痛。穴中膂俞。意舍。
           治舌纵。烦满消渴。穴然谷治消渴。饮水无度。穴水沟治消渴。穴阳纲治消渴嗜饮。穴承浆 意舍 关冲 然谷治消渴饮病。兼身体疼痛。穴隐白治消渴。咽喉干。灸胃脘下俞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灸之。又灸胸堂五十壮。足太阳五十壮。
           治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
           治消渴咳逆。灸手厥阴。随年壮。
           治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灸阳池十壮。
           治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两足小指头。并灸项椎佳。又灸当脊梁中央解间一处。
           与腰眼上两处。凡三处。又灸背上脾俞下四寸。当夹脊梁灸之两处。皆随年壮。又灸肾俞三处。又灸腰目在肾俞下三寸。亦夹脊骨两傍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关元一处。又两傍各二寸二处。阴市二处。在膝上当伏兔上行三寸。临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曰肾系者(黄帝内经云。伏兔下一寸)。曲泉。阴谷。阴陵泉。复溜。此诸穴断小便最佳。不损阳气。
           亦云治遗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跗阳。行间。大敦。隐白。涌泉。凡此诸穴。各一百壮。腹背两脚。凡四十七处。其肾俞。腰目。关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壮。五日一报之。各得一百五十壮佳。涌泉一处。可灸十壮。大敦隐白行间此处可灸三壮。余者悉七壮。皆五日一报之。满三灸止。若灸诸阴而不愈。宜灸诸阳。在脚表。并灸肺俞募。按流注孔穴壮数。如灸阴家法。
           治男子妇人血结胸。面赤大燥。口干消渴。胸中疼痛不可忍者。刺足厥阴经之期门二穴王氏云。凡消渴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
           亦忌误针。若误针。则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刺之。
           诸气类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