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医药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南方医院刘伊丽:年逾九旬仍奋战在临床救治最前线

  • 文章导读: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刘伊丽教授牢记从医初心和使命,70年来满腔热情地奋战在临床救治最前线,无怨无悔;坚持自主创新,研发中国人自己的超声造影剂,惠及无数患者;甘为人梯,精心育才,推荐年轻有为的骨干担任学科带头人,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刘伊丽教授90岁生日之际,特发此文,祝她生日快乐,永远年轻!

    刘伊丽是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医70年来,她始终坚守临床救治最前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2022年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授予“鲐背荣誉”。

    不忘初心,鲐背之年坚守临床一线

    刘伊丽生于1933年,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待她成长为一个书生意气的少年时,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1950年,朝鲜战争的阴云逐渐开始笼罩在中国东北边境。那段日子里,“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口号如燎原之火般熊熊蔓延到每一个热血青年的心中,18岁的刘伊丽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加入到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后来谁知道命运把我们这帮高中毕业生送去学医了。”尽管她顺利通过了体检,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当她正准备上朝鲜前线时,朝鲜战争结束了。此时新中国更需要一批专业的医务人员,她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医。从此,一个接受旧时代教育的少女被留在了过去,一个将来要救死扶伤的爱国青年从抗美援朝前线飞向了辽阔的北方新天地,开启了参军从医之路。

    “我喜欢临床,我一辈子揪着临床不放。”她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70多年,即使后来脱下了军装乃至退休多年,她依然初心不改。90岁高龄的她经常泡在科室,只要医院有急危重症病人,哪怕是凌晨,她都没有二话,随叫随到。许多接触过她的患者感慨道:“能遇到刘伊丽教授这样的医生,是我们患者的福气。”“世界也属于老年人!”作为科室最年长和最有临床经验的专家,她仍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使认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她认为:作为一名优秀医生,要有危机意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要站在知识的顶端,争取在某一领域独当一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守正创新,研发中国超声造影剂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刘伊丽在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后会尝试走向研发领域,尝试将自己的经验与巧思运用到超声诊断的研究中。在阅读文献时,她偶然间发现一篇文章上说:将带有气泡的超声造影剂注射到血液里,可以更清楚地实现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达到与增强CT扫描媲美的效果。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超声造影剂,她觉得这个结论神奇得很,便一头扎进了超声造影剂研发的世界中。她又拿出了当年去美国留学的那股劲来,从如何制作造影剂泡泡开始一点点做基础研究,频繁地来往于国内外各大学术会议当中。每次她去国外开会都带着问题守在有关专家的台下或壁报旁,专家一讲完课就迎上去探讨有关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地她先后带领47位研究生在实验室里造出了合适的微泡,并以此开展了大量动物实验。渐渐地,全国的同道都知道南方医院的刘伊丽教授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超声造影剂。

    2006年,造影剂成功拿到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意味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此时,厂家发现实验室所应用的工艺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换了多少个厂家都未能接受这个项目。“我当时都觉得我这个泡泡要变成泡影了,自己家的姑娘要嫁不出去了。那么多年的工作都白费了吗?当然不甘心!”于是,她带领药学部团队深入药厂车间,探讨大规模生产微泡的工艺和流程。 就这样关关难过关关过,通过了临床前研究和三期的临床研究。2019年,团队研发的二代造影剂经过20多年的艰苦历程终于获国家批准生产上市。

    该产品是国内市场唯一在售的国产超声造影,也是全球唯一采用冻干技术生产的蛋白微球超声造影剂,效果比同类进口产品更突出。在欧美国家、该类型产品已被多个国际指南推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欧美国家的使用率达60%。2006年、2021年,由刘伊丽主编的《对比超声学》《超声造影学》两本书也相继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面世,她将自己在超声造影领域中的毕生所学通过书本系统地归纳整理,毫无保留将这项技术普及到更多的医院中。

    5e41db62498a4ca3e9c6af9ddf7b6b5

    刘伊丽教授会同心内科专家一同查房

    甘为人梯,孜孜不倦为党育才

    刘伊丽教授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40多年党龄,生于激情燃烧的年代让她始终有一颗忧国忧民的本心。在她的努力下,心内科在八十年代即成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点。作为心内科最早的博士生导师,她培养了20名硕士生和27名博士生,2004年被授予全军“伯乐奖”。

    她认为学生培养必须和世界接轨,要让年轻人知道世界上最前沿的专家正在干啥。为此,她在八九十年代先后送出数位年轻骨干到美国超声造影最好的3个中心进修学习。

    已经从医从教70多年的刘伊丽认为,病人是医学知识的源泉,她之所以坚守在临床一线,不仅是为了治病救人,更是为了在医学生的培养上做力所能及的事。85岁以后,她开始将病例制作成幻灯,以“刘伊丽教授微课堂”形式向临床医生传递信息。2021年由她主编的“心血管精选病例及点评”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记载了她亲身经历的50个病例。总结病例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目前已完成又一个50例的编写,正在进入出版流程。她表示:“要把记载了100个病例的两本书作为我90岁向心内科的献礼”。

    刘伊丽教授为年轻医生授课

    一心为公,举贤任能助学科攀高峰

    大学毕业典礼那天,她的同学有的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的被分到军事医学科学院、301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以及各个军区,而她被分配到齐齐哈尔的东北军区第十一军医学校,一个刚刚创办不久的新学校,也就是南方医院的前身之一。“那时候我们心中的誓言是:我们奔往理想,我们走向生活,不挑选顺利的环境,不找轻松的工作。阳光普照大地,歌声响彻云霄,这辽阔的自由国土啊,何处不是中华儿女施展身手的场所。我们就这样奔向了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一待就是十三年,期间她勤勤恳恳打磨临床诊疗能力,摆渡在生与死的两岸,老老实实做了十三年的住院医生。

    改革开放之初,心内科经历十年浩劫一切基础都被摧毁了。“我们科好像清零了。”她回忆道,科里除郑巨福医生外,没有一个医生经过心血管专科培训。当时连最基本的用于冠脉介入的金属三联三通都没有,科室每次都要向省医借回来消毒后使用。“当我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重新看到希望的时候,就特别珍惜今天,想把过去失去的时间抢回来!”1984年,她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形势下临危受命担任科主任。虽然那时她已经51岁了,但依然胸怀远大理想踏上学科建设的新征途。

    “我是科室第一个开展搞冠状动脉造影的。”她担任科室主任后,首次提出来要成立亚专科。她认为一个学科应该是由很多亚专科组成的,比如现在的心内科是由六个部分组成,冠心病团队、电生理团队、超声造影团队、科研团队、无创诊断团队、护理团队,每个部分由一名骨干牵头。科室主任只是兼任其中的一个头,最主要的职能是协调和激励所有的人,让大家的效率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科建设就应该是一代接着一代干,让年轻人有机会展示才华。”她认为学科发展仅靠科室主任一个人能力突出是远远不够的,要能带着大家一起前进,否则一帮人就会像惯性运动一样,难以在学科发展上有所建树。当年科室换届时,她曾力排众议向医院党委推荐科研能力更突出的年轻骨干进领导班子,就是希望科室能跟上学科发展前沿。“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是没有个人利益,坦坦荡荡,一心为公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年满九旬,但谈论起学科发展依然激情澎湃。她最新的梦想是建立评估冠脉微循环的介入手段,将心肌声学造影提高到更深层的认识,为此她把自己的梦想写在了办公室的小黑板上,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刘伊丽教授激励和科室领导班子带领下,科室正激情满怀,同心协力地推动着学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攀登新的高峰。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