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卷八-坐点坐灸法第七,普济方·针灸-卷八-坐点坐灸法第七。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普济方·针灸-卷八-坐点坐灸法第七,主要介绍“普济方·针灸-卷八-坐点坐灸法第七”">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针灸推拿 >> 普济方·针灸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普济方·针灸-卷八-坐点坐灸法第七

  • 文章导读:普济方·针灸-卷八-坐点坐灸法第七

           坐炷下火时。令患人一根据点穴时。正坐伸臂。头项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有欹侧。伸缩改易。即臂中举按用力轻重。亦常令匀。若一事稍异于前。胛骨便辄相近。覆背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穴中。徒受苦楚。无所益也。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至数十壮后。或若腕中酸辛。若以几支。或用软帛于肘上腕中。连束二臂。令缓急得所。亦能少助。盖手欲按而臂欲举。故腕中费力。或少休顷刻亦无害。但要安顿身体四肢一如前耳。如日灸五十壮。累至数百为佳。千金方云。灸六百壮。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其治疾之效甚众且敏(有上气喘满。实时平减者。有妇人经候不通已八月。灸两日而下者。如此之数甚多)。穴在上而最能下气。非他穴药石之比。而又无所不治。有疾者宜留意焉。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